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我國貌似只有陜西與山西、四川與西藏這兩對省份,彼此間的界線是完全沿著河道分布的。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我國不同省份的分界線劃分,通常遵循著“山川形便”以及“犬牙交錯”這兩個原則;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是山脈和河流大都蜿蜒曲折,屬于天然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起來也確實比較方便。 但比較有意思的是,大家仔細看看地圖就會發現,各省的省界,真正完全沿著山脈河流劃分的,其實相當少見啊! 以我們的兩大母親河,長江與黃河為例: 長江全長達到6300公里,長度可以排到世界前三,流經了全國11個省市區,黃河也長達5464公里,流經的省市區也有9個; 當然了,沿岸也有不少省份把它們當做分界線; 不過看看圖1,大多數省份之間,都是只有部分省界屬于河道,比如河南與山西之間、湖北與湖南之間,等等; 而彼此之間完全以河道為省界的,全國范圍內,貌似也只有山西與陜西、四川與西藏這兩對省份; 其中, 山西與陜西的省界就是黃河河道,長度達到606公里; 四川與西藏的省界則是長江的上游金沙江,長度為535公里。 但仔細去了解就會發現,他們的情況也有所不同: 山西與陜西以黃河為界,是數千年的漫長歷史中形成的,并且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動,也是界線劃分“山川形便”的最好體現; 而四川與西藏接壤的區域,屬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的過度地帶,不僅位置偏僻,地勢也非常險峻,人煙罕至,所以一直到1996才確定; 某種程度上來說,以金沙江為界,也是最便捷高效的一種劃分方式了。 你覺得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