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嗣位之五年 ,旌別淑慝,明信賞刑,黜元佑害政之臣,靡有佚罰。乃命有司,夷考罪狀,第其首惡與其附麗者以聞,得三百九人。皇帝書而刊之石,置于文德殿門之東壁,永為萬世臣子之戒。又詔臣京書之,將以頒之天下。臣竊惟陛下仁圣英武,遵制揚功,彰善癉惡,以昭先烈。臣敢不對揚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繼述之志。 司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蔡京 謹書。 【元祐奸黨】 【文臣。曾任宰臣執政官】 司馬光 故 文彥博故 呂公著故 呂大防故 劉摯故 范純仁故 韓忠彥故 曾布 梁 燾故 王巖叟故 蘇 轍王 存故 鄭 雍故 傅堯俞故 趙 瞻故 韓 維故 孫 固故 范百祿故 胡宗愈故 李清臣故 劉奉世 范純禮 安 燾 陸 佃故 黃 履故 張商英 蔣之奇故 【曾任待制以上官】 蘇 軾故 劉安世范祖禹故 朱光庭故 姚 勔故 趙君錫故 馬 默故 孔武仲故 孔文仲故 吳安持故 錢 勰故 李之純故 孫 覺故 鮮于侁故 趙彥若故 趙 卨故 王欽臣故 孫 升故 李 周故 王 汾故 韓 川故 顧 臨故 賈 易 呂希純 曾 肇 王 覿 范純粹 呂 陶 王 古 豐 稷 張舜民 張 問故 楊 畏 鄒 浩 陳次升 謝文瓘 岑象求故 周 鼎 徐 績 路衡昌故 董敦逸故 上官均 葉 濤故 郭知章 楊康國 龔 原 朱 紱 葉祖洽 朱師服 【余官】 秦 觀故 黃庭堅 晁補之 張 耒 吳安詩 歐陽棐 劉唐老 王 鞏 呂希哲 杜 純故 張保源 孔平仲 衡 鈞 兗公適故 馮百藥 周 誼 孫 琮 范柔中 鄧考甫 王 察 趙 峋 封覺民故 胡端修 李 杰 李 賁 趙令畤 郭執中 石芳 金極 高公應 安信之 張 集 黃 策 吳安遜 周永徽 高 漸 張 夙故 鮮于綽 呂諒卿 王貫 朱纮 吳朋故 梁安國 王 古 蘇 迥 檀 固 何大受 王 箴 鹿敏求 江公望 曾 紆 高士育 鄧忠臣故 種師極 韓 治 都 貺 秦希甫 錢景祥 周 綍 何大正 呂彥祖 梁 寬 沈千 曹興宗 羅鼎臣 劉勃 王拯 黃安期 陳師錫 于 肇 黃 遷 莫佒正 許堯輔 楊 朏 胡 良 梅君俞 寇宗顏 張 居 李 修 逄純熙 高遵恪 黃 才 曹 盥 侯顧道 周遵道 林 膚 葛 輝故 宋壽岳 王公彥 王 交 張 溥 許安修 劉吉甫 胡 潛 董 祥 揚瓌寶 倪直孺 蔣 津 王 守 鄧允中 梁俊民 王 陽 張 裕 陸表民 葉世英 謝 潛 陳 唐 劉經國 湯 戫故 司馬康故 宋保國故 黃 隱 畢仲游 常安民 汪 衍 余爽 鄭俠 常 立 程 頤 唐義問故 余 卞 李格非 陳 瓘 任伯雨 張庭堅 馬 涓 孫諤故 陳郛 朱光裔 蘇 嘉 龔夬 王 回故 呂希績故 吳 儔故 歐陽中立故 尹 材故 葉 伸故 李茂直 吳處厚故 李積中 商 倚故 陳 祜 虞 防 李 祉 李 深 李之儀 范正平 曹 蓋 楊 綝 蘇 ? 葛茂宗 劉謂 柴袞 洪羽 趙天佐 李 新 扈 充故 張 恕 陳 并 洪 芻 周 鍔 蕭 ? 趙 越 滕 友 江洵 方 適 許端卿 李昭玘 向 紃 陳 察 鐘正甫 高茂華 楊彥璋 廖正一 李夷行 彭 醇 梁士能 【武臣】 張 巽 李 備故 王獻可故 胡 田 馬 諗 王 履故 趙希夷 任 濬 郭子旂 錢 盛 趙希德 王長民 李 永故 王庭臣 吉師雄 李 愚 吳休復故 崔昌符 潘 滋 高士權 李嘉亮 李 珫 劉延肇 姚 雄 李 基 【內臣】 梁惟簡故 陳 衍故 張士良 梁知新故 李 倬故 譚 扆 竇 鉞 趙 約 黃卿從 馮 說 曾 燾 蘇舜民 楊 偁? 梁 弼 陳 恂 張茂則故 張 琳 裴彥臣 李 偁故 閻守懃 王 紱 李 穆 蔡克明 王化基 王 道 鄧世昌 鄭居簡 張 祜 王化臣 【為臣不忠曾任宰臣】 章惇 王珪 案: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九月,將元祐時和元符三年當政的文彥博、司馬光、蘇軾、秦觀、張士良和王獻可等文武官員和一些宦官共一百二十人,編為黨籍,徽宗親書石刻于文德殿前正南門“端禮門”。 崇寧三年(1104年)又將元祐、元符當政及反對新法的邪等諸人并為元祐黨籍,同時將改革派章惇、曾布等人也列入黨籍,稱“為臣不忠”,共三百零九人。徽宗親書后刻石“置于文德殿門(端禮門)之東壁”;又詔蔡京書寫,頒行天下,作為主要打擊對象。 崇寧五年(1106年),慧出西方,其長竟天,以星變,毀元祐黨籍碑,除黨人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