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藍藍 圖/來源網絡,與文無關,侵刪 - 之前又看到一個因為熬夜刷手機被送急診室的新聞。 姑娘今年才24歲,在深圳干銷售工作。白天工作壓力大,吃飯時間也不固定, 晚上下班到家,感覺累得要死,躺床上就懶得再起來;經常用熬夜刷手機的方式來放松心情。 長期的不良習慣終于讓姑娘倒下。被急救車拉走的那一刻,她終于意識到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多重要。 如果她平時能按時吃飯,好好休息,加強鍛煉,身體健康,就不會躺在護車上。 雖然治療后,姑娘也康復出院了,像這種因為生活惡習導致身體生病的結果,也會作為她以后生活中的警醒吧。 人生在世,只有身體健康才有機會追逐夢想,實現想做的事情,更好地愛自己。 在這個網絡發達,迭代快速的時代,盡早養生才是最好的惜命方式。 《黃帝內經》提出養生3方面:飲食、起居、運動。 順應四季變換,按時吃飯,作息規律,堅持運動才是最好的養生方式。 美好的生活就從好好養生開始吧,為了自己身體健康,也為了避免成為家人的負擔。 ![]() 好好吃飯 電影《飲食男女》里,性格寡言倔強的老朱退休前是臺北有名的大廚。十幾年前妻子去世后,他一個人含辛茹苦地帶著三個女兒一起生活。 長大后的女兒們平時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少回家。 所以老朱把每周日定為家宴時間,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回來一起吃頓飯。 每到這天,老朱都會一大早去買菜,然后忙碌于廚房中,一陣煎炒烹炸、燜溜熬燉后做出一桌子色味俱全的飯菜。 一家人圍著飯桌其樂融融吃飯的畫面賺足了觀眾的回憶感,讓人不禁回憶起自己和家人一起吃飯的幸福場景。 生活中總有很多人不屑于吃飯這件事。 借口特別多,不是減肥,就是沒時間吃飯,好像吃一頓飯就像是在浪費ta的生命一樣。 ![]() 林清玄說:“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浪漫有很多種,靜下心來好好吃頓飯也是一種別樣的浪漫。 好好吃飯不只是滿足一時的胃口,更多的是感知幸福,維護身體健康。 最好的養生從好好吃飯開始。 有這樣一個典故。 一位學僧問禪師:和尚最近怎么用功? 禪師答道:饑來吃飯睡來眠。 學僧不解繼續問道:平常人不也吃飯睡覺?這也叫修行嗎? 禪師又答:平常人吃飯時千般計較,不肯乖乖吃飯;睡覺時百般思索,不肯乖乖睡覺。 斤斤計較的飯菜讓人索然無味,難以消化;睡覺時思慮過多,夜不能寐,會消耗更多元氣。 由此看來,靜心吃飯,安心睡覺才是上上策。 好好吃飯讓身體更健康。 ![]() 作息規律 為什么童話作家鄭淵潔能在35年間成為《童話大王》月刊唯一的撰稿人? 這得益于他常年保持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 他連續30多年雷打不動每天晚上九點左右睡覺,凌晨4點30到6點30起床寫作2個小時,從不間斷。 有了充足的休息時間,也有了固定的寫作時間,所以才能一直筆耕不輟。 后來因為諸多原因,月刊停辦。 不久前翻看鄭老師的微博,發現他還依然保持著之前的作息習慣。 雖然現在鄭老師很少寫作,但從他的精神狀態上可見身體的硬朗。 就像渡邊淳一說的:“睡眠良好,是一種真正的才能。沒有睡眠能力的話,人們就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就不能專心致志地工作。” 規律的作息讓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更佳,做事效率也更高。 好好休息是蓄存精力,然后才能做所想之事。 ![]() 中醫學里有一句話:“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 好好休息,才有機會享受更多生活的美好。 養成健康的身體從作息規律開始。 企業家李開復曾經頻繁加班,實在扛不住時就吃咖啡因藥丸抵御身心疲憊。 有時凌晨兩三點還在回復郵件激勵公司員工。 因為長期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最終讓他的身體患上了淋巴癌。 他開始戒掉了藥丸,每天晚上十點鐘準時關燈休息,第二天睡到自然醒。 良好的休息加上配合醫生的治療,終于又讓他的身體恢復如常。 身體是有感知的,你怎樣對待它,它也會還你一個怎樣的人。 規律休息就是有效養生。 有這樣一句話:“一致的睡眠時間安排有助于維持身體的內部生物鐘或晝夜節律穩定;而我們的心率、血壓和其他心血管功能都遵循著晝夜節律模式。” 所以,規律的睡眠更符合我們身體的生物鐘規律,還可以預防生病。 好好休息,珍惜身體健康。 作息規律,善待身體,就是好好養生。 ![]() 保持運動 盧棱說,身體虛弱,它將永遠不會培養有活力的靈魂和智慧。 健康的身體是靈魂和智慧的支撐。 任何人想做成一件事之前,至少應該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楊絳先生在遭遇愛女和丈夫錢鐘書相繼離世后,曾一度沉浸在傷痛中不能自拔。 頭腦的冷靜讓楊絳先生意識到,只有好好地活著才是對親人最好的祭奠。 此后,楊絳先生便該吃飯時好好吃飯,并保持規律的休息,后來為了強健身體,還養成了每日運動的習慣。 也正是在這個期間,楊絳還成功地從文學跨界到哲學,翻譯了柏拉圖《對話錄》中的《斐多》。 楊絳先生一生歷經人生百態,看透了很多事,醒悟了很多理,晚年時還能保持精力充沛在90歲高齡翻譯出色著作;由此可見,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 至少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運動就是堅持身體健康的最好方式。 適當的運動鍛煉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給予人向上的力量。 《習慣的力量》一書中說:每天運動不僅會讓你感到快樂,也會影響你生活中的其它細節;比如讓你精力充沛,從而工作效率更高、獲得更大的快樂。 長期保持運動的人大都精力旺盛,心態積極,熱愛生活,和顏悅色。 ![]() 運動的有效成果會豐富人的內心情感。 知乎上有個帖子問:每天堅持運動,會有什么收獲? 有位網友說出了自己運動的故事。 以前都是按時上下班,工作時累,回到家也感覺不到一絲輕松。 終于等到過周末,不是跟朋友出去胡吃海喝就是窩在家里打游戲,只覺得身心俱疲。 周一開始上班,又繼續重復以前的生活方式。 感覺整個人的狀態越來越糟糕。 直到他真正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于是制定鍛煉計劃。 一開始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后來慢慢根據身體的承受力再增加運動量。 堅持一段時間后,他才發現以前那些令他不開心的事都變成了浮云;累到不行的工作也不過如此。 現在下班后,他也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歡的事了。 當你感到身體疲憊不堪時,恰恰正是需要鍛煉身體,蓄存精力的時候。 正如網上很火的一句話:三公里專治各種不爽,五公里各治各種內傷,十公里跑完全是善良和坦蕩。 最好的養生方式,運動。 堅持運動,就是愛惜生命。 ![]() 中醫學教授張其成說,養生就是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其實,好好養生就是落實到生活中的一日三餐、睡覺習慣和堅持身體鍛煉。 食人間煙火,品人生百味,唯有養成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抵擋艱苦生活中的槍林彈雨。 懂得養生的人,更懂得享受生活,也才能在余生生活中展望更多美麗風景。 最好的養生方式:好好吃飯、作息規律、保持運動。 終有一日,你會明白,只有身體健康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