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掩護中央華北局和八路軍總部撤離 壯烈犧牲 他是毛澤東眼中 “兩桿子”都硬的將才 他是朱德眼中 “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八路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 他是周恩來口中 “足以為黨之模范” 的英雄模范人物 他就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左權1924年4月,19歲的左權在廣州湘軍講武學校參加“蓮社”時留影《論堅持華北抗戰》《論軍事思想的原理》等40余篇軍事著作左權故居(左家老屋)位于株洲市左權鎮將軍村,以“紅色文化”為主線,重點恢復左權舊居建設,左家老屋占地約530平方米,包括左權將軍起居室、生平事跡和資料物品陳列室,對深入挖掘和保護我市紅色旅游資源,弘揚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推動紅色旅游與鄉村生態旅游融合,帶動鄉村建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1年3月,左家老屋被認定為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左權(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孳麟,號叔仁,原名左紀權。湖南醴陵人, 黃埔軍校一期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著名游擊戰術主要創造人之一。先后撰寫了《百團大戰的偉大勝利》、《埋伏戰術》、《襲擊戰術》等40余篇軍事論文并翻譯了大量的軍事著作,為中國軍隊建設、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積極貢獻。1925年12月赴蘇聯學習;1934年參加長征,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斗。長征到達陜北后,左權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紅軍東征。1936年,他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西征并參與指揮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副參謀長,輔佐朱德、彭德懷創建敵后抗日根據地,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蕩”,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重大戰役、戰斗的勝利。1939年年底到1940年初,蔣介石發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國民黨第97軍軍長朱懷冰與冀察戰區鹿鐘麟、石友三部糾集在一起,在日軍的配合下,猛撲太行抗日根據地。3月上旬,身兼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的左權,指揮部隊在平漢路東西兩側發起自衛反擊戰,經4天4夜激戰,擊潰了石友三進犯軍的進攻,全殲朱懷冰等部10個團,保住了太行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至12月,他協助彭德懷全力指揮八路軍發動了著名的百團大戰。1941年11月,他指揮八路軍總部特務團進行黃崖洞兵工廠保衛戰,與日軍7000多人激戰八晝夜,斃傷日偽2000千余人,雙方傷亡之比為6:1,被中央軍委稱之為“反掃蕩模范戰斗”。1942年5月,3萬多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犧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朱德、周恩來、劉伯承及各根據地領導人相繼發表悼念詩文。朱德總司令的悼詞為“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1942年9月18日,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根據遼縣萬余民眾的請求,決定將遼縣易名為左權縣,并在縣政府駐地西黃漳村舉行了隆重的易名大會,永志紀念。2009年,左權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