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凡的日常 2022年4月24日,繁忙的一天。 早上六點到校,直到晚上十點二十才到家,在校時間長達14個多小時。 從今天早上的早自習,到中午的全市第二次模擬考試表彰大會,再到晚上兩個多小時的成績分析會,此時已經是深夜23時,現在的我甚是疲憊。 在晚上的成績分析會上,我就班級里出現的兩個突出問題做了個人反思和總結。班級里拔尖學生太少(400分以上僅1人),英語單科成績相對來說不夠突出,班級相應位置也不夠理想(4個普通班平均分第3)。 在會議的最后,年級領導對每個班級最近的狀況做出了總結和反饋。我所在的班級問題比較嚴重,學生近來浮躁,自習課總是靜不下來,雖然聽起來猶如在鞭笞著我的內心,可不得不承認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的確,班級里最近糟心事也不斷上演:早上的早操開跑時女生只到了兩個人;昨天一個女生給別班的男生送了一封表白信;前天宿舍值班老師反映熄燈后一個女生宿舍安靜不下來……… 具有啟發性的是,同樣是平行班的某個班,因為班主任跟班勤守班嚴這次模擬考試優生人數比較突出。這是守班跟班辛苦換來的結果,年級領導和老師們都這么說。那么很容易會逆向思考到,班級成績不好,和班主任沒有能夠勤跟班勤守班存在很大關系。 已經就要面臨中考了,越到這個時候,我越是體會到學生的分數以及排名是多么的重要。一切都還是唯分數是從,沒有辦法的事情,全國各地都是這么做的。 想要打造完美的潤澤的教室,當然是很好的想法,可是如果沒有成績說話,終究沒有任何說服力。畢竟我們必須向著升學率奔跑,再者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那就開啟更加勤奮的工作模式吧。最后的階段,勤奮的不能只是學生,還有老師。班級就是一個班主任的責任田,師生唯有共同用心和勤奮才能在秋收時節收獲滿滿。 分析會之后,我回到教室里當著學生的面也做起了檢討。因為自己最近有點松懈,沒能夠帶進我們班取得較好的成績,我深感自責。最后我承諾,在不到60天的時間里,我會和同學們一起度過最后的歲月,希望我們每個人最后離開教室的時候,都能帶著收獲滿滿的喜悅感而非兩手空空的失落感。 保姆式的教育教學方式更能產出成績,學生的成績不僅僅是學習自己的成績,更多的是背后老師們的付出,更多的是父母們背后的支持。而教師,能夠或許只能做一個勤勞的保姆。 我暗下決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早操要比學生們先到,午自習要等到所有學生午休后再回家,晚自習要陪到所有的孩子都離開教室。這可能是我能夠做得最好也最能實現的事情,而這只不過眾多一線教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2.04.25 滕大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