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人父母的,哪怕上了年紀,也始終記掛著兒女??傁胫鵀楹⒆幼鲂┦裁?,給孩子留下點兒什么。 每個家庭情況不同,但有3樣東西,無論有錢沒錢,一定要留給孩子。這是父母的關懷,也是父母的遠見。 勤儉持家,是最好的財富 蘇軾說過:“節儉,亦是惜福延壽之道。” 一個家庭的財富,是從勤儉當中養出來的。 勤能開源,儉可節流,勤儉持家,方能福澤綿長。 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盛得再多也盛不滿; 只儉不勤,就像坐吃山空,精打細算也不長遠。 不管家里有錢沒錢,父母都要教育子女節儉持家。 無論是一滴水、一粒米、一張紙、一度電,只要能用就堅持用。 該花的錢一定得花,能省的錢一定要省。 幾代人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家底,不能白白浪費。 ![]() 善良做人,是最好的福報 漢代董仲舒說:“仁人之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p> 良善的人,總是長壽,因為他們內心清靜,中正平和。 吳越錢氏,被譽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家族中出過5個狀元,封侯拜相者超過100人,進士及第者更是數不勝數。 《錢氏家訓》曰: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救災周急,排難解紛。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于圣賢;持躬不可不謹嚴,存心不可不寬厚。 人活于世,心存善念,常行善舉。 不為取悅別人,只為做好的自己。 做個善良的人,踏實;做個厚道的人,心安。 教育子女做人善良,就是廣種福田。 對別人行善的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將來鋪路。 ![]() 家庭和睦,是最好的家風 《禮記》有言:“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p> 父子之間心意誠厚,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夫妻之間和和美美,家業才能興旺發達。 一家人,關起門來過日子,就該擰成一股繩。 互相幫襯,相互支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共同面對困難,共同解決問題,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