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里,莊家建倉的過程就是一個籌碼換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莊家為買方,散戶為賣方。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了籌碼換手,吸籌階段才會結束,發動上攻行情的條件才趨于成熟。莊家的吸籌區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區域。 莊家坐莊必須吸納足夠的籌碼,以滿足控盤的需求和實現自己的利潤目標。莊家坐莊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就不得不考慮坐莊的成本,坐莊的成本有進倉成本、拉升成本、護盤成本、派發成本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進倉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吸納足夠的籌碼是每個莊家夢寐以求的事情,莊家為了達到這一點往往得下很大功夫。由于莊家吸貨時各個方面的因素不盡相同,所以必須采取不同的吸貨方式來滿足其建倉的需要。 ![]() 莊家對個股籌碼的收集大都采取極為耐心的方法。因為對個股籌碼的收集并非如同一般大戶那樣買進幾萬股就可以了,不少莊股對流通盤的控盤程度達到80~90%左右,而這些流通盤的吸納必須在較長時期內才能完成。莊家吸納的具體方法都有以下幾種。 (1)趁利空消息出現時吸納。股市中常會有一些利空消息的出現。其中既有管理層具有對市場調控作用的利空措施,也有上市公司所出現的利空消息。在重大的利空消息出現時,是莊家對個股進行吸納的好機會。在利空消息出現時,在盤中常見一些個股下跌幅度不深,而成交量卻很大,這類個股很可能成為莊家吸納的對象,莊家順利地利用上市公司的利空消息達到了建倉的目的。 (2)在大盤下跌過程中或者整理過程中進行吸納。這一吸納過程要表現得十分耐心,因為吸納過程不能給市場留下明顯的痕跡。因此,一些莊家對個股的吸納采取每日少量吸納的方法。如果對其賣盤掛出的2萬股的賣出價,莊家的吸納并不會一下子將該股吃完,而采取幾千股、幾千股的慢慢吸納的方法。進行吸納的同時,一邊在買盤掛上少量的買單,當拋盤對其砸下時自然成為勝利果實。 (3)對某股的技術圖形進行破壞,使一些注重技術的人士看淡該股后進行逢低吸納。比如說,當某股隨大盤一起下跌,在進入關鍵技術位置時,莊家利用手中的籌碼進行故意的打壓,將其中一些支撐技術位擊穿,使一些技術派人士認為該股進入深幅調整期而扔掉手中的籌碼。 (4)在拉升中進行建倉。這類莊家大都表現出一種短期的操作行為。其對該股的炒作一般不會像做長莊那樣進行精心的策劃與研究,其選擇的目標一般是盤子較小的有題材的個股。在經過一些低位的吸納后,會突然在某一天拉出長紅,使一些見長紅出貨的散戶拋掉手中的籌碼,然后在震倉中繼續吸納該股,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吸納過程。 主力吸籌建倉時盤面往往會出現“四大信號” (一)落井下石 ![]() 案例分析 1,開能環保前期經過了一波通道式充分地下跌,下跌幅度超過了50%,股價已經處于嚴重超跌狀態,且MACD指標多次發生了背離。 2,股價下跌到3.6元之后有了明顯的止跌跡象,走出了一波漂亮的反彈行情。在該波反彈過程中有明顯的吸籌動作,量能溫和放大,主力快速吸進籌碼,DIF從0軸之下運行到0軸之上。 3,反彈波段漲幅達到50%后,股價被快速打壓,量能縮小。主力在向下打壓的過程中,將前期的套牢盤和獲利盤洗出,同時也會繼續吸進籌碼。 (二)拉升打壓 ![]() 案例分析 1,股價從低位呈波段式上漲,K線特征表現為以高開低走陰線與低開高走陽線為主,這是典型的建倉期K線特征。 2,股價在5月9日至5月13日進行拉升,拉升過程中對應成交量放大,代表主力吸籌急切。之后股價回調打壓至這一波上漲的二分之一位置,同時是250日均線這一重要均價線位置。股價回調時對應成交量是縮量的,再次上漲時又是放量的,這是主力建倉的痕跡。 3,之后股價小陽盤升上漲。 (三)拉高建倉 ![]() 案例分析 1,股價從低位穩步上漲,成交量溫和放大,在接連收出7根小陽線后股價僅用幾天橫盤振蕩整理便繼續小幅盤升,K線大多為低開高走小陽線和高開低走小陰線,陰線對應成交量縮量,陽線對應成交量溫和放大。 2,上漲一定幅度后股價進入橫盤整理,經過一段時間橫盤后,主力進行拉升,這種形態特征為拉高建倉。 3,從K線形態中我們可以發現主力建倉的痕跡,在股價突破整理平臺后回調時可介入。 4,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主力建倉的時間都很長,我們無法預知主力的倉位或是需要多少時間才完成建倉,所以我們的介入點最好是在建倉完畢股價突破建倉期形態后再介入。 ![]() 案例分析 1,股價經過充分下跌逐步筑底,股價已不再創新低,就代表已有主力運作其中。 2,在筑底期間,主力很難拿到籌碼,每天收集的籌碼不多,主力采用拉高建倉手法吸籌,以加快籌碼收集的速度。 3,當股價盤升到一定位置時進行橫盤整理,調整期間繼續吸籌,然后再突破平臺。像這樣股價拉高到一個臺階,整理一段時間后又上一個臺階的建倉方法叫拉高建倉。 4,股價拉升的時候成交量迅速放大,橫盤時縮量調整。 5,K線以高開低走陰線和低開高走陽線為主,陽多陰少。 6,幾條主要的日均線跟隨股價緩慢上升。 (四)茶杯口 ![]() 案例分析 1,股價從1月8日至4月16日穩步向上盤升,讓人感覺這是一個黏打磨形態,然而之后股價突然下跌,跌幅較大,下跌后在底部橫盤整理,構筑一平臺,形成了一個大的茶杯口形態。 2,當股價突破茶杯口底部平臺的時候可以介入。 3,出現茶杯口形態的股票主力多以月線為單位操盤,這種操盤方式不適合一般短線投資者參與,我們一般不建議參與。在此再次強調,當股價突破某個建倉形態后再介入為好,如上圖,若投資者想當然認為股價以黏打磨形態建倉,則可能被套其中。 ![]() 案例分析 1,股價從低位穩步上漲,形成小陽盤升的通道。 2,股價于8月21日開始往下打壓,正好打到0.382黃金分割位,同時也是重要均價線30日均線上方,雙重支撐形成茶杯口形態。 3,9月5日股價跳空向上放倍量突破了茶杯口,后形成一小波漲幅。 4,仔細觀察K線圖,我們發現K線以低開高走的小陽線居多,夾雜高開低走小陰線,這是建倉期的K線特征。 最后,散戶在分析莊家建倉的同時,也需要把握好上車機會,并做好資金管理 順勢+回撤和轉折+確認的含義: 1,市場上的建倉機會。本質上只有四種: 第一種,是轉折加確認;第二種是順勢+回撤;第三種是極端的遠離平均價格(均線),第四種是收斂形態內邊線雙向交。其中,第三第四種機會適合短線操作,這種機會我能看懂,但膽子小,不敢做,只好留給別人做了。前面兩種機會,是中長線機會,比較容易把握。 2,說到順勢和轉折,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周期上定義,我的定義是:用30日以上均線+趨勢線+頸線. 3,所謂順勢,是指我定義的均線系統+趨勢線的方向明確,所謂回撤是指價格向上述兩線靠近或者急速穿越后又回到順側。當兩線(均線/趨勢線)方向明顯而價格快速從遠處回撤并穿越兩線時,你千萬別轉向操作,恰恰相反應該在價格企穩后順兩線方向建倉。我說的可能復雜了點。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葛蘭維均線法則。 4,所謂轉折+確認,我是指20/30日均線或周以上均線+趨勢線+頸線都突破了,而且價格有反抗(回抽或橫盤)行為,那就可以肯定趨勢變了,該換方向交易了。 5,特別向大家建議兩點:第一點,一般而言當你看不明白方向時,也就是說價格屬于收斂形態中時,你應該看看周線和月線,盡量順原來方向的那一條形態邊線建倉,如果形態順勢突破,就加倉,如果逆向突破,就反手。這樣條理分明,比較好操作,盡量別雙向操作,最后把自己給搞得精疲力竭,真突破了,反而不敢做了。第二點,任何時候,不要輕易判斷說方向變了。換句話說,寧可順原來的方向,不可輕易轉向交易。因為真正的轉向實際上是很少的,在交易機會中估計只占20%,其他都是順勢機會,我們何必要舍棄可能性大機會和去抓可能性小的機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