![]() ![]() 2022年11月8日 月全食下的星軌-金箍棒的魅力 單韶峰拍攝 攝影給我帶來了很多驚喜,每個第一次都讓人心動。第一次拍到清楚的月亮,數著上面的隕石坑,第一次拍到飛機掠過月亮,第一次看到太陽上的黑子,第一次拍到小鳥飛翔,第一次拍到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第一次拍到清晰的滿天星星,第一次拍到銀河,第一次拍到扶桑花開,第一次拍到月懸中國尊,第一次拍到太陽穿過燃燈塔…… 日月星辰,花鳥魚蟲 一年里記錄下祖國的美好山河 原來我的活動都偏靜,攝影是一個體力加腦力的精細活,前期需要熟悉各種攝影知識,器材,后期需要熟悉多種軟件。每一個領域都可以無限精細下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享受探索的樂趣。攝影又是一個能讓人安靜下來的事情,花半天時間就是為了等到鳥的精彩瞬間,開車180公里,就為了銀河垂直那一刻,精彩出現時全身心高度投入,時間恍惚靜止了一樣,那是一種美妙的感覺。 2022年11月8日 月全食 單韶峰拍攝 對我們來說,月亮既熟悉又神秘。2020年8月我開始在油多拉學習攝影,9月底買了一臺索尼黑四胖(RX10M4),開始長焦拍月亮。為了搞清月亮的規律,20年11月28(庚子年十月)開始,我每天都觀察月亮,將當天的月亮拍下來。農歷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第二年的正月,連續搞了四個月拍攝記錄…… 21年1月6號北京創歷史零下17度,在外面拍了一會,手就凍了。但內心卻是喜悅的,因為當天是十一月廿三,下弦月非常清晰。庚子年十一月初一到三十,我記錄到了完整一個月的月相。 八月初五-月撞燃燈塔 之后就沒有每天連續記錄了,只是間斷性拍攝。22年7月14日,用巧攝app第一次計劃拍角樓升月后,我又重新開始了新的過程(月亮和地景結合)。北京有特色的建筑很多,我計劃用2-3年拍北京的月升月落、日升日落及星軌星空。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月亮的拍攝,分享兩年來我拍攝月亮的總體思路和技巧,一起欣賞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風吹來的快樂歌聲…… 一、??月亮的變化規律 我們先了解一下月亮,由于地球是自西向東旋轉,所以我們看到的所有天體,包括太陽、月亮都是東升西落。 初學拍攝月亮的人經常碰到一個問題:今天晚上九點我看到的月亮,明天晚上九點在同一個地方,怎么月亮看不見了? 月亮由西向東繞地球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大概是27天多一點,所以,實際上,我們每天看到的月亮都比前一天要晚升起來52分鐘左右。 月掩天王星 11月8日月全食 第二點,月亮本身是不發光的。我們看到月亮的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線。由于月亮的公轉,月亮和太陽的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它被照亮的部分有多有少,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的形狀就發生改變了。 由于月亮的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月亮永遠是同一面。 月亮,有陰晴圓缺的變化,周期29天半,整個周期是有規律性,從新月開始,是一個月的開始。那天月亮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它的背面被照亮了,我們看到的是相對的一面,所以這天的新月是看不見的。 隨著月球的公轉,它離太陽越來越遠,逐步我們就能看到月亮的形狀是一個上峨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滿月。滿月的時候,正好地球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當然三者不一定在一個平面上。如果在一個平面上,我們就能看到月食。 月甚到生光 于11月8日月全食 滿月繼續運行,圍著地球轉,我們就能看到虧凸月、下弦月、殘月,最后回到新月。 你知道今天的月亮大概在什么位置?在幾點升?幾點降嗎?要拍月亮首先得知道月亮在哪里。 我拍月亮一般參考中國的農歷,古人已經給我們總結好了,農歷的初一初二,就是根據月相來定義的。 自己算不清也沒有關系,可以借助軟件,拍月亮經常用三個手機的APP:星際漫步Star Walker 2,巧攝,莉景天氣。 星際漫步:可以查到每天的太陽升降,月亮升降,以及某個星體的升和降的時間,都很準確。 巧攝:如果你想拍地景,在地球上的某一個坐標點想知道太陽月亮、天上的星體,此時此刻在什么位置,通過巧攝可以算出來。 莉景天氣:天氣預報比較精準,月亮升降,其中還有云彩等信息。 帶食月出 11月8日月全食 二、??怎么拍月亮?都拍什么? 比如,遇到11月8號的月全食,你會如何拍攝?一般來講有幾個拍攝的方式或玩法。 1、拍單個月亮。 這是最簡單的方式,月亮就是主角。我一般根據月相來進行拍攝,比如說,我想拍月亮剛出地平線,可以根據月相判斷,月亮在初幾或月末剛出來的時候會是金黃色的月牙狀,特別好看。 另外,月亮剛升起來的時候,或者剛落地平線的那一段時間,也是這種金黃色。 殘月,農歷二十八號,月亮剛出來的時候 峨眉月,農歷初二,月亮剛出來的時候 這張照片拍攝于公歷2020年12月16日,農歷十一月初二,也就是月亮第一天能被我們看到,3%的面積的可照亮部分。 六月十五拍攝 滿月的月亮最容易被看見,也就是農歷十五左右,月亮最容易拍攝,是月亮最亮的時候。 ![]() 月亮剛升出地平線不久,非常漂亮,是一個紅色偏黃的顏色。 你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嗎?因為月亮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亮是它反射的太陽光線,當它在地平線的時候,其他的光線不容易穿透大氣層。只有紅色和黃色的光線可以穿透最后的大氣層,到達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的月亮跟平常不一樣。 八月十四-前海 對月亮來說,如果有一些云彩陪襯,實際上是另外一種魅力。這張拍攝于農歷八月十四號,在北京前海,月亮剛升起地平線不久,金黃色旁邊有點云彩非常漂亮。 2、單個月亮-月亮串-月食 把單個月亮組合在一起,可以表現成一個葫蘆串,或者叫月亮串。 五月十六拍攝 拍攝于2022年6月14日,農歷五月十六號的滿月,我從間隔拍攝中間抽取一些照片組成月亮串。 月食 另一種表現形式,根據月亮的本身變化,組成一個月相圖。 庚子年(2020)十一月月相 上面是單個月亮的表現形式,我們對能拍到什么,有一個總體的概念了。具體怎么拍?我們再聊一下。 3、月亮和天體的關系 十一月初五 油麻菜老師常說拍攝要找關系,那么月亮有一種表現手法,就是尋找月亮和其他天體的關系。 ![]() 2020年12月13日,農歷十月二十九號,用黑四胖(索尼相機)拍攝,金星伴月。 ![]() 如果曝光足一點,會有這樣的表現方式,使月亮陰影部分若隱若現。 十一月初九 月亮和飛機 除了天體和月亮以外,最常見的是飛機和月亮產生關系,如果知道了月亮的運行軌跡,再看看附近有沒有飛機起降,比較容易抓拍。 ![]() 4、月亮和地景的關系 通常,我會尋找月亮和地面的某一個有意思的建筑拍攝,與城市的知名建筑互動,比較常見的是月初、月落、懸月,這個時候的山和比較高點的建筑容易跟月亮同框。 今年的8月15日,農歷七月十八號,我和北京小分隊在玉淵潭拍到的“月懸中國尊”,這張是原圖拍攝,沒有后期的P圖,因為它的機位我們可以提前算好。 使用巧攝APP,拉動下面的時間,能看到月亮的位置發生變化,還可以模擬不同的焦距。上圖是巧攝時間設置為8月15日21:32,用600的焦距模擬出來的效果,實際照片拍出來也是這樣的。 八月二十 月懸燃燈塔 有了這個思路,就有拍不盡的題材,因為城市的建筑太多。有的月相幾十年一遇,我們可能拍到的是幾十年僅有的一幅作品。 三、月亮的延時視頻 直接用相機的延時拍攝;或者像拍月亮串一樣,拍一些高清照片,然后后期用軟件合成視頻。 通過軟件算好攝影機位和月亮經過中國尊的時間,一起見證這一瞬間 四、拍攝小技巧 第一,最好準備三腳架。當你用焦距長一點的鏡頭,或者間隔拍攝、連續拍攝,手的位置很容易抖動移位,建議用三腳架配快門線。 第二,準備充電寶。如果間隔拍攝或連續拍攝,相機要有充足電量,索尼相機可以外掛充電寶,一晚上基本夠用。 拍攝月亮的相機參數: 1、 對焦模式:DMF/MF 2、 照相模式:M 3、 最好調節相機水平,便于自己對比月相變化。 滿月的時候可以在下面參數基礎上做調整: 4、 基本設置:
5、 在上面的參數基礎上,需要根據月亮在屏幕的亮度,適當調節光圈、S大小,ISO基本不用調(當月亮周圍比較朦朧時,可以試一下將ISO調小。) 初學的同學,拍滿月比較容易。所以,我們在上面參數的基礎之上,根據月亮在屏幕上的亮度,適當調節。如果月亮太亮,把曝光時間放慢,如果月亮暗了,曝光時間調長。 九月十五-月出 手機拍單個月亮不是強項,但可以拍月亮與地景的關系。因為手機的角度比較廣,還有各個焦段可以用。可以用APP提前測算好月亮的位置,然后去拍攝。 ![]() 還有很多關于相機拍攝月亮的玩法,有機會我們再交流。大家先嘗試用三個App去測算月亮的位置,更好地構圖拍攝,以及用基本的單個月亮拍攝參數,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拍攝月亮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油多拉攝影里有同樣積極向上,生活充滿陽光的一群人,特別是油攝北京群,大家分享快樂,共同進步。 |
|
來自: 宏姐1am3nnfigc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