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意:游某一地,在當地租房住一個月,然后深度游,可行嗎?有何好建議? 前一段時間,作者寫過異地租房,然后,以租房為基點,在那個地方,或那一帶,進行深度游的文章,可能沒有說透,今天,咱們再嘮此事。 首先,回答朋友:游某一地,在當地租房住一個月,然后,可行。這是一個好主意。 (深度游) 這事,實際上,只要是經常旅游的朋友,多少都有經驗。 比如,人們去北京旅游,先找一個旅行社或賓館住下來,然后呢,再以這個旅行社或賓館為基地,明兒趕早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瞻仰毛主席紀念堂、參觀故宮,二天,再去什剎海,隔天去八達嶺爬長城,還得花上一天時間,去奧林匹克公園,近觀鳥巢、水立方,這些都是要看的,在家早已計劃好了的。然后呢,頤和園、圓明園、清華大學、天壇公園......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半月,總之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雖說是,先找一個旅行社或賓館住下來,本質上,這就是典型的,在當地租房,然后深度游方式。 (天安門廣場看升旗) 以一個點,為基地,然后,向各個旅游景區直線幅射,是人們旅游的基本形式。 有趣的是,大家不會太在意自己使用過此類方式,甚至會選擇性的失憶。好像,以前沒有經歷過一樣。這又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人們在一地旅游,常常將酒店、旅社誤作那個城市旅游的一部分,你的意識里不認為是在那兒租了房子住。 到一個地方,租房住,在幾乎所有人的意識中和打工、遷居生活分不開。咱是旅游來了,非打工,也非在這個城市生活,所以自己可能不存在租房一說,旅游不就是住那么一、兩天,三五天嗎。 (旅游) 旅游的本質是生活,哪怕是一、二天,也是去“那里生活”。被人們忽略了。 現在,咱有“大項目”了,比如北方朋友去一個地方過冬,順帶,想將附近各個景點,全部走上一遍,因為有時間嘛。這事,住賓館不合算,到當地租房住一個月,然后深度游,即過好了冬,又深度旅游了一些地方,可不可行呢?于是問題提了出來。 那么,既然可行,有沒有什么好建議呢? 作者有過一些這方面的經歷,愿意交流。某年作者自駕山東,抵達威海,我們住車上,住車上和租房子住不相互矛盾。然后,以威海咱居住的那個點——悅海公園對中心,呆了兩個月,對附近所有景點,居民區、海岸線,進行深度旅游。 (旅游) 在下建議: 一,朋友在當地租房,盡量選擇距離地鐵終端附近,約2公里左右地方的村鎮民居。 好處:1,村鎮購物方便,人多,也好玩。2,咱出門,只要上了地鐵。可以最便捷地抵達這個城市所有景點附近,價錢還便宜。3,不要直接住在地鐵旁邊,租約遠一些的地方,房價便宜。地方遠,租住的人少,人家趕地鐵上班,不方便,咱旅游的人,多走幾公里,是鍛煉。 二,在沒有地鐵的農村鄉鎮租房,要選擇離景區遠一些的交通便利的農家。房租和生活費用會相對低一些,當地人怎么過,我們就怎么過。既可以親近鄉土風情,又增加了生活樂趣。租房就是安置了一個臨時的家。 (地鐵口) 三,在任何地方,租房都不要超過一個月。租房應該是“點式”形態,即,在這個地方,租住一個月,下月搬另外 一個點。長時間在一個地方生活,各種不習慣都會侵擾過來,當你快要“喜新厭舊”時,你要搬家了。這樣,人不會煩,葆有新鮮感覺。 四,一定要想方設法,開伙,自己動手做飯。1,省錢、2、干凈,隨心所欲。 五,租房基本要求:1,租房應當走反季節方式,一年下來,自己家里“呆”和外面“租”時間各半最佳。2,最好有情趣相投的同伴,三家四家,都行。租住不同于旅行,鄰居可以久處,而相約旅行,人際關系不好相處。3,有家有窩,出去玩,東西有存放基地,安全可靠,不用費心,時間充裕,玩得盡興,沒有趕路焦慮。這點,同伴愿意接受。 ![]() (自己動手做飯) 以上幾點,有車的朋友更佳。作者將這種租房形式,理解為“點”式旅游。咱在某個地方,以這個點為半徑向四周展開,然后,又去下一個“點”,而非像走318國道去某某地方,那種趕路式。 好,本文關于到當地租房住一個月,然后深度游,就聊到這里。 祝朋友租住順利,如方便,有好的“點”,請知會一聲,咱也去湊個熱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