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書籍百千萬,一生所愛藏書海。書海鉤沉,在求醫之路上,有諸多疑惑求而不得,尋而不能解惑,甚至令人郁郁寡歡,或者謂求醫之道艱難矣。 所謂轉角遇到愛,轉身遇見某一本書,你才覺然,自己苦苦追尋多年的艱辛,在這一本書出現的時候轟然倒塌,甚至有些可笑,因為前人早就寫過了,寫得比你好千百倍。拿起來,直接獲取。不過因為你是苦苦追尋之后得到的,方能倍加珍惜,珍惜的是求道之難,尋覓之艱,不會輕言放棄。 學醫是要學會“偷懶”的,不然短短光陰,你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 最近翻閱很多書籍,不知道要讀那一本,覺著每一本都可讀,又覺著每一本都不具備更好的吸引力,直到翻閱到這一本書: 雷根平主編《傷寒論筆記圖解》 ![]() (整理于《傷寒論筆記圖解》的醫林秘籍) 如果你要分清楚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恐怕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在空間站來看地球,也就陸地和海洋;從太陽系角度來看地球,只是一個點,一個球。所以,這本書中的圖解也有類似從太陽系看地球給人的感受。 若是每天能夠讀一遍其“三陽、三陰”結構圖,我相信日后對于運用《傷寒論》不說高屋建瓴,至少也能縱觀大局。 讀下去,更驚喜的是,不僅有總體結構的圖解,還有局部知識的圖解,比如其中說到“惡寒”,其用圖形分別表示出太陽病的惡寒,陽明病的惡寒,少陽病的惡寒。簡單清楚明了。晃眼一看,如有神助,省去了多年苦苦總結和摸索。 模仿別人固然不好。但,學醫人的事,能叫模仿嗎?不能,那是融會貫通,博采眾書。你要知道,中醫足夠博大,一個人是無法支撐起她的博大。以最快的速度獲得已有成果,才能騰出時間發揮自己的中醫。在沒有穩固自身根基時,對于自身來說,任何精彩的醫案和中醫理論都有借其狐假虎威的意思。 再比如,我們說《傷寒論》有中風、溫病、傷寒,其也有圖解,比肩而列,一目了然。(因為各種原因我不再截取其中圖解圖片。) 這本書是值得滴,因為是一個系列,某寶上只要五十多塊錢就能得到五本書,是五本書!包含了《金匱要略》、《內經》、《傷寒論》、《溫病》以及針灸學。簡直不要太驚喜,本以為這類書,一本怎么也得五六十。五十多塊,少喝幾杯奶茶就可以擠出來了。奶茶會猛增血糖,買書會猛增知識,何樂不為呢? 本來我是打算把這本書摘取更多內容以供大家欣賞的。但我膽小如鼠,害怕有版權限制,所以我只能截取一小部分,如果給作者造成侵權了,不,我這不算侵權,因為我沒有獲得商業利益,嗯哼,況且我已經標注作者了。尊敬的雷先生,看在我這么愛學習的份上,就當作是我引用您的文章吧。中亢頓首拜。 書中自有中醫味,平調寒熱去酸苦。也算是讀書的一大樂趣。 話不多說,推薦書本完畢,有緣有心者自會相見。讓我們撐起讀書的小船,踏上中醫的巨輪,醫海楊帆,精究方術,思求經旨去吧。 —— 亢 寫于一個波瀾起伏又沒寫完病程的夜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