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現代人,越來越早的患各種疾病? 按理來說,現代人對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烈,醫療條件越來越好,養生方式也數不勝數,各種高科技層出不窮,量子治療,人工智能,核磁共振等等。 在這種條件之下,疾病應該越來越被醫治才對,但是為什情況卻恰恰相反?且患病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 有人曾在后臺留言說:天醫老師,有時想想我感覺很可悲,熬著最深的夜,扛著最大的壓力,面對著最復雜的環境,但不知道哪一天大病的厄運就降臨了,而我卻束手無策! 現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科技的發展也可以讓人類抵達太空和月球,卻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束手無策,只能坐以待斃。不禁讓人疑慮:現代文明難道是一種變相的枷鎖? ![]() 其實,現在的疾病已經不再單純只是我們的身體運轉出了問題,而是心理狀態/社會運轉等其它方面共同導致的結果,是深層次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一個人為什么會得胃潰瘍? 究其根本是胃部沒有新鮮血液,因為新鮮血液是最好的修復工具,含有抗體、吞噬細胞、營養等。 原因何在?《皇帝內經》里說怒氣傷肝,一個人要是經常發怒抱怨,肝內就會慢慢的積累濁氣,我們都知道肝膽相連,肝臟的濁氣傳給膽,進一步再傳給到了胃里。 于是胃里的濁氣越來越多,導致新鮮血液無法快速、順利地流動,因此就會感染細菌病毒。 所以說,很多身病往往是心病。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病由心生》。這本書的作者是個內科醫生,他根據自己幾十年的行醫經驗總結出一個規律,說人將近80%的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只有20%左右的病是因為細菌感染等外來因素所導致。 ![]() 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一切都是心出了問題。我們每一個心情,每一個念頭都會直接影響身體狀態,日積月累,再通過外在的器官表現出來,最終形成病癥。 因此,”修心“和”治病“應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人如果不懂的修心,即便服用靈丹瓊漿,也無法延年益壽。 現代人總是被浮躁的環境蒙蔽雙眼,我們總是在外求,就是不肯內求。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欲望纏身,長恨綿綿,才是我們生病的最根源。 有道是說得好,心病還需用心藥。 心的第一大病癥是:亂 心亂了,一切都會失常。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 ![]() 萬事萬物都有規律,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生、長、收、藏四個過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 當人處于潛龍勿用的階段,就應埋頭苦干,養精蓄銳,而不是自怨自艾,急于求成。 心的第二大病癥是:貪 做人,千萬不要貪圖那些自己還配不上的東西。 一個貪字就足以讓你心神錯亂,鬼迷心竅,引起身外的禍亂,這還只是小事,如果讓自己身體的運轉也亂了套,這才是大事。 人只要貪,必然會透支自己身體去索求更多東西,貪得無厭的背后其實就是透支無度,短時間身體的問題不會顯現,可一旦顯現往往就是積重難返。 為什么在中醫里沒有癌癥的說法?因為“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 ![]() 真正的中醫其實是在傳道,他們教會我們平衡自己的身體,從而不會發生極端的惡果,而癌癥就是因為平時從不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結果導致累積出了極端的惡果。 生活中別貪便宜。一個貪字就含著禍,這都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 心的第三大病癥是:恨 先有解不開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如果一個人總把一切問題歸咎于外界,說明他從不反省自己的問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恨別人,恨環境,恨上天不公,恨生不逢時,這種人一定會表現出憤世嫉俗的樣子,他們的內心是失衡的,表現出來的言語和行為也是失衡的,長期發展下去,身體情況可想而知。 ![]() 心寬一寸,病退一丈,寬恕才是最好的藥方。 要知道,內心沒有郁結的人,才能活得通透。而通透是一個人身體和心理的最健康狀態。 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者,色次之,財又次之,食與睡更次之。名心不死,無以入道。 未來社會,一個人要想長壽健康,必須要修心。 人生最毒,乃貪嗔癡三毒。 欲化三毒,必學心戒。 欲求開慧,必先求定。 欲求得定,必學靜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