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是近代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學校,這所學校是國共合作時期創辦的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培養了一大批后來的將領,可以說是剛成立之初沒有人能預料到的,尤其是黃埔軍校第一期,更是群星閃耀,很多都在后面的戰爭中獨當一面,包括開國元帥徐向前、開國大將陳賡以及國軍的胡宗南、杜垏明等等,而在黃埔一期的畢業生中有一位最為閃耀的明星,這就是黃埔三杰之首的蔣先云。 有志青年1902年,蔣先云出生于湖南省新田縣,父親是清末的秀才,大哥蔣先烈是同盟會的元老,因參與反袁活動被捕入獄,寧死不屈,后被黎元洪殺害,因為大哥的影響,少年時代的蔣先云刻苦學習,1917年的時候15歲的他越級考入湖南省省立第三師范學校,當時是由老師推薦以免費生的身份正式入學,在湖南第三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蔣先云經常關心時事和政治,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接觸了新文化新思想,成為當時衡陽的風云人物。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蔣先云在湖南第三師范帶頭發起組織“學友互助會”,團結當地的進步同學,并且創辦雜志《嶷麓警鐘》提倡科學和宣傳新文化,同時還和夏明翰一起到長沙參加毛主席組織的湖南學生聯合會成立大會,聆聽了毛主席的演講,回到衡陽后他們成立了湖南學生聯合會,帶領學生積極參與革命活動。 蔣先云之后積極參與毛主席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包括參加驅逐軍閥張敬堯運動、設立“文化書社”衡陽分社、效仿新民學會成立革命組織“心社”等等,并且在1921年冬由毛主席介紹光榮的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奔赴江西開展工人運動,并且出任湖北省總會付委員長兼工人糾察隊總隊長。 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先生在廣州成立黃埔軍校,當時共產黨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蔣先云因為出色的能力被毛主席推薦投考黃埔軍校,1924年5月,在1200名考生中蔣先云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的狀元郎。 自進入黃埔軍校學習后,蔣先云成為名副其實的學霸,在所有考試科目中都奪得第一的成績,成為黃埔軍校史上的奇跡,1924年冬,蔣先云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時候,畢業考試依舊名列第一,與陳賡、賀衷寒并稱“黃埔三杰”。 人中龍鳳除了是學霸之外,蔣先云在校期間也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在周總理領導下創建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僅一年半的時候,入會成員就有兩萬多人,活動范圍遍及全國,深刻影響了后面無數軍人的從軍歷程,也為他贏得了威望。 由于蔣先云出色的能力,深受國共兩黨的重視,周總理稱贊他是“軍校高材生”、“是個將才”,廖仲愷稱贊他是“黃埔軍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連蔣介石都說“有朝一日,革命成功,我解甲歸田的時候,你們這批龍虎之士,只有他能接我的班”,可見當時蔣先云的能力已經得到其他人的認可。 第一期畢業后,蔣先云擔任蔣介石的貼身秘書,在討伐陳炯明的戰役中,在指揮部以參謀的身份參加作戰,最終在棉湖戰役中,黃埔學生軍以2000兵力擊潰陳炯明20000精兵,黃埔學生軍一戰成名,在平定滇、桂軍閥劉楊的戰斗中,蔣先云擔任營長,首次帶兵就身先士卒,攻陷敵軍指揮部。 1925年10月第二次東征期間,蔣先云冒著槍林彈雨,親自帶人架設云梯攻入惠州城,與敵軍肉搏,攻克了當時被譽為天險的惠州城,將陳炯明部全部打殘,陳炯明逃亡香港,而蔣先云也因此戰功擔任第一軍第三師政治部主任,成為高級軍官。 但隨著蔣介石的掌權,他的陰謀逐漸擺在前面,開始破壞國共合作的大好局面,首先就是聲稱軍隊中不能有跨當分子,國民黨員不許加入共產黨,已經加入的,必須退出共產黨才能留在軍隊,第一軍中是共產黨員的也必須退出,得知消息后,蔣先云第一個反對,他非常希望維持兩黨的合作,但勸說無果后,鄭重宣布退出國民黨,令蔣介石大為惱火,因為蔣先云是他非常傾心的將相良才。 參加北伐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后,蔣先云受到黨組織的派遣擔任北伐軍總部秘書,在攻打孫傳芳的南昌戰役中,孫傳芳使用焦土政策,將城內外的店鋪民宅甚至滕王閣都全部燒毀,就是為了不給北伐軍任何掩體,而且北伐軍一開始的戰術欠妥,強攻一整天都未攻克,甚至晚上敵軍都趁黑偷襲,讓北伐軍陷入混亂。 危急時刻,蔣先云先指揮部隊作戰,吸引敵軍主力,等指揮部和主力部隊安全撤退后,才突圍而去,戰后蔣先云任陸軍少將兼第五團團長,此時他才24歲,而林帥當時只是一個排長。 以死明志因為之前蔣先云拒絕了蔣介石的拉攏,蔣介石依舊不死心,為了繼續籠絡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蔣介石授意報紙發布自己和蔣先云的親密合照,借此來挑撥蔣先云和我黨的關系,將這個內定的接班人徹底留在自己的身邊,而蔣先云為了擺脫他的糾纏,直接去了武漢。 1927年四一二后,國共合作失敗,蔣先云義憤填膺,在武漢組織黃埔各期的學生成立討蔣委員會,徹底和蔣介石決裂,但即便如此,蔣先云依舊被懷疑,尤其是湖北地區的負責人張國燾,他不斷的叫囂不能相信蔣先云,甚至派人對蔣先云進行審查,但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傳言,自然查不出來,蔣先云因此被擱淺無法任用。 當時的蔣先云滿腔的報國熱情無處安放,也沒有機會證明自己,生性耿直的他時常感到委屈和心寒,雖然多次進行申辯,但無濟于事,讓蔣先云陷入了痛苦之中。而且就在此時他的妻子病故于武昌紅十字醫院,年僅21歲,妻子的去世讓本就迷茫痛苦的蔣先云更加雪上加霜,但他并沒有一蹶不振,他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 1927年5月,蔣先云擔任第11軍26師77團長參加北伐,攻打奉系張作霖的隊伍,在河南臨穎之戰中和數倍于己的張學良軍隊戰斗,本來國民革命軍已經潰敗,奉軍開始追擊,但他身先士卒,帶領部隊發動反沖鋒,將奉軍打潰了,逼得張學良節節后退潰不成軍,而蔣先云身上多次受傷也不肯就醫,誓死不下火線,最終中彈犧牲,年僅25歲。 蔣先云是兩黨都極為看重的將才,犧牲后周總理親自在武昌主持追悼會,他的一生極為短暫,還沒來得及施展他的才華就英年早逝,未能參與接下來的各種革命活動,但是他短暫的人生卻迸發出閃耀的光芒,如果他能活的久一點,他的成就不可限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