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 據國家癌癥中心在《國家癌癥中心雜志》上發布中國最新癌癥報告估算,我國平均每天有超過1.11萬人被診斷為新發癌癥,有將近6600人因癌癥死亡。 消化系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排名前8位的惡性腫瘤中,消化道腫瘤占了5個,包括食管、胃、結直腸、肝臟和胰腺。今天春雨君邀請到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主任醫師 呂富靖和大家分享關于降低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生率應該怎樣做: 消化道早期癌: 指浸潤深度不超過黏膜下層或局限于黏膜層的消化道腫瘤,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以及早期大腸癌。 癌癥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與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多數消化道腫瘤均有從癌前病變到早期癌再到浸潤性癌的演變過程,這就為消化道早期癌的內鏡診斷和早期治療奠定了基礎。消化內鏡新診治技術的出現,不但明顯提高了消化道早期癌的檢出率,也為我們開展消化道早期癌內鏡治療提供了基礎。 專家建議年齡在40-79歲之間,有以下一項危險因素者均屬于高危人群,應及早進行胃鏡或腸鏡等相關檢查,以達到消化道腫瘤的早診早治。 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腸息肉、惡性貧血等癌前疾病,有胃粘膜中度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等癌前病變; 有胃癌、食管癌、大腸癌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有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吞咽困難、黑便、血便、燒心、納差等癥狀; 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高鹽飲食(平均鹽攝入大于20g/天,約為3個啤酒瓶蓋); 喜食煙熏煎烤炸食物(平均3頓/周); 吸煙(平均>200支/年); 重度飲酒(平均折合酒精量50g/天,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對于胃腸道早癌及癌前病變,內鏡下微創治療基本可以達到治愈的效果。 比如胃腸的腺瘤性息肉,可以采取內鏡下EMR方法切除(黏膜切除術)。 對于消化道的早癌,比如食管早癌、胃早癌,以及結直腸的早癌,都可以采用內鏡下ESD方法切除病變(黏膜剝離術)。 因此,提高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生存率,內鏡早期篩查是關鍵。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呂富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