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錢幣博物館成立于1992年,是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直屬的國家級錢幣專業博物館,今天古泉便帶大家欣賞一下錢幣博物館所館藏的宋代錢幣珍品,供方家品鑒,其中不乏靖康元寶和“皇宋通寶”九疊篆等中國古錢幣五十珍名珍錢幣。
兩宋古錢幣珍品精選

北宋“靖康元寶”(篆書)折二銅錢,重量6.9克,直徑30.2毫米。欽宗靖康元年鑄幣,靖康元寶錢文字體有隸書與篆書兩種,旋讀,有小平、折二及折三,該幣其形制十分規范,面背穿郭頗為周正,原汁原味老包漿,甚為罕見,位列“中國古錢幣五十珍名珍”。

北宋·仁宗“皇宋通寶”九疊篆小平,重量4.7克,直徑25.3毫米。此幣鑄工都非常精致優美,銅質細致溫潤,輪廓穿口規矩大方,篆書筆畫反復折疊,盤旋屈曲,點畫皆有縱橫兩個方向,填滿空白部分,求得均勻,兼具鑄造藝術和文化藝術之美,位列“中國古錢幣五十珍名珍”。

北宋 “淳化元寶”小平,“縮水淳化”版,重量3.4克,直徑24.7毫米。隸書,旋讀,光背,此錢幣最主要的特點是“淳”字的三點水比普通版的更集中,區別于普通版的淳化元寶,被稱為“縮水淳化”,該幣生坑老包漿,銹色自然,保存完好,存世極為稀少,為宋錢中的名譽品。

北宋“紹圣元寶”(隸書)銅錢,重量3.3克,直徑24.5毫米。該幣品相上佳,坑口極好,字口清晰飽滿,穿郭周正,極美品

北宋“元符通寶”(楷書)廣穿鐵母版式銅錢,重量3.2克,直徑23.3毫米。該幣制作規整,為鐵錢之銅質地母幣,熟坑包漿,保存完好,存世極為稀少,值得珍之重之。

北宋“角面并全”五十兩銀鋌,重1975.8克,長143.6毫米,束腰寬55.2毫米,頭寬86毫米。此錠造型優美大器,文字布局舒展,淺黃色原始包漿,保存完好,稀見品相,極珍貴

南宋“馬本綱銀·嘉定戊寅歲”五十兩銀鋌,重1924.3克,長139.5毫米,束腰寬56毫米,頭寬84.3毫米。綱銀,是把上供的白銀編組成綱叫綱銀。此銀鋌原始包漿,錠型優美,字戳清晰,保存完好,臺灣藏家捐獻,極美品

宋朝“京銷錠銀”二十五兩銀鋌,銘文“京銷錠銀”、“銀壹錠重二五十兩”,重量914.8克,長112.2毫米,束腰寬48.5毫米,頭寬74.8毫米。文字清晰,錠型舒展,優美,流通痕跡極少,“二十五兩”面值在南宋銀錠里十分特別,甚少見

南宋“出門稅”六兩銀鋌,重231.6克,長74毫米,束腰寬35毫米。保存完好,文字頗多,“出門稅”是關稅的一種,活躍在與金朝的邊界地區同時也是行商納稅的見證,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較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