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秦始皇嬴政 毛主席評價秦始皇:“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筑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span> 梁啟超在《戰國載記》評價秦始皇:“秦始皇寧為中國之雄,求諸世界,見亦罕矣。其武功焜耀眾所共知不必論,其政治所設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辈⒄J為秦始皇在武功上和創建制度的規模上都不失為蓋世之雄主,而其失敗在于奢侈、專制、忌刻。漢代所撰成的史籍多敘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讀史者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不應被前人有所偏執的記載所左右,需要以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價。 ![]() 元太祖 第二位:元太祖鐵木真 法國皇帝拿破侖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為蒙古大軍入侵歐洲是亞洲散沙在盲目移動,這個游牧民族有嚴格的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他們要比自己的對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沒有這種好運。 蔣介石稱贊鐵木真是“武功熠耀”,“其天縱神武之所肇造,雖歷稽往古九有之英杰而莫之能加”。 ![]() 唐太宗 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 毛主席評價唐太宗李世民:“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在軍事才能上沒有人能夠和李世民相比,朱元璋在這方面排第二位。 《中國通史》: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津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于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 漢武帝 第四位:漢武大帝劉徹 毛澤東:高祖之后,史家譽為文景之治,其實,文、景二帝乃守舊之君,無能之輩,所謂“蕭規曹隨”,沒有什么可稱道的。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曾國藩: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漢之武帝,唐之文皇...... ![]() 武則天 第五位:武則天 毛澤東評價武則天: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崔瑞德:對于這位敢于推翻李唐皇室并像男人一樣潑辣地實行統治的女人,盡管儒家歷史學家都進行惡毒攻擊和抱敵對態度,但是武曌顯然具有特殊的才能,對政治具有天賦,并且非常善于操縱宮廷的權力結構。她之所以能非凡地攫取到權力,是由于她的杰出的才能、堅毅的決心和識別人的能力,再加上她的冷酷、肆無忌憚和政治上的機會主義。她對敵人和對手表現出的殘忍和報復心,這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能與之相比。(《劍橋中國隋唐史》) ![]() 康熙 第六位:康熙皇帝 毛澤東:康熙皇帝頭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第二個偉大貢獻是他的統一戰線政策......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知識學習的開明君主。 日本人對康熙帝極為尊重和推崇,翻譯了《圣諭十六條》,并且稱呼康熙帝為“上國圣人”。 二戰時期日本人研究異族征服中國的歷史,對康熙更加欽佩,認為:“清朝三百年的政績,也是靠它擁有像康熙帝那樣以衛道者自任,把自己提高到模范帝王的地位,成為鞠躬盡瘁的賢能天子,才爭取到那樣難治民族(指漢族)的全面信任和擁護。在這點上說他獲得了更光輝燦爛的成就,也非過言。但其中的重要因素,恐怕就是所謂'統治者的恩德’?!辈芽滴踝鳛樽约何磥斫y治中國的榜樣。 ![]() 趙匡胤 第七位:宋太祖趙匡胤 呂思勉:“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還要穩健些?!?/span>(呂思勉,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為“現代四大史家”。) 虞云國:“宋太祖以一軍旅武將奪得天下,在位十六年,做了兩件大事:第一,基本統一了南方,并為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強化了中央集權,徹底消弭了中唐以來造成地方割據的動亂因素。太祖不僅為趙宋王朝,也為其后的封建王朝留下了一筆不可缺少的政治遺產,宋代以后的統一王朝沒有再出現分裂割據局面,這筆政治遺產是大起作用的?!?/span> ![]() 劉秀 第八位:漢光武帝劉秀 毛澤東:①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②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轟轟烈烈,白手起家,創建了一個新的王朝。 南懷瑾:在中國兩千年左右的歷史上,比較值得稱道,能夠做到齊家治國的榜樣,大概算來,只有東漢中興之主的光武帝劉秀一人。 ![]() 苻堅 第九位:前秦世祖苻堅 周思源評價苻堅有三大歷史貢獻:統一中國北方,使百姓不受軍閥割據混戰之苦、大力提倡漢文化,促進中國北方文化交流與民族和平融合、平定西域,延續了從漢代開始中原政權對西域的管轄和影響。苻堅大半生,都可以說是英雄蓋世。 柏楊:“苻堅大帝以超時代的睿智之姿,出現舞臺,為苦難的中國人民,帶來一個太平盛世。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有資格稱得上大帝的不過五人,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span> ![]() 朱元璋 第十位:明太祖朱元璋 毛主席的評價:1、對治國能力的評價:“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識字的老粗;劉邦,也不認識幾個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識字,是個放牛的?!?、對軍事能力的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span> 崔瑞德主編《劍橋中國明代史》:這位杰出的開國之君在14世紀40年代,從天災人禍和饑寒交迫的鐘離村,一躍而在1368年在南京登上大寶,他走的這條道路由于他自己的雄心壯志和力求飛黃騰達的意識,已被有力地強行改造,而使之具有符合那些傳統形式的合理的外貌。他精通怎樣取得帝王統治之術。作為此后的皇帝,他將使這種帝王之術適應他為之著了迷的帝王大業的需要。 |
|
來自: 昵稱63703230 > 《歷史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