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特別篇19 ——心靈之河 3、 “唯一的迷途者”的小世界 E 過去和現在 之 第4篇路@Street、Road、Way… (d) 真實和虛構 (1 )上 圣·秘徑秘境:嗯~(╯▽╰ )~~看這個題目和圖片,顯然你又有新的想法了? 我:是,(^-^)>。 我打算先暫停原來計劃的記錄內容,改而先帖2篇我自己的小說,貼完再寫之前想寫的東西。 圣·秘徑秘境:所以,這就是指題目中的“虛構”的那一部分了? 我:(。???)ノ是,就是這樣。 圣·秘徑秘境:那么“真實”是指——? 我:還會有當下的記錄,或者曾經或現在的真實記錄。 另外還有擺盤,這個雖然也屬于創作,但又和小說那種虛構故事的創作不一樣,似乎應該歸于 圣·秘徑秘境:——“真實”的部分╮(╯-╰)╭! 我:對,對,o(^▽^)o,是這個意思。 圣·秘徑秘境:明白了,但為什么要改成這樣呢? 我:因為,各種因素吧ψ(._. )>?! 圣·秘徑秘境:比如——? 我:比如上一次突如其來的觸動吧,你知道當時我很激動,但就好像你提醒我的,這種激烈的環保行為我不是第一看到,事實是在很長時間里我都是忽略的,如果我不說其實還有不認同,甚至反感情況的話(。_。)。 而為什么會這樣呢? 又想了想之后,我覺得緣故也跟之前遇到的問題差不多,ψ(._. )> 圣·秘徑秘境:——“之前遇到的問題”? 我:我的意思是,我對很多問題的不能理解,其實是不了解和理解某些名詞和結論背后的東西,如果還選比較近的例子,就好像這次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沖突,我對很多東西都一直困擾著,雖然從開始新聞里一直都提價值觀,并且這個——“價值觀”——的內容也說的很明確,可,事實是我還是不能真的理解ψ(._. )>。 那為什么會這樣呢? 后來我覺得可能原因就是,我對那些名詞的理解,始終都是落在一貫看到的媒體上的簡單字面的解釋,而沒有基于那些相關國家的歷史文化的角度去想。 而這些歷史文化的因素,可能才是 圣·秘徑秘境:——你后來開始決定寫讀過的小說和又整理旅行記錄的原因,對吧? 我:對,(。???)ノ,我就是希望通過這個方式去理解,因為這對我可能最容易,也最可能ψ(._. )>。 圣·秘徑秘境:是吧?那你現在還這么認為嗎? 我:這么認為啊,我還是這么看(^-^)> 圣·秘徑秘境:所以啊——,╮(╯-╰)╭? 我:啊——是,(lll¬ω¬)! 是著用,我是還這么認為,但現在我又覺得,光上面那些還不夠,還缺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我自己的認知。 我的意思是,我沒有把自己的認知相對明確地寫出來。 而這一點,現在我也覺得是必須的,因為當我想到這一點之后,卻發現自己并不能簡潔的給寫出來(*゜ー゜*)? 圣·秘徑秘境:是吧? 我:因此,我就覺得這一點更重要了ψ(._. )>? 圣·秘徑秘境:我想我能明白你的意思,╮(╯-╰)╭,因此,最后你選定用小說,這表示——? 我:我還是沒有準確簡潔的表達,所以只能選擇這種方式,因為小說雖然是純虛構的,但虛構也肯定是來源于我的觀察、想象、世界觀等等因素,對吧? 圣·秘徑秘境: 毋庸置疑,因此這種形式并沒什么問題。 只是,你寫過不止一篇小說,所以這次選這兩篇——? 我:噢,當然肯定是會有一些原因。 不過這個原因倒不是認為它們是多么好,或者我最喜歡,并不是這樣的,主要是因為相比之下的相對“適合”,比如,它們都不算長 圣·秘徑秘境:——(●ˇ?ˇ●) 我:真的,這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我希望能有一個更明確的框架和基礎,所以就想放個相對完整的創作, 所以 圣·秘徑秘境:——像你的《完美犯罪者》就肯定不合適。 我:對、對,那就太長了,所以 圣·秘徑秘境:——你已經解釋清楚了╮(╯-╰)╭,所以讓我們進入下一個問題,雖然你說了“不長”,但根據你標題下面的(1),是不是還是表示一篇記不完? 我:對、(。???)ノ對,就是這個意思。 雖然選的是我小說中比較短的,可以手機閱讀適合的文字長度,當然,我自己的習慣,認為還是太長了,如果放進一篇里,不用別人,給我自己讀,估計都得崩潰(lll¬ω¬),所以 圣·秘徑秘境:——還是解釋清楚了! 所以還是進入下一個問題—— 你希望按照你認為合適的長度記錄,這沒有問題,但是,現在你的記錄時間是很隨意的,當然,你現在每一篇都是獨立的,而如果變成這樣的內容——? 我:——還這樣好像就不合適了,因為還是不用別人,我自己都覺得受不了ψ(._. )>。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小說開始之后,直到單篇完結,這中間的每篇記錄,會第一、時間緊湊些;第二、也盡可能間隔均衡。 總之 圣·秘徑秘境:——這個問題還是可以了╮(╯-╰)╭! 現在,還是繼續,接下來,打算現在開始嗎? 我: 噢,不,不,我打算把這個放到今天記錄的最后,而在這之前,還想記一些過去這段時間的新聞(^-^)> 圣·秘徑秘境:噢,是,真實和虛構b( ̄▽ ̄)d ,所以你打算記的是—— 我:兩個方面。 第一個,氣候。 11月12日看到的一個新聞。 據法新社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1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上說,氣候危機關乎“地球的存亡”,同時保證美國將大幅減少碳排放。 拜登說,美國“有望”兌現到2030年將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50%至52%的承諾。 圣·秘徑秘境:噢,(●ˇ?ˇ●),正好是你上一次記錄的內容,而且還是你希望看到的,所以很高興,是嗎? 我:是,(。^▽^),特別高興,因為這件事現在我也覺得是當下最急迫和最重要的事情啦,畢竟,如果地球不不宜于人居啦,就現在的科技,人類還有什么未來? 甚至明天都可能沒有啦! 我的意思是,現在人類還沒有在地球之外找到一個也適于人類生活的星球,對吧? 圣·秘徑秘境:你看的新聞里有嗎? 我:沒有! 圣·秘徑秘境:那就是沒有了——╮(╯_╰)╭,因為現在資訊這么發達,所以這么大的事,要是新聞里沒有,那肯定就是還沒有。 我:是啊,所以我認為現在就沒有什么危機,比這個危機更重要和更重大了,因為—— 圣·秘徑秘境:┗|(⊙o⊙)|┛ 嗷~~,文明抹去消失的感覺? 我:是,而且是真實記錄,就是前幾天拍的。 圣·秘徑秘境:嗯~ 所以,視頻里后來的變化,就是你上次說到的“霧霾”嗎? 我:對,前陣子突然有幾天霧霾了,我就順便拍了一點,是不是基本上什么都看不到? 但正常是什么樣子呢? 就是 圣·秘徑秘境:——最開始的圖片。 我:對,這是同一個位置拍的,然后,我生活的地方空氣質量還屬于不怎么好的地區,但這個差別,是不是也足夠 圣·秘徑秘境:——有說服力啦╮(╯-╰)╭! 我:是吧?但,我還可以告訴你,那天的霧霾,就我的經歷,我認為還不算嚴重呢,因為多少還能看到點街景,是吧? 此外,呼吸的感覺也沒有明顯異常,不知道是因為濕潤,還是戴口罩的原因,反正我都沒覺得嗆? 圣·秘徑秘境:嗯~ (●ˇ?ˇ●)~聽起來你還挺適應? 我:是這樣,是這樣啊,我真是都沒有覺得受不了Σ(っ °Д °;)っ? 很有意思是吧? 即使科學家已經講了,霧霾對人的危害,從心到肺,一直到大腦,都有,都是糟的,可是,盡管我已經知道這個了,但霧霾,還是不像什么沙塵暴啊,干旱啊,暴雨洪水之類的,讓我覺得可怕和危險? 或者說,簡直都很能夠接受和忍受(*゜ー゜*)? 圣·秘徑秘境:你想說什么? 我:想說前幾天我也想了一下,為什么會這樣ψ(._. )>? 圣·秘徑秘境:然后呢? 我:然后我就覺得,也許就是因為霧霾確實不像剛說的那些有沖擊力,我的意思是,霧霾沒有那種立竿見影就能讓人意識到災難嚴重性的特點,相比確實也更溫和與可忍受。 另外,霧霾還具備一種容易治理的特征。 我的意思是,大氣總是環流的嘛,所以稍一治理呢,好像就能見效果;有時甚至就不用治理,只要控制糟蹋,在風啊,氣流啊等等之類的自然作用下,問題就能感覺消失了?! 比如前幾天的霧霾,就是突然的一場大風,然后就消失了,我放到最開始的夜景照,是大風之后又拍的。 圣·秘徑秘境:嗯~(╯▽╰ )~~是很快,效果也很顯著。 我:是,但回來也快,就好像現在外面,又是這種情況了?! 圣·秘徑秘境:噢? 我:另外,現在的情況還真不是嚴重的,屬于有有,又沒有,反正就是間歇的吧,程度也相對輕一點。 而在幾年前,那個霧霾嚴重的,半個中國都有,具體到我生活的城市,可以說從秋天到來年春天,都能一直這么“霧”著,然后比這還濃重到完全看不到窗外的樓的程度?! 圣·秘徑秘境:即使最近的? 我:即使最近的! 圣·秘徑秘境:那聽起來你的感受會——“熟悉又深刻”了? 我:是,我確實自認為很知道某種不知不覺環境惡化的情形ψ(._. )>。 也所以,當我前陣子再想全球變暖這個事時,我的腦子里也下意識的把它和霧霾聯系在了一起。 圣·秘徑秘境:這句話的意思是——? 我:覺得全球變暖似乎也跟霧霾似的,也有種能麻痹人,讓人忽略的特點? 因為氣溫升高,對于現在的人類—— 現在的人類又有汽車、飛機、空調、冰箱;又有防曬霜,互聯網、可樂、海灘,家庭游泳池 圣·秘徑秘境:——(●ˇ?ˇ●) 我:真的,很多人都是可以做到所謂“感受不到”的,并且除了上面這些人工條件,有些特別冷的地方,只是變暖和了,那不需要人造條件,也可以不難受,對吧? 此外最關鍵的還有農業,我雖然不懂,但想來也不是所有作物都不適合更高溫些的天氣,對不對? 圣·秘徑秘境:那肯定的,你完全可以相信,即使再高個十度八度,地球上也照樣有適合生存的動植物,并且種類還不會少——╮(╯_╰)╭。 我:是,正是這個,你知道我前陣子的又一大感受就是,不光我這號怕受罪的人,其實整個人類都很“嬌氣”,盡管似乎大家都不這么想,我的意思是我更經常聽到的都是諸如——什么人類是最堅韌的,多么能吃苦耐勞,什么環境都能承受——等等之類的說法。 但實際—— 實際這個說法,當然并不能算假,可至少不是放到任何語境下都能成立的,因為如果以“存活”為標準,難道人類的標準不比細菌啊,野草啊之類的高 圣·秘徑秘境:——(●ˇ?ˇ●) 我:所以,是吧? 因此,這種情況不是那么不能忍受,很多情況還有點兩可? 比如歷史上地球上的氣溫高高低低來回變化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很多次,那人產生某種懷疑的心理,其實也很正常,是吧? 圣·秘徑秘境:嗯~ 我:只是,這種看似“合理”的懷疑,這種溫和的可忍受的氣候惡化,如果不能及時警醒,也許就是最危險的。 因為就好像之前我就寫過的,現在秘魯地區的早期一度居民——納斯卡人。 這些人就是滅絕于一點一點的環境惡化里的。 還有復活節島,根據我看的介紹,也是同樣的歷程。 都是那種好像還能湊合,可以忍受、忍受、忍受……然后一直忍受到無太陽年,忍到了人類徹底無法生存,消失滅絕的地步?! 所以 圣·秘徑秘境:——在你總結之前,我要提醒你一句,你并沒結論的證據。 我:o_o …. 圣·秘徑秘境:因為不管你怎么想,那都只是你的想象的猜測,而你不是氣候學家,我也保證你完全說不出一點——現在的氣候變化,和歷史上的那些變化,有那些不同——的學術理由,對吧? 我:對,這種專業上的我肯定說不出來一句的ψ(._. )>。 不過,現在我覺得算是有一點側面的、間接的同時也算有力的證據了(*゜ー゜*)?! 圣·秘徑秘境:?? 我: 《為什么環保主義者總愛偷襲名畫?》 這是某訂閱號上一篇文章的題目,發表時間是2022年,10月30日,11:44. 在這篇文章里,有這么兩段—— …… 2019年,美國律師、氣候活動家Wynn Bruce在美國最高法院外自焚身亡,那一天,是世界地球日。他希望以身死喚醒民眾對氣候危機緊迫性的認知。 無獨有偶,一年前,著名民權律師、環保倡議者David Buckel在布魯克林自焚,同樣是為了抗議氣候變化危機中人類的集體不作為。 圣·秘徑秘境:?? 我: 還有—— …… 今年4月,來自26個國家的1000多名科學家集體走上街頭,身穿研究服,把自己鎖在白宮圍欄和摩根大通銀行的大門上,在皇家學院張貼氣候危機論文,用人造血漿涂抹西班牙國民議會的門面。 他們舉著喇叭大聲道: “世界上的科學家正在被忽視,氣候危機必須被停止,我們將失去一切,我們不是在開玩笑,我們沒有夸大其詞?!?/span> 時稱“科學家叛亂”。 …… 圣·秘徑秘境:?? 我:我認為這就算側面、間接,但有力的證據,如果這兩段內容是真實無誤的話。 因為如果不是真的“相信”氣候危機是人類啟示錄級別的災難,這兩位生活在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并且應該也過著中上層階級生活的人,會去“自焚”? 而如果沒有證據,科學家會相信某個跟學術有關的結論? 圣·秘徑秘境:嗯~ 我:此外,如果不是“證據確鑿”,科學家也不會這么“團結”,因為“質疑”是他們的習慣 因此,如果出現了——全球不同國家的1000名科學家,一致采用了完全違反日常習慣的異常激烈行為——的情況,我相信一定就是因為情況真的“很緊急”了(*゜ー゜*)?! 圣·秘徑秘境:嗯~ (╯▽╰ )~~ ~可以,這個推理有你說的過去的道理啦。 我:是吧(^-^)>? 所以,盡管我還是對這方面一點不懂,但這次看到美國總統拜登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國大會上發言的新聞,還是會那么高興(? ·_·)?! 因為這就意味著—— 第一、氣候學家和科學家的聲音,肯定會被更多的聽到! 第二、也意味著人類的能源升級更有希望盡快到來(? ·_·)?,我們可能會更早更快的使用少污染、可再生的能源,\(0^◇^0)/,然后對現在的化石能源,也能使用的更加的合理、深入、有效。 所以 圣·秘徑秘境:——在你看來,美國的加入非同尋常的重要? 我:非常重要,因為美國不僅是經濟和科技最強大的國家,而且他們有尋找全新解決方案的文化習慣,所以,雖然實際找到某個重大突破的科學家,可能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但如果沒有像美國這種國家的國家層面的在乎,那即使科學家有心,也可能得不到合適的支持 圣·秘徑秘境:——甚至聲音都聽不到╮(╯-╰)╭ 我:對,對,(。???)ノ,就是這個意思,怎么都會受影響,尤其是短期,國家支持肯定還是很重要很厲害的,至少科學家也可以更專注地去研究了吧? 畢竟這件事的根本解決,還是只能來自于科技進步,不能說把“節約”和“比賽受罪”當成終極根本武器 圣·秘徑秘境:——(●ˇ?ˇ●) 我:真的,我真是這么想的(._. )>,順便說一句,這也是以前我對某些環保的呼吁忽略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太接受某些環保理念和要求。 總是覺得有些說法是既沒當下的實施性,也不可能是未來終極解決方案,雖然終極最好方案我也從不知道ψ(._. )>,但 圣·秘徑秘境:——你指望的還是技術進步,因為這樣才能既解決問題還不受罪,甚至還可能變得更好,是吧(●ˇ?ˇ●)? 我:是,是,(。^▽^),我就是這樣的觀點,因此—— 噢,對,因此剛才我雖然這么說了,但我已經不再象以前那樣看待環保人士的行為了,事實上,我已經開始意識到我以前想法上的錯誤了ψ(._. )> 圣·秘徑秘境:噢,你覺得你錯在哪里了呢? 我:錯在我以普遍標準衡量特殊情況(。_。)! 因為當有人認為“人類之船”就要撞上冰山了,那——“喚醒”——其他人,就是最重要的,所以具體的哪句話的對錯,行為是不是失當、有些過火,相比都是小事! 另外,這里還有時間的問題。 比如,如果我指望科學家,難道不還得留出科學家研究的時間? 同樣的,如果環保組織希望政要們能出臺政策,盡快控制惡化,那不也得給人家留出制定和通過的時間? 而上面說的還是觀點一致的情況。 那假如環保組織和政府的觀點不一樣,而環保人士又認為自己相信的正確,難道不也得先讓政府組織——知道、相信,再感受到強烈的“意愿”——嗎? 因此 圣·秘徑秘境:——現在顯然你是對那些環保人士的行動是萬般理解了╮(╯_╰)╭! 我:對,雖然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負面介紹,我也相信并不假,但并不想就具體行為糾結了。 因為什么事也都得有個重要程度的比較,那現在又有什么事,能比——地球馬上就再也不適合人類居住——這件事更嚴重了? 所以,我不想再琢磨那些了,寧愿看到事情令人鼓舞的部分,比如 圣·秘徑秘境:——你記錄的這個新聞~ (●ˇ?ˇ●)。 我:對,對,我確實認為這就是最積極的信號(? ·_·)?! 圣·秘徑秘境:O(∩_∩)O 我:而說到積極,關于我一直記錄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事沖突,現在我也終于看到了一個積極,或者對我來說,屬于好的信號(? ·_·)?了 圣·秘徑秘境:噢,所以這是你想記錄的第二個方面? 我:對,(。???)ノ就是這個。 圣·秘徑秘境:?? 我:就在前一陣子,俄羅斯從赫爾松市撤離到赫爾松州的另一個地方。 這句話的意思是——之前很多自媒體預測的赫爾松大戰并沒有爆發。 此外,就我看到的新聞,俄羅斯在撤離的過程中,也沒有做戰術必須之外的破壞。 圣·秘徑秘境:嗯~沒有殘酷的死傷? 我:對,對,是這樣,而這個,在戰爭狀態下就很難得,是吧(⊙o⊙)? 雖然這個,按照我能看的新聞,意味著什么并不一定,因為是眾說紛紜的,什么敦刻爾克啊,布個大局啊,反正什么猜測都有,而因為我對這方面完全不懂ψ(._. )>,所以也看不出來誰猜的更對? 圣·秘徑秘境:那你說這個—— 我:還是有原因的。 雖然我不明白軍事行動,但就在這之后,某天我刷到了一個視頻,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講話的一段節選,很短,只有幾十秒,因此,實際我也看不出是什么時候說的,是不是最近的都不知道(lll¬ω¬)?! 不過它的內容,看著似乎是普京是對臺下什么人發言,而這一段說的話,大意是——現在什么科技都進不來,而俄羅斯是不能脫離世界發展的。 圣·秘徑秘境:嗯~ 所以—— 我:所以,我就覺得這是個積極的信號,盡管這個證據很不確定,但, 圣·秘徑秘境:——你的意思表達的還是很清晰的,~ o(* ̄▽ ̄*)o,而且作為記錄也很合適,以后正好可以對比看,是吧? 我:是,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這次一定要把這個記錄下來。 圣·秘徑秘境:嗯~ 所以,看來計劃記錄的兩個方面—— 我:記錄完了。 圣·秘徑秘境:好,那現在我問一個,上次你的記錄是匆匆停止的,而原因也是基于突然看到的什么,那么現在——? 我:現在可以說有一些好的改變,至少在過去的這段時間。 圣·秘徑秘境:這聽起來不像一個積極的答案? 我:對。 不過這真的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或者因為我生活在其中,我有更多的感受和了解,所以我會有一種沒有辦法簡單說明白的感覺,事實上,這也是我要貼篇自己小說的原因之一,因為盡管貼的小說看著和現實毫不相干,但 圣·秘徑秘境:——你肯定知道那種潛在的相關,所以,好吧,既然這樣,那——按道理你可以貼你“虛構”的部分了,不過根據你的習慣,現在的字數 我:——已經超了(。???)ノ,是,所以剛才我又把這個題目變成了——(1)上——,其他內容放到下一篇。 圣·秘徑秘境:OK,那最后—— 我:再放一個擺盤的小視頻, 圣·秘徑秘境:嗯~ o(* ̄▽ ̄*)o~我喜歡這個想法, 我:(^^ゞ |
|
來自: 新用戶8375uDf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