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圖片來源于《街拍記》 11月6日,萍鄉安源區、經開區突發新冠疫情。當天早上,我在餐館吃早點。上午10時,政府有關部門通知全部餐飲業停業,實施靜黙管控,街上主干道少有車輛通行,有些路段開始封閉式管理,街上行人開始有些恐懼不安。 我年近八旬,遠離南昌家人,一人孤身在外,進退兩難,心神不安,怎么辦?鄉下朋友甘桂純聞訊后,熱情邀請我去他家山莊避疫。當天下午4點左右,萍鄉城里的朋友何昌菲古道熱腸,挺身而出,立馬開車送我出城,去鄉下避疫。 ![]() 鄉下朋友甘桂純家住蘆溪縣南坑鎮雙鳳村。我們帶上公安部門發的疫情通行證,經環城路到五陂下,來到蘆溪縣南坑鎮與安源區王坑進口橋頭交界處,只見兩頭都有警察把守,路邊已駐扎著值班帳篷。 前行路段封閉,車輛不能通行。我即下車步行至蘆溪地界一方,未見警察攔阻,順利過關后,乘坐朋友甘桂純前來接我的車輛,進入竹坑沖山莊。 ![]() 竹坑沖山莊依山傍水,群山相抱,景色宜人,是原雙鳳村磚廠的廢墟之地。自2018年以來,經過返鄉創業的甘桂純歷時5年的精心打造,現已形成了一個集居家辦公、果蔬基地、養殖休閑、朋友聚會、來賓接待為一體的風水寶地。整體環境優美,空氣新鮮,食宿舒適,置身于其中神情氣爽,猶如棲息在世外小桃源。 ![]() 本圖片來源于《街拍記》 我在竹坑沖山莊平安度過第一晚。次日上午,城里朋友何昌菲來電告訴我,11月7日安源區,經開區實行靜態菅理,一是分為封控區的,足不出戶;二是劃為管控區的,人不能出小區;我抵達萍鄉后居住的市人壽保險職工住宅小區己被封控,不準外出。市區交通已實行管制,除公安,衛健委等特殊車輛外,其他車輛一律不能通行。我聽說后,暗自慶幸當時聞訊出城避疫,走的及時! ![]() 我住在竹坑沖山莊可以自由行走,無憂無慮。朋友桂純在工作之余,先后兩次開車陪伴我去窯下景區游玩。 ![]() ![]() 我在南昌時就有所耳聞,如今慕名而來,大飽眼福。窯下村,果然名不虛傳。 ![]() 以上窯下村風景照片:冰雨攝 昔日破舊不堪的窯下村己無蹤影,每家村民房屋煥然一新,柏油路四通八達,村容村貌風景如畫,如今成了城里人向往的鄉村旅游網紅打卡點。 避疫期間,我有時會跟著朋友駕車去鎮上買菜,或到灣坡磚廠和工人們聊天,感覺如同到了“解放區”般的自由自在。 ![]() 在山莊避疫的16天中,我每天堅持早、晚做健身操,鍛煉身體,閑暇之余,翻閱萍鄉籍作家劉興先生所著的《萍鄉掌故》,更加深了對萍鄉歷史變遷、經濟發展、文化名人、地方特產、傳統手工業等方面的認識和了解。 ![]() 我作為一個40年代出生在萍鄉,參加工作后又在萍鄉生活過26年的老人,后來離開萍鄉在外地工作時間較長,可以說對萍鄉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尤其是對萍鄉30至40年代的人和事知之甚少,有的則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翻閱《萍鄉掌故》之后,受益匪淺,增長了不少見識,深感作家劉興先生不簡單,是個“萍鄉通”!《萍鄉掌故》值得一讀。 我在竹坑沖山莊避疫情的16天里,朋友桂純待我為座上賓,噓寒問暖,關心備至,讓我賓至如歸,倍感親切溫馨,在此避疫情,安享清福,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 ? 回顧萍鄉城區從11月6日至20日半個月的疫情封閉管理,我的很多朋友在微信群里頻頻訴說足不能出戶,呆在家里坐臥不安的苦衷,而我住在朋友甘桂純的松坑沖山莊,自由自在,平安喜樂。 待疫情防控解封后,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離開萍鄉,返回南昌后,寫下這些文字,以表達我對朋友昌菲、桂純的感激之情。這正是: 疫情無情人有情, 防避就會得安寧。 全國上下齊努力, 新冠病毒必清零。 感謝桂純情義重, 風雨過后見彩虹。 2022年11月26日于南昌家中 ![]() 作者簡介:朱繼萍,萍鄉人,原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副總經理。退休后定居南昌。晚年喜歡旅游,拍寫游記,現已出版《歲月留痕》《老翁游記》,被多家圖書館和檔案館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