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裕陵 1.簡介 位于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鎮和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裕陵始建于明英宗去世后的明天順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由當時兩位技藝高超的匠師蒯祥和陸祥主持營建,參加營建的軍民工匠共達八萬余人。 ![]() 十三陵裕陵 陵園從營建到完成,僅用了近四個月的時間。天順八年(1464年)五月八日,奉英宗皇帝梓宮入葬;六月二十日,陵寢工程全部告竣。《明憲宗實錄》記載當時裕陵的規制為:“金井寶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樓、花門樓各一座,俱三間,香殿一座五間,云龍五彩貼金朱紅油石碑一,祭臺一,燒紙爐二,神廚正房五,左右廂房六,宰牲亭一,墻門一,奉祀房三,門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宮監前堂五間、穿堂三間、后堂五間、左右廂房四座二十間、周圍歇房并廚房八十六、門樓一、門房一、大小墻門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馬房馬房二十、歇房九、馬樁三十二、大小墻門六,白石橋三、磚石橋二、周圍包砌河岸溝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樹二千六百八十四株。” 2.陵主生平 (1)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年),宣宗長子,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為皇太子,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統。 ![]() 朱祁鎮 明英宗9歲即位,初大事權歸皇太后張氏,以累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政務,政治還算清明。后來,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宣德十四年,瓦剌入犯,英宗聽從王振之言親征,抵土木堡兵敗被俘。朱祁鈺被擁立為帝,改元景泰。明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被釋回京,被尊為太上皇,軟禁于南宮。明景泰八年(1457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發動兵變,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廢景泰帝為郕王,遷居西內,殺害抗擊瓦剌有功的于謙,又用香木刻王振像,招魂以葬。從此,朝政日趨腐敗。 明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謚“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臨終遺詔止殉,結束了宮人殉葬的殘酷制度,被后世喻為德政。 (2)孝莊睿皇后錢氏 孝莊睿皇后錢氏,英宗元配,海州人,都指揮僉事(后封安昌伯)錢貴女。明正統七年(1442年)立為皇后。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部所俘,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宮中的全部資財輸出,每天悲哀地呼天號地,祈求神靈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臥,以致傷殘了一條腿。終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 ![]() 孝莊睿皇后錢氏 明英宗返回北京被囚禁于南宮。其間生活困難,錢皇后用手工針織補貼二人生活。明英宗復位之后,與錢皇后不離不棄,非常尊重感謝她。錢皇后未育有子嗣。英宗另有周貴妃,立周貴妃之子為太子(就是后來的明憲宗)。英宗死后怕錢皇后會被周貴妃欺負,特命錢皇后過世后“與朕同葬”。因為皇帝和皇后要葬一起,這就是說錢皇后不能被廢。 明憲宗即位,尊錢皇后為皇太后,加“慈懿”徽號。明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二十六日,錢皇后病故。謚“孝莊獻穆弘惠顯仁恭天欽圣睿皇后”。九月四日葬裕陵。 (3)孝肅后周氏 孝肅后周氏,憲宗生母,昌平州文寧里柳林村(今屬北京市海淀區)人,錦衣衛千戶追封慶云侯贈寧國公周能的女兒。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生憲宗皇帝,天順元年(1457年)冊封為貴妃。憲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加尊號“圣慈仁壽”。孝宗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三月一日去世,謚“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圣太皇太后”。四月十八日葬裕陵。 ![]() 孝肅后周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