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候閱讀《三國演義》時,看到左慈在曹操面前談笑風生,從容變出吳江妒魚,又瞬時變出烹調所需仔姜;曹操與貴族出游時,為大家變出酒肉,讓眾位顯貴一飽口福;在曹操要殺左慈時,他又能隱入墻壁中一走了之,讓曹操無可奈何。左慈身為一代神道,一身本事真是讓人神往。后來據專家研究,左慈變的這套戲法,就是流傳至今的“空竿釣魚”“金盆種姜”“取酒不竭”和“遁人不見”。 再后來,西方魔術風行一時,各種魔術類的選秀和魔術類的表演充斥著各大電視臺。在影視作品中,《驚天魔盜團》系列電影讓人眼前一亮,精彩的魔術加上曲折的劇情和四騎士的西方英雄色彩,都讓觀眾感受到了魔術的無窮魅力。 但還是感覺略有遺憾,這些魔術的方式與手法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模式,偶有幾個表演古彩戲法的藝人出現,卻在舞臺表現形式上、道具上、服裝上、表現力上趕不上時代的發展,難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尤其是聽說,在商演的時候,只要一聽到是“中國古彩戲法”,都不愿意接,只有借名“中國傳統魔術”,才偶爾能拿到一些表演任務。不禁讓人感嘆中國古彩戲法、傳統文化的沒落。 不過有些人已經在復興傳統文化,保護古彩戲法方面走在了前面,唐四方的《魔術江湖》就是這樣一部以古彩戲法為背景的小說,通過京城單義堂的滅門慘案,引出跨越七十余年的情與仇,展現了江湖背后的內幕。在書中,作者不惜用大量的篇幅介紹中國戲法的起源、門派、分類,各種戲法的訓練手法,江湖門派的暗語、切口,同時借助合理的設置故事情節,懸疑、親情、友情、堅持、信念等等諸多的元素,讓讀者在充分領略中國戲法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以羅四兩為代表的戲法藝人們為復興中國戲法所做的努力、所承擔的責任而感動。 (2) 傳統文化與古彩戲法在《魔術江湖》中,作者非常用心,查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為讀者們將中國顧彩戲法的歷史進行了非常詳細的梳理,讓讀者看完之后大開眼界。在這里簡單地歸納一下。 戲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巫術中的各種祭祀儀式,而古彩戲法的雛形,便是源于當時的祭祀儀式; 漢唐宋時期,戲法與其他民間藝術合稱為“百戲”,奠定了傳統戲法表演的基礎; 明清時期,隨著城市經濟的發達,傳統戲法的表演節目繼續得到豐富,傳統戲法發展到清代已經進入其頂峰時期; 19世紀中葉以后,中外文化撞擊日益激烈,中外文化交流逐漸頻繁,中國古彩戲法開始傳到國外,國外的魔術也隨之傳入到國內。 (3) 詳細展現中國戲法的神奇魅力作為一部以中國古典戲法為背景的書,《魔術江湖》中肯定離不開大量的戲法元素。可是如果一味地以現實中的古彩戲法為原型,那讀者看起來會很平常,也會產生審美疲勞。因此,作者也將“真實”與“虛擬”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中國古彩戲法那傳奇性的一面展現在讀者面前,對神秘的“陰陽三轉手”“臥單回托”等進行了傳奇性的描寫,其中非常熟練地包含了戲法傳統文化、民間傳聞、江湖門派等知識,讓讀者感覺非常新穎,很有興趣往下讀。 在傳統戲法中,藝人講究八字真言:捆、綁、藏、掖、撕、攜、摘、解。后臺做準備工作用捆起、綁好、埋藏、掖夾;前后使活時用撕爛、攜帶、摘下、解開。聽起來干干巴巴的,似乎也沒有什么神秘的。可是在羅文昌的手下,“戲法羅”家傳的臥單回托那可是一門絕學。 “羅文昌臥單在手,整個人的氣勢就變了。年過古稀的他竟如一把出鞘的利劍一般,靜靜立在那兒,像一座不可撼動的擎天巨峰。 羅文昌一抖臥單,布浪翻滾,如浪滔滔。臥單蓋在了茶幾之上,他一聲大喝,臥單一掀,茶幾上的茶杯和茶壺頓時不見,茶幾全空。羅四兩驚道:“臥單回托,一席全飛。”” 這段描寫非常的傳神,而且兼具中國章回體小說寫作的風格,將年邁雄風在的“戲法羅”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我們在欣賞其他的藝術形式時,經常會聽到京劇基本功是“唱、念、做、打”,相聲的基本功是“說、學、逗、唱”,而在中國戲法中,基本功就是是“劍、丹、豆、環”。這些在作者的筆下也有著詳盡的描寫,可惜目前能夠進行表演的藝人已經非常有限。一方面傳承人比較少,另外一方面中國戲法對基本功的要求非常高,不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很難有所作為。 在書中,羅四兩的縮骨功就是從小開始練習,歷經多年的艱辛,骨骼都有些變形,才練就那一身縮骨的本事。 另外在跟隨盧光耀練習戲法的過程中,對于羅四兩基本功的訓練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十幾根香煙都在他小指和無名指上彈動著,在空中繞成一個圓弧,每兩根煙之間的距離都大致相等。煙頭猩紅地亮著,足足一圈,就如同一個燃燒著的火弧。 這么多復雜精妙的動作竟然同時出現在一只手上,而且一整套動作如行云流水,毫無停頓,讓人提心吊膽,又令人驚心動魄。這得有多么可怕的控制力啊!” 這種神奇的場面相信在現實中是沒有人能實現的,可是在書中,由于羅四兩有著超人的記憶能力,連帶著他的肌肉也能夠記住那些復雜的記憶效應,因此他才能夠實現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動作。也正是因此,盧光耀才把復原“偷天換日”的西方寄托在羅四兩的身上。 (4) 人物性格刻畫生動《魔術江湖》對人物的塑造是可圈可點的,其中的幾個主人公,不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經歷和故事,還具有非常復雜的人物性格,隨著時代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思想和性格也有著相應的變化,在這方面描寫得非常細膩。 主人公羅四兩最開始的時候因為父母身故的刺激,患上了超憶癥,擁有者過目不忘的本事。身為戲法羅的傳人,卻對戲法十分的反感,一直走不出父母的陰影。另外對于爺爺所堅持的責任,對于戲法的熱愛,很難理解,爺孫之間的關系十分冷淡。但是他本身是非常善良、熱于助人的,為了幫助同學生病的奶奶,他們用超能力聯手去地攤上獲取了一筆不義之財,意外地遇見了“無雙圣手”盧光耀。雖然老爺子有點為老不尊,也有些亦正亦邪的味道,但是在他的身上,羅四兩慢慢地理解了老一輩身上所體現的那種責任感和榮譽感,他開始準備擔當起振興戲法羅的重任。 盧光耀身為京城單義堂的弟子,目睹了師門被日本人滅門,卻無能為力,而師門也一直籠罩在漢奸的陰影之下。之后他忍辱負重,習得一身本事,江湖揚名立萬,書寫了一段傳奇。但是他一直致力于查找出單義堂滅門的真相,另外對恢復師門絕藝的夢想念念不忘。直到遇見了羅四兩,他直到自己的夢想要成真了。 作為一部成功的小說,各種元素都得具備,情感戲雖然不是重點,但也是不能或缺的。在第一本書的最后部分,津門于家的親生女兒于小婷善良登場了。她容貌初中,性格潑辣,也是于家年青一代唯一學會蘇秦背劍的人。她與羅四兩的第一次邂逅就充滿了火藥味和難言的曖昧氣息,不禁讓人期待他們之后的精彩故事。 通過幾位身份、背景、性格各不相同的主人公,他們之間互相激發出各自性格中那不同的一面,性格互補,留下了鮮活的人物形象。同時作者對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顯然是經過很認真的琢磨的,不僅讓每個人都擁有一份自己的獨特個性和鮮明的人設,而且以他們為中心,引帶出許多魔術江湖中人,如方鐵口、羅文昌、包國柱、于黑等等。這些輔助人物也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與主人公一起構成了那精彩紛呈的魔術江湖。 (5) 情節設置新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傳奇。而傳奇的人物是需要傳奇的情節來進行塑造。在這一點上《魔術江湖》的作者做的也是非常出色的。作者結合大量史料典籍,將故事的真實性與虛構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獨特的以中國傳統戲法為主題的故事。 在書中,梳理了大量的戲法的傳統與歷史,對于五花八門的概念進行了解釋,指舊時跑江湖的各種職業。所謂“五花”,偷東西的小綹叫老榮,人販子叫老渣,警察叫老柴,設賭局騙錢的叫老月,跑江湖做生意的叫老合;所謂“八門”,指的是金、皮、彩、掛、評、團、調、柳這八個行當,八門之外還有窮家門和騙家門。這讓讀者今后重新再看到五花八門這個詞的時候,有了更多一層的理解。 另外作者通過自己的大膽想象,在戲法的歷史傳承上進行了合理的想象,不僅僅還原了歷史上的魔術江湖的真實內幕,還在這些神秘的門派和行當總加入了許多神奇或者是懸疑的色彩,讓讀者在故事的疑團中梳理線索,體會到那驚心動魄的江湖色彩。 像是與拐賣孩子的老渣之間斗智斗勇,雖然明知自己可能會承擔很嚴重的后果,但是一種社會責任心還是讓羅四兩果斷地出手解救孩子,協助警方捉拿老渣。期間的種種驚心動魄,簡直是一場激烈的警匪大片。 像是在火車上智取老榮,將患者家屬的救命錢給奪了回來,立子行與老榮行之間的沖突描繪得有聲有色,非常有畫面感,讀起來比《天下無賊》中火車上那番斗法還要精彩激烈。在這次沖突中,于小婷閃亮登場,身為女飛賊,卻一點也不惹人厭,反而很是期待她與羅四兩接下來的感情糾葛。 戲法本身來說就有一種“懸疑”的屬性在里面,而作者在古彩戲法精彩紛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現代小說的創作技巧和流行元素在里面,這種疊加的效果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讓讀者感覺非常過癮。 (6) 語言的風格多樣化“天王蓋地虎 ! 寶塔鎮河妖! 么哈么哈!正晌午時分說話誰也沒有家! 臉紅什么? 精神煥發! 怎么又黃了?防冷涂的蠟!” 這是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與座山雕的對話。可以說非常大一部分的精華就在這段黑話交鋒當中。不光是土匪有行話,作為跑江湖的五花八門,他們之間都有著不同的行話。江湖春點是江湖上各個行當通用的暗語,就好比現在的普通話;但是各個行當還有屬于自己行當的暗語,就好比現在的地方方言。 像是在老渣行里面,管男孩子叫做“怎科子”,管八九歲的女孩叫做“斗花子”,管大姑娘叫做“姜斗”,聽起來就是透著那么股邪惡的氣息。而在立子行與老渣爭斗的過程中,老渣所說的話,完全符合渣行那種狠毒、無情、殘暴的特點,非常有辨識度。 而在老榮行又不一樣了。老榮要盡量避免失主的注意,如果身邊有人說黑話,那么就算是聽不懂,也會提高警惕的。這種情況下,老榮行的春點就是手勢。 “黃臉老榮看著羅四兩,挑了挑眉毛,雙手搭在了一起,放在小腹前面,右手食指從左手的小拇指劃到大拇指。” 這是讓羅四兩過去。 “那兩個老榮看著盧光耀,用右手小指敲了敲左手大拇指。” 古人以左為尊,左手大拇指更是貴中之貴。這套動作的意思是小輩拜見前輩。 “盧光耀十指交叉一握,拱手見禮。” 這些江湖上春點的交流,讓讀者非常好奇,增長了許多見識,也讓本書提升了無窮的魅力。 另外本書中主要人物的語言也非常有特點。羅文昌身為退休老干部,一舉一動都體現著一股正氣;盧光耀非常詼諧幽默,是一個為老不尊的老小孩;方鐵口身為方士,創造出一種高深莫測的形象來唬人非常重要,因此話語不多,但其實內心也有一顆悶騷的心;羅四兩就是一個小孩,話語中還體現著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經常被兩個老人家忽悠。每個行當,每個人的話語特點都不一樣,文本的辨識度和張力一下子就出來了,非常有特色。 通過《魔術江湖》第一部,我們初步認識了這個精彩紛呈而又步步危機的江湖世界,接下來在闖湘西的過程中,又會有什么奇聞異事呢?期待第二部精彩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