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補正《傷寒雜病論》歡樂小豬嘜 增廣補正《傷寒雜病論》 歡樂小豬嘜 二O一一年十一月初稿 原文: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 增廣補正:太陽之為病,脈浮發熱、頭項強痛而惡寒。 按:太陽病,就是表病中的陽性(人體機能處于興奮狀態)病。此條說明太陽病的判定標準,凡太陽病必有此證。 原文: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2) 增廣補正:在太陽病中,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名為太陽病的中風證。 按:這里說的中風,是指太陽病(表病中的陽性病)中的虛證,不是通常所說的腦血管意外、癱瘓、偏枯、猝倒那種中風癥。 原文: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3) 增廣補正: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若發熱必惡寒、若不發熱則不惡寒。在太陽病中,發熱、惡寒、體痛、嘔逆、無汗、脈浮緊者,名為太陽病的傷寒證。 按:這里說明兩個問題:一、太陽病以發熱(發燒)為常,發熱又必伴隨惡寒,若還未發熱,則惡寒亦不會出現;二、這里說的傷寒,是指太陽病中的實證。“脈陰陽俱緊”的陰陽,是指輕取為陽,就是浮;重按為陰;陰陽俱緊是突出表現脈浮緊的形態。 這里必須注意,原文“必惡寒”是不對的,因為太陽病的惡寒是伴隨發熱(發燒)的癥狀而產生的,如果不發熱是不會惡寒的,否則如果不發熱也惡寒,那就不是太陽病而是少陰病了,這點可以從第7條中看出來。所以這里“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是錯的,當是“或已發熱,或未發熱,若發熱必惡寒、若不發熱則不惡寒”之誤 原文: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4) 增廣補正:傷寒第一日,應該是太陽(表)受邪而發作太陽病,若脈證也是太陽病的脈證,為病沒往里傳變。若證見頗欲吐,有里傳少陽的可能;若脈證現躁煩、脈數急者,有里傳陽明的可能。 按:靜,指如常。太陽病現太陽病脈證為常,現少陽病或陽明 |
|
來自: 新用戶2910859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