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我想叫他“邦邦”,西漢王朝的締造者,也稱“高皇帝”。他崇拜、敬重始皇帝,卻不像始皇那樣高冷威嚴,活成了一個帝王符號。我讀《史記》和《后漢書》總是被高皇帝逗得忍俊不禁,又被他的真性情熱淚盈眶。他活得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崇高有卑劣,有理想有不務正業。今天,講一講他的幾個小故事。 一.神奇的出生 高皇帝是老劉家的三兒子,名邦,字“季”,大哥劉伯,二哥劉仲,小弟劉交。古人兄弟排序為“伯仲叔季”,劉家老大老二都符合,偏作為老三的劉邦不叫“劉叔”卻叫“劉季”,還好那時上學不講年級,不然高祖還不得年年“留級”啊。他老爸叫劉太公,老媽叫劉媼(劉太婆)。那時候,做了母親的女人,基本都叫“媼”,呂后的媽就叫“呂媼”。劉媽很喜歡睡河邊,有一次睡夢中與神相遇,一下子電閃雷鳴,劉爸往她一瞧,好家伙,劉媽身上臥著一條龍,一回到家就懷孕了,她生的這個娃就是高祖劉邦。 二.迷茫的青年 年輕時候的高祖,作為農家子弟不愛干活兒,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沒有理想也沒有愛好,只能天天晃蕩。他人雖然游手好閑,但是很愛結交朋友。好不容易做了個小吏,更愛招呼朋友吃喝玩樂。大概是沒錢請客,他每次都把客人帶到自己大嫂家蹭飯,大嫂心里別提多討厭他了。蹭飯多了,每次劉邦和朋友們來,嫂子就假裝鍋里沒飯,使勁敲鍋底。沒飯吃,他們只好走,后來卻發現鍋里竟然有飯。這事兒很傷高祖自尊,做皇帝之后,他大肆封賞劉氏兄弟做王侯,就是不封大嫂的兒子。后來他老爹劉太公出面勸他,他才老大不情愿地封了個“羹頡侯”(敲鍋底的侯),哈哈哈,虧高祖想得出,還真是出了一口惡氣呢。 三.意外的婚姻 高祖如此不務正業,自然也沒哪家好姑娘愿意嫁他。不過高祖不怕,反正他喜歡熱鬧,喜歡結交朋友,也不擔心成家立業的事兒。這不,剛搬到沛縣的大名人呂公在家舉辦宴會,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紛紛前來祝賀。因為人太多,主事兒的蕭何沒辦法只得規定禮錢不到千錢的人通通坐到堂下去。 劉邦不僅沒有千錢,連一分錢都沒有,好在臉皮厚,他讓負責收禮的人大喊:“劉季禮錢一萬貫!”呂公嚇一跳,準備親自出大門迎接“貴客”,蕭何卻說:“劉季這人我知道,愛吹牛,別信他。”呂公堅持出迎,一看劉邦的長相就震驚了,隆重接待,酒席上還用眼神告訴邦邦不要走。等客人都走完了,他語重心長地對邦邦說:“我喜歡給人看相,也看過很多人,但是沒有一個人像你這樣,你一定要自愛。我有個女兒,如你不嫌棄,就娶回家幫你操持家務吧。”夫人呂媼死活不同意,埋怨呂公說:“你自己天天說咱們這個女兒不是尋常人,沛縣令和你那么好你都不肯把女兒嫁他家,怎么能給不成器的劉邦呢?”這女兒便是后來的呂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 劉邦和呂后成家后,有了兒子和女兒,劉邦也做了泗水亭長。富家小姐呂后天天帶倆孩子下地干活兒,如果他很長時間不回來,就會出門找他。后來,項羽和劉邦爭霸,項羽擄走了劉邦的老父親還有妻子孩子。 四.奇妙的預言家 劉邦做皇帝的第七年,親自帶兵討伐異姓王淮南王英布,卻不小心被箭射中,這一年他已經六十一歲,傷勢過重,最好的醫生也無力回天。他氣得大喊:“朕,一個普普通通的布衣百姓,提著三尺劍卻得了天下,這是上天的安排。既然是天意,就算扁鵲活著又能怎樣呢?” 呂后小心地問他:“那么,陛下您歸天之后,蕭丞相也死了,誰可以繼任丞相之位呢?”高祖虛弱地回答:“曹參可以。”“曹參之后誰呢?”呂后又問。“王陵可以接班,不過他這人性太直,必須有陳平輔助。陳平這人謀略過人,但是難以獨自承擔重任。周勃穩重讀書少,不過安定我劉氏江山的一定是他。讓他做太尉吧。”呂后還想再問接下來怎樣,高祖嘆息一聲說:“這我也無法預料啊。” 吳王劉濞是高祖二哥的兒子,他最初被封為“沛侯”,后來和高祖一起討伐淮南王布,年僅二十卻作為先鋒擊破淮南王布的軍隊。劉邦想著江浙滬民風彪悍,自己兒子們都年紀小,就把劉濞封為吳王。封王儀式剛結束,高祖召劉濞,細看劉濞,內心隱隱不安,說:“你長了一張造反的臉。”高祖心里真是后悔,可是這個吳王卻是自己封的,只能拍拍他的后背慈祥地說:“大漢立五十年后東南邊有人會造反,難道是你嗎?不過,普天之下都是我劉氏的江山,你可千萬不能造反啊!”劉濞嚇得趴在地上說:“臣不敢。” 高祖歸西后,曹參、王陵還有陳平真的做了丞相,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礎。呂后獨掌大權,殺害很多劉姓王侯,站出來保衛劉氏江山立代王劉恒為“文帝”,迎來了“文景之治”。吳王劉濞在景帝的時候發動了“七王之亂”,景帝用了三個月平定了動亂,吳國的財富也收歸國有,漢武帝才有了攻打匈奴堅實的物質基礎。 高祖到底是能夠預言還是僅僅知人識人呢? 五.動情的歸鄉 還是在討伐淮南王英布這一年,高祖率大軍經過自己的故鄉沛縣,在此地行宮舉辦酒席,邀請父老鄉親團聚共飲,除此之外還組織了一百二十個年輕人,教他們唱歌。唱歌唱得高興,高祖自己站起來一邊擊筑,一邊唱:“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那一百二十個年輕人全都跟著唱了起來,高祖激動得起身舞劍,慷慨傷懷,淚流不止。他對父老說:“游子思故鄉。我從沛縣起義到擁有天下,人在關中,卻總是想念我們的沛縣。”父老鄉親們在一起痛快飲酒敘舊十多天,鄉親們勸高祖多留幾日,高祖笑著說:“我們人太多了,你們哪里能喂飽這么多張嘴?” 六.斬白蛇斬白馬 高祖做了亭長,為沛縣押解勞役前往驪山為始皇修陵墓,結果勞役們都紛紛逃走,估摸等到了驪山估計逃得一個都不剩。于是一天夜里,親自給這些人松綁,說:“你們都走吧,我也逃了。”這一說,十幾個人卻決定跟隨他。他們喝酒之后繼續趕路,走過一片灘地,前面探路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面路上有一條大白蛇擋住去路,沒法兒前進。高祖仗著一股酒勁,暈乎乎地說:“大丈夫只管往前走,怕什么!”于是踉蹌著沖上前去,抽出寶劍,只一下就把白蛇砍成兩段。后來,有個老太太蹲在白蛇旁邊哭,隨從問她為何哭得如此傷心,老太說:“我的兒子是白帝之子,化成白蛇,結果被赤帝之子殺死了。”高祖一聽,心里暗喜:“天啊,原來我是赤地之子啊!”這些隨從們呢,自然也更服他。 平定天下后,高祖為了犒賞有功大臣,封了一系列的異姓王,但是又總覺得不安,于是用各種理由將這些異姓王廢除。呂后輔佐高祖定天下,功勞甚大,這也讓高祖擔心不已,于是他殺掉一匹白馬,和群臣們歃血而盟說:“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個盟約雖然在他死后很快就被呂后給推翻了,可是周勃、陳平和王陵還是憑著這個盟約清楚了呂后封的呂家諸王,立代王劉恒為文帝。后來的王莽,的確是沒稱王,他稱帝了。不過直到東漢,這盟約都被大家遵守著,想想這匹白馬死得還真是“重于泰山”呢! 哎,劉邦大概不喜歡白色吧。十二生肖中,蛇和馬大概也恨死了高祖:你立威信與我何干? 七.頑皮懟老父 高祖年輕時候不務正業,老父親劉太公自然是恨鐵不成鋼。不過邦邦倒是個孝順孩子,做了皇帝還是每隔五天都要親自前去給老父親請安,貴為皇上照樣行人子之禮,還封太公為“太上皇”。未央宮的落成典禮上,邦邦起來為老父親祝壽,笑著說:“以前,父親大人老說我無賴,不能置辦家業,比不上二哥。如今,你看看,我和二哥誰的家產大啊?”未央宮前殿的群臣們個個放聲大笑,高呼“吾皇萬歲”。 嘿,邦邦,你皮一下很開心的嗎? 給大家出個小題目,助助興,催催眠。題目如下: 如果表揚漢高祖,你不可以說( ) A 皇上你真棒。 B You’re awesome. C 皇上,你咋恁聰明呢。 D 你娃別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