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25日,5000多名日偽軍將河北的潘家峪村團團包圍,他們將老百姓都集中在了潘家大院中,隨后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臨走的時候一把火將村莊給燒毀了。 日本鬼子走后,周圍22個村莊的村民趕來,發現這個1700多人的村莊,被日本殺死了1230人,剩下的人大多數下落不明。 “血債必須血來償!” 七個潘家峪村幸存村民組成了一個復仇團,在殺了一個又一個日軍和偽軍后,終于在1942年7月,將潘家峪慘案的策劃者佐佐木親手擊斃。 那么,潘家峪慘案的具體過程如何?復仇團又是怎樣成功報仇的? 潘家峪是重要的敵后戰場1937年7月7日,日軍開始了全面侵華,他們大舉侵犯我國的領土,瘋狂屠殺中國人民,掠奪我國的財產。 1937年11月,為了反抗日本鬼子在我國的統治,聶榮臻創立了我國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地點位于山西五臺山。 隨后,我國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起抗日戰爭的敵后戰場,在1938年之后,這些敵后戰場逐漸成為了抗日主戰場。 這些抗日根據地打亂了敵人的規劃,讓敵軍分不清作戰的前線和后方。 以游擊戰的方式迷惑敵人,造成了包圍與反包圍的復雜形勢,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潘家峪,作為河北唐山的一個普通偏遠縣城,卻是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中樞,這里的人民都是英雄。 在他們的家鄉遭到了日本的踐踏后,他們不愿意默默忍受侵略,而是要奮起反抗。 在1938年7月7日,潘巨川帶領著30多個潘家峪的青壯年,參加了我黨領導的冀東大暴動,婦女不能上戰場,便為將士們做軍衣和軍鞋,村民積極踴躍為暴動捐款。 雖然這次暴動失敗了,但是大家迅速地進行隱蔽,開始打游擊,人員傷亡并不嚴重。 在1939年,村里召開會議,為了更好地配合青壯年作戰,決定成立黨支部、婦救會、青年報國隊。 村民還會手工制作土武器,比如說在罐頭盒里放上火藥和鐵片,就做成了簡易的土手榴彈。 潘家峪的村民經常和日本人作對,有一次,日本人已經把抗日游擊隊的幾名隊員包圍住了,有一個大叔正好路過,從后面開了幾槍。 把日本人嚇得膽戰心驚,以為自己被反包圍了,連忙回頭看,這幾名游擊隊員就趁著日本人回頭看的過程中,趁機逃跑了。 就算是日本鬼子抓住了這里的村民,使用各種酷刑逼問游擊隊的位置,村民也不會說。 有一個叫做陳三奶奶的老人,被日本鬼子綁在樹上抽得皮開肉綻,仍舊一口咬定“不知道”,且滿臉怒容的瞪著日本鬼子。 還有一個叫做潘國林的青年被捉住后假意給敵人帶路,自己卻迅速地藏在了山洞中不出來,在里面肆意地叫罵。 日本人看著黑漆漆、陰森森的山洞,并不敢進去抓他,最后在洞口放了火。 一陣陣濃煙嗆得潘國林睜不開眼、喘不過氣,他仍舊不停地咒罵“小日本、龜孫子”,直到停止了呼吸。 共產黨對這里的村民非常信任,會把黨組織的印刷廠、兵工廠建立在這里,游擊隊會經常在這里修整,村民平日里幫助共產黨進行掩護。 日本鬼子對潘家峪的村民恨之入骨,便先后組織了138次掃蕩。 可是每次他們來掃蕩的時候,村民們早已經收到了消息逃往了別處,這些日本鬼子在村子里找不到人,便放火燒村。 可是等日本鬼子一走,村民便從山谷林間的各處鉆了出來,重新建立抗日革命根據地,和日本鬼子斗智斗勇。 潘家峪的村民讓日本鬼子恨得牙癢癢,卻拿他們毫無辦法。 其實,村民之所以每次都能提前收到消息,主要源于游擊隊一直盯著日本人,察覺出不對勁后,便傳信讓他們趕緊搬走。 那么,這次的潘家峪慘案又是怎么發生的呢?村民為什么沒有來得及逃走? 日本鬼子屠殺潘家峪村民1941年1月24日,日本軍部對佐佐木下達了命令:盡快對潘家峪執行掃蕩。 佐佐木在當天下午召開了會議,商議有關掃蕩的具體方案,參加會議的人員有偽豐潤縣縣長凌以忠等一些偽軍干部。 在會議上佐佐木傳達了日軍軍部的指示,探討了道路安全問題、調遣警備隊的問題、籌集槍支器械和錢糧的問題,強調了攻打八路軍和懲戒潘家峪村民的任務。 為了保證潘家峪的村民被一網打盡,在佐佐木的命令下,漢奸潘慧林給他弟弟寫了一封信。 信上表示自己為了讓潘家峪的村民過個好年,已經派人去日軍那里送禮,他們日本人收到了禮物非常高興,已經答應在過春節這幾日不去掃蕩了。 潘慧林是個大地主,他平日里住在唐山,成為了漢奸后一直沒有得到日本人的重用,所以平時潘家峪村民并不知道他背叛一事。 他的弟弟是潘家峪村的一個村民,在村子里人緣不錯,人也本分,村民對他很信任。 聽見他說這幾日回去是安全的,便也往村子里趕了,畢竟中國人都很傳統,希望能在家里過春節。 可是潘慧林的弟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親兄長竟然會為了利益而出賣自己。 在1941年1月24日當天,八路軍這邊便收到了日軍要去潘家峪掃蕩的消息,感到非常著急,連忙派人騎快馬前去送信,希望潘家峪的干部能夠及時將村里的百姓轉移。 可是一個叫做潘善純的班長,卻只顧著打牌,順手將信揣在了兜里,等打完牌查看信件時,已經來不及了。 佐佐木在1941年1月25日凌晨,便帶著3000多名日軍、1000多名偽軍將潘家峪圍得水泄不通。 隨后日偽軍拿著槍支和刺刀,一戶戶的搜查,強迫村民去村頭集合,若是有膽敢反抗或者不聽從命令者,無論男女老幼,直接被刺刀砍死。 當村民都被集中到一個大坑里的時候,佐佐木站在上面趾高氣昂的問道:“這個村中的八路軍是誰?游擊隊在哪里?” 看著大家都不說話,佐佐木又說道:“如果你們能夠提供八路軍的秘密,就可以放你們一馬,你們要相信,日本人都是大大地善良。” 人群中仍舊是寂靜一片,隨后又傳來了幾句咒罵聲。 日本人非常生氣,拔出刺刀嚇唬村民,結果村民在互相幫助下爬了上來,四處奔逃。 可惜的是,大多數村民都被日本人用刺刀逼到了潘家大院,這個院子是個死胡同,沒有后門能夠逃脫。 日本人堵在了門口,向里面扔了很多雜草和枯樹枝,隨后澆上了煤油,扔了一顆手榴彈。 但凡是有人往外沖,日本人便開槍射擊或者拿著刺刀去砍,一波波的人不怕死地往前沖,有人倒下了,后面的就頂上。 終于撲倒了一個機槍手,沖出去了幾個村民,可是很快就被日軍從后面開槍射中而亡。 一片片濃煙中,百姓憤怒不已,潘國生拿著滿是火苗的棉被作為擋板,跑到了日軍面前,一腳踹翻了一個人。 他后面的青壯年用力向日軍砸去,那些日軍的刺刀砍了下來,又死了幾人,潘國生也在混亂中被機槍射死,但是這一波有十幾個村民趁機逃了出去。 在火光漫天中,不論男女老少,都勇敢地朝著日軍打去。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和老婆能有一線生機,幾個男人合力頂著孩子和幾個婦女翻墻逃跑了。 這場大火持續了一個下午,到了晚上,日軍看著滿院子的尸體,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后拿著刺刀將村里的柴火垛等容易藏人的地方亂刺一頓,又在村子里放了一把火,看著整個村莊都被猛烈的火舌吞噬著,他們心滿意足的走了。 日偽軍臨走的時候還帶走了30多個年輕貌美的婦女。 這天晚上,日偽軍的軍營中都是婦女的慘叫聲。 隨后,日本鬼子將這些女尸集中到一塊,拿著玉米秸稈和柴草往這些婦女的尸體上一扔,一把火點燃后,這些沒有穿衣服的女尸身上又多了一片焦黑。 當天半夜,在日本鬼子走后,周圍村莊的村民都來這里救援,滅了幾個小時的火,才把火勢止住。 這時候,從遠處趕來救援的八路軍也到達了現場,手中拿著醫藥用品、衣服和食物。 大家從火災中搶救出43個還活著的人,又從尸體的下面找到30多個氣息微弱的幸存者。 尸體被燒焦的已經分辨不出原本的身份,只能按照性別劃分,在男尸上寫一個“男”字,同理,在女尸上寫“女”,被砍得四分五裂的尸體,人們就做一個大公墓,將身體的各部位都埋進去。 這個村子的1100多間房屋被日偽軍燒毀,很多門戶都滿門被滅,滿身是傷的幸存者在醫生的治療下漸漸痊愈,心中卻燃起了復仇的熊熊烈火。 復仇團手刃敵軍在潘家峪慘案發生的一個月后,潘樹平等7個年輕人組成了復仇小分隊,他們手中只有一桿生銹的槍、幾把鐵刀,卻敢于向日本人動手。 一次,他們尾隨一名日本軍官,趁著這位日本軍官周圍無人保護的時候,用槍殺了他,隨后又順便砍死了一名前來給日本軍官阿諛奉承的偽軍。 附近村莊的村民對復仇團非常支持,他們將自己家中的武器,比如土手榴彈、土槍等都送給了復仇團。 復仇團會事先進行調查、踩點,往往趁著幾名日軍單獨出來辦事時下手,有一次行動中,他們一下子殺死了4名日軍。 冀東軍分區12團團長曾克林聽說了潘家峪復仇團后,便邀請他們加入八路軍隊伍,理由是這樣能夠受到專業的訓練,也有利于保護自身的安全。 其實,曾克林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保護潘家峪幸存者的安全。 而潘家峪復仇團之所以愿意加入八路軍,卻是為了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手刃更多的仇人,他們就算是拼了這條命,也要為父老鄉親們復仇。 曾克林和復仇團的主要目的不一致,這也導致雙方發生過一些矛盾,復仇團甚至因此想要退出八路軍的隊伍。 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有一次八路軍組織伏擊戰,殲滅了40多個日軍,可是這次行動曾克林卻沒有讓復仇團成員參加。 復仇團被關在軍營中一直悶悶不樂,聽到了作戰勝利的消息后雖然開心極了,卻也在心底憋著一股火,覺得憋屈,認為曾克林對他們的能力不信任。 最后,復仇團向曾克林提出脫離八路軍隊伍,出來單干,曾克林明白他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解釋道:“因為你們是潘家峪的希望,所以對你們格外珍視,我認為你們的能力很出眾,我們即將進行一次大規模戰斗,到時候一定讓大家都去。” 復仇團心滿意足地回到了隊伍中,耐著性子勤學本領,等著為潘家峪的父老鄉親報仇雪恨。 逐漸地,復仇團已經發展成為120人的隊伍,他們組成了一個連隊,連長叫做潘化民。 在連長的帶領下,他們已經進行過150多次戰斗,并在豐潤縣等多處打游擊,殲滅了一千多名日軍和偽軍。 在1942年7月,佐佐木率領著180多人進入了我軍提前設下的圈套,佐佐木窮途末路,他的這些將士們全部被八路軍殺死,佐佐木本人也被復仇團擊斃。 在戰后的討論會上,復仇團為大仇得報而開心不已,卻有些遺憾地說道:“可惜沒有親手為鄉親們報仇”。 佐佐木在河北發動了多次掃蕩,殺戮了無數的中國百姓,對于佐佐木這種惡魔來講,這樣輕易地死去確實是便宜了他。 復仇團在報了血仇后,一直在八路軍的隊伍里,繼續參加抗日戰爭。 在新中國成立后,唐山市修建了4塊墓碑和墳墓來紀念死難者,并在后來修建了潘家峪慘案紀念館,用來警醒后人,要努力奮斗,讓國家強大起來,不要忘了當初的恥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