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中國教師》2019年11月 多角度培養學生興趣,構建高中英語快樂課堂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第六中學 王麗平 郵編:741400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英語教育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改革,英語教學不在以應試作為唯一的參照重點,而要求教學者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開展自主學習與探究的新型教育模式,新課改的教學任務側重學生知識與應用能力綜合發展,全面提升英語水平。要刺激學生主動學習,并有效提升自己的綜合英語實力。就要使其懷有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提升學習效率最大的原動力,也可以使老師的教學成果事半功倍。本文將圍繞激發高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展開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導學策略 快樂課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蔽覀兎治瞿切W習困難學生的情況就會發現,他們在“困難→不感興趣→成績差→更不感興趣→成績更差”的軌道上形成了惡性循環。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保證。學生學業成績的優劣,與學習的興趣有著必然的聯系。尤其是學習英語困難的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興趣,就能極大地激發求知欲,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克服學習上的種種困難,輕松愉快地學習。那么,在課堂上如何多角度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構建高中英語快樂課堂呢? 一、簡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課堂交往中,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度、專業水平、教學方法、甚至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評價,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斷,和“親近”或“不親近”的情感反應;甚至于把對教師的好惡遷移到教師所授課程上來。對教師沒有好感,也就不想學他教的課。如果教師只對出類拔萃的學生感興趣,表現出厚愛,而冷落了成績差的學生,那么就會造成成績偏好的學生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成績差的學生灰心喪氣,感到自卑,慢慢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對學習失去信心,一旦學生與教師產生了對立情緒,教師的教學就顯得無能為力了。教學中,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優劣、性別、出身等的不同而產生親疏和偏向。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差生有表現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上課時,教師要環視每個學生,不要只看好學生,而使其他學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學生,讓他們感到不自在而情緒緊張。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被激發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
二、啟發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 首先,以往我們并未充分認識到教師的積極心態對學生情緒的影響,甚至有時因為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進行。教師在上課時若能熱情投入,就會極大的感染學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學活動。而且,教師保持積極的心態,對能力強的學生高要求,對基礎差的學生耐心輔導,不論學生成就大小都要給予肯定,就會使學生獲得自信心和成功感,使他們愛上英語課。 其次,以往我們與學生交流較少,有時甚至產生隔閡,這無疑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努力創建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用愛心為紐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欣賞學生,夸獎學生,善于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兩點,師生共同努力使英語學習充滿快樂,而不再是沉重的包袱。 三、多角度運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教師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標志之一即看其講授的藝術(包括組織教學藝術和講授語言藝術),較高水平的講授能夠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筆者采訪的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學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師方面的因素,如講授語言枯燥無味,講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給學生灌知識,把學生看成被動的接受器;甚至有的老師只念課文和讀練習答案。這樣忽視學生的聽,忽視學生思維的啟發,不但使本來就視英語學習為“厭煩”的學生產生不了興趣,而且也會引起大多數同學的厭學情緒,看來這樣的課堂,被學生們稱之為“催眠曲”一點也不過分。久而久之,學生就很難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時,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啟發誘導,進行互動式教學,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學的情況。設置的問題要難易有別,以便提問不同的學生,而不要讓成績好的同學“包場”;并善于提問,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回答老師的問題,對于回答正確的,要及時予以肯定;回答錯誤的同學,也不能批評懲罰,而是積極引導。著名心理學加斯金納說過獎勵要遠比懲罰收到好的效果。否則學生就會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導致思維遲鈍,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英語教材的趣味性和授課語言的形象、生動和幽默感,從而激發學生興趣。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本身是豐富的、生動有趣的。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很容易培養的。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定要有敬崗敬業,熱愛英語教學。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縱橫馳騁”,教師應傾注大量的教學熱情,學生會感到學外語趣無窮。 四、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循序漸進,減少學生英語學習的障礙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教師的一大任務。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傾向性的差異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環境、教育等的影響下形成的。多年教學經驗告訴我,差生在困難→不感興趣→成績差→更不感興趣→成績更差的軌道上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幫助學生排除學習上的困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由于使用英語的民族與我們漢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語與漢語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就給中國學生學英語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要讓學生排除母語的干擾,學會地道的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方面讓學生多讀、多聽、多模仿來培養英語語感,另一方面讓他們把握住英語與漢語的區別,然后再讓學生反復操練,加深理解,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法,在備課時我反復琢磨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英語動詞的時態是學生最感困難的,我就用學生熟悉的行為動詞造一些簡單易懂的句子,先讓學生聽懂、會講,然后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時態的句子,讓學生理解時態的意義,最后再歸納所學過的時態在結構上的區別與聯系。這一做法歸納起來就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精講多練,及時歸納;融匯貫通,舉一反三。這個做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愿意表現自己并希望得到認可,這是每個學生的心聲。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和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每學期我都組織學生自編自導幾個視聽小品和對話錄像。如:一個學生請同學們參加birthday,party的對話小品,幾個同學購物的對話小品等,當學生們看到自己同學的表演之后,極大地調動了他們說英語的欲望,都積極參與。重播時,我采取消聲讓學生們配音的辦法,使他們在樂中學、做中學、動中學。短劇小品,讓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學生獲得了“最佳演員”的桂冠。那些有繪畫才能的學生在把課文改編成連環畫的作業中大顯身手,同時在幫助老師把課文變成投影片中,也淋漓盡致地表演了一番。在大大小小的競賽中,那些表現出眾者體驗到了站到領獎臺上的激動。此外,開展英語競賽,舉行英語故事會、英語演講比賽,開辟英語角,出英語墻報等,都是英語課外活動的很好形式。 總之,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愉悅的心境去積極主動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部動力,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息息相關。因此,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學習技能只是教師的職責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與自信。有了興趣與自信,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主動性,在快樂中學習英語,在英語王國里自由馳騁。 參考文獻: [1]肖春蓮.淺議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互動教學[J].中外交流,2015(33). [2]華梅.把握學生心理特征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1,05(1):97-98. [3]張晶晶,劉暢.淺談高中英語課堂學生興趣的培養與激發[J].成功:教育,2012(7):159-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