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升級,經濟增長方式也在持續發生變化,區域合作更加緊密,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的發展的主方向。 東北地區位于我國最東部、最北部,廣義的東北地區包括遼寧、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東部地區,而狹義的東北則只包括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簡稱“東三省”(以下均為狹義)。 東北地區總面積80.63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接近1億人,2021年經濟數據顯示,東三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5.6萬億元,占全國的比例分別為8.3%、7%、5%。 ![]() 東北地區將建設三大現代化都市圈: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根據遼寧、黑龍江、吉林三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未來5-15年將建設三大都市圈,即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也將是引領東北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引擎。 沈陽現代化都市圈:遼寧省提出將構建“一圈一帶、兩核雙軸”的發展格局,其中我們注意到“一圈”排在最前面,也將是遼寧重點打造的增長極。 沈陽 沈陽現代化都市圈,主要以遼寧省會城市沈陽為中心,包括沈陽、鞍山、撫順、本溪、阜新、鐵嶺、遼陽以及沈撫改革創新實驗區,從城市分布上看,圍繞沈陽市以及周邊城市,主要位于遼寧省中部地區。 2021年沈陽現代化都市圈,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1.3萬億元,其中中心城市沈陽實現經濟總量為7249.7億元,占比都市圈經濟超過50%。此外,根據規劃鞍山將成為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承擔著輔助帶動作用。 哈爾濱 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以黑龍江省會城市哈爾濱市為中心,依托京哈、哈牡、哈大等多條干線,形成以哈爾濱為核心,大慶、綏化協同發展的格局。 廣義范圍上的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占全省人口總量超過三分之二,是全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源,也是實現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哈爾濱作為中心城市,是都市圈絕對的主中心城市,2021年哈爾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5351.7億元,占全省的比重超過了40%,也就是說哈爾濱崛起,意味著黑龍江的崛起。 ![]() 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是指以吉林省會城市長春為中心,包括長春市、吉林市區、四平市區、遼源市區、松原市區以及前郭縣、伊通縣、永吉縣,常住人口約1500萬人,總面積4.37萬平方公里,經濟總量超過了1萬億元,是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吉林將推動都市圈城市之間互聯互通,協同發展,打造一小時通勤圈,中心城市長春市2021年GDP總量將達到了7103.1億元,在都市圈經濟占比超過了70%。 長春 1市有望建設超大城市,3市建設特大城市根據東北三省的規劃,未來5-15年將支持大連、哈爾濱、長春建設成為3個特大城市(城區人口500萬—1000萬)。 按照去年我國公布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名單來看,大連、哈爾濱已經提前建成特大城市,其中沈陽城區人口最多達到了707萬,在特大城市的基礎上有望建成超大城市(城區人口1000萬以上)。 哈爾濱城區人口550萬,是東北第二大城市,大連城區人口為521萬,是東北第三大城市。 此外,長春市雖然人口有907萬,但是城區人口并沒有500萬,距離特大城市還有一定距離,目前長春市屬于I型大城市(城區人口300萬—500萬),未來長春建成特大城市問題不是很大。 ![]() 從經濟上說,上述4個城市之中,大連雖然不是省會城市,但作為計劃單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最高,是東北地區第一經濟強市,2021年GDP總量為7825.9億元,人均GDP為10.5萬元,也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個人均GDP超10萬元的地級以上城市。 此外,緊隨大連之后的是沈陽、長春和哈爾濱,這四大中心城市成為拉動整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 1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沈陽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在我國城市等級之中處于最高層次,在我國金融、管理、交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處于中心地位和發揮著樞紐作用,此外國家中心城市不僅代表著我國城市的最高發展水平,還將在對外關系、國際文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門戶作用。 目前我國共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5個國家中心城市和西安、武漢、鄭州、成都4個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這9個城市也是我國官方認可的國家中心城市(含在建)。 ![]() 從東北地區在我國區域發展格局來看,至少將會有1個城市有望晉級國家中心城市,從上述3省規劃來看,沈陽是在遼寧省級規劃之中明確提到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城市,哈爾濱、長春盡管也在不同場合提到,但整體規劃層面低于沈陽。與此同時,遼寧還將支持大連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隨著東北全面振興以及我國推動區域均衡發展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東北地區經濟有望迎來發展新機遇。 |
|
來自: 茂林之家 > 《區域經濟/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