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陰清肺方 【藥物組成】南沙參、北沙參、天花粉、海蛤殼各15g,麥冬、白薇各12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g,川貝粉(吞)3g,生甘草6g。 加減變化:氣虛加黨參、黃芪各12g;咯血加仙鶴草20g,旱蓮草9g,白茅根30g,咯血量多再加生石膏30g;發熱加生石膏、鮮蘆根各30g,知母9g,持續不退者再加安宮牛黃丸(吞)1顆;胸痛加丹參12g,赤芍9g,蜈蚣3條,參三七粉(吞)3g。 【治療方法】 水煎服,每日1劑。 【適應病證】 肺癌。 【臨床療效】 用本方治療肺癌105例。其中,始終用中藥者60例,化療后轉來中藥治療者22例,放療后轉來中藥治療者14例,手術后轉來中藥治療者9例。生存時間:中藥組半年內16例,半年~1年16例,1~2年23例,2~3年2例,3年以上2例,9年以上1年;化療加中藥組半年內6例,半年~1年9例,1~2年5例,2~3年1例,3年以上1例;放療加中藥組半年內7例,半年~1年7例;手術加中藥組半年內2例,1~2年3例,5年以上2例,9年以上2例。 【經驗體會】肺癌屬中醫的積聚范疇。肺臟氣陰先虛,而后成積聚。積成之后,腫塊腐爛壞死,不但引起腫塊周圍發炎、充血水腫、疼痛加劇,分泌物增多,影響肺功能,出現咳嗽痰多、咯血、胸痛等痰濕不化、氣滯血瘀之證;由于癌細胞代謝快,消耗多,營養攝入不足,放療的灼傷,化療的損害,表現為肺陰不足之象;隨著毒素吸收入血液,又表現為熱象。因此,治療應養陰清肺化痰,攻補兼施,扶正祛邪。方中南北沙參、麥冬、天花粉、白薇養陰潤肺清熱;川貝、蛤殼化痰;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清熱解毒。實驗證明,沙參、麥冬、天花粉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不僅使癌腫治療的各種措施順利進行,并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改善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另外,從臨床療效來看,手術后加中藥治療存活率遠比其他組為高,因此,有手術指征的肺癌病人應爭取外科治療;術后再用養陰清肺方治療。 |
|
來自: 金陵養身樁 > 《頭條上摘下來中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