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地球科學(2022)雜志上發表之后,國外媒體phys再次進行了對青藏高原的巨變,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變化進行說明。 ![]() 而這項研究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青藏高原的轉變,可能在推動整個地球氣候環流的轉變,這個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區域,已經在顯著地改變我國,全球的整體氣候變化模式,它的海拔高、地勢險峻、自然環境惡劣的特點,也是氣象科學家研究的難點。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青藏高原的巨變,中印等8國面臨世紀難題在不斷加劇。那這一次在氣候的尺度上到底又說了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 再次明示,青藏高原真變了青藏高原是位于亞洲內陸區域的高原,并且也是我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該高原跨越了中印等8國,其中我國占據的面積較大。 從地形上來說,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等區域,均屬于青藏高原地帶,由于高原區域的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大片地區最暖月平均溫度也不足10℃,所以,常年都有大規模的冰川覆蓋。 ![]() 然而,在氣候變化之下,青藏高原的轉變已經發生了非常強烈了。這一次,中科院再次通過青藏高原區域,以及更大尺度的研究發現,青藏高原的全球氣候模型模擬存在很大偏差,受到青藏高原地表復雜性影響,青藏高原的動力降尺度研究等問題影響。 通過1979年到2011年——長達33年的連續模擬長期氣候模擬,旨在模擬氣候和環境的變化。 研究發現,與百公里以上分辨率的模擬相比,1/4度更準確地模擬了觀測到的隨海拔變化的變暖特征,同時,在青藏高原西部腹地和東南邊區域的不同降水減蒸發變化。高原,對蒸散量和風速的模擬也有一定的改進,也再次一次證明了青藏高原的轉變是真的出現了。 ![]() 總結一下就是以下幾個點:
![]()
所以,再次明示了,青藏高原真的變了,這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好事情。青藏高原的變化影響,并不在中印等8國區域,而是整個我們地球氣候影響。 ![]() 中印等8國面臨難題,印巴已嘗苦果沒錯,近些年來,全球變暖的加劇,青藏高原的轉變也是更加的突出,近幾十年來,青藏高原出現了土壤裸露、嚴重沙化、草地生產力下降等現象,氣候變暖促使冰川持續退縮、凍土加速融化,導致了整體的氣候連鎖效應也變得更強。 然而,大家要知道,這樣持續下去,依靠青藏高原生存的近20億人都可能受到直接性的影響。 ![]() 因為青藏高原是十多條大江、大河和數以千計的大小湖泊的源頭。當氣溫上升導致冰川全部融化之后,高原冰川總面積約4.9萬平方千米的區域,也將徹底失去,同時,多年平均融水量約為350億立方米也將成倍增長,使得整個區域發生嚴重退化。 當然,從潛意識的情況來說,很多人可能看到,冰川融化水的融化,對河流來說是好事情一樣,怎么就變成了中印等8國面對的世紀難題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冰川融化引發大量的冰湖出現,當大規模“冰水”堆積在一起之后,會造成積水壓力,從而引發對下游的洪災影響。 冰川融化之后,冰湖面積擴大,也會對本身原始的冰湖周邊生態系統帶來危機等問題。 ![]() 而在這兩個點之中,其實印巴已嘗苦果了 大家都知道,2021年,印度北部阿坎德邦就出現了冰川融化——冰湖帶來的嚴重后果。那就是一處冰川崩裂,從而引發雪崩。 同時,阿利根加河與阿勒格嫩達河出現罕見山洪,這些水源都是上游冰川等融化水堆積下來的,而大量洪水流入阿坎德邦大壩,致使大壩被洪水沖垮。 ![]() 2022年,巴基斯坦遭遇歷史性的洪水,通過氣象的分析數據來看,這里面也是與冰川的融化存在關系。 在大規模冰融化之后,擾亂了巴基斯坦區域性的季節性氣候變化,最終引發了歷史性的雨水。所以,這都是相關關聯的,然而,印巴已嘗苦果,我們也不能讓這種趨勢持續發展下去,不然人類面臨的困境都會加大出現。 ![]() 我們也經常說,氣候是一個整體,如果哪個國家不聯合起來進行維護,那么最終都會遭殃的。所以,青藏高原巨變,中印等8國面臨大難題,這是影響家門口的事情。下面在單獨說下對我國長江流域的影響。 青藏高原巨變,長江中下游雨更少?上面我們也提到了,青藏高原對大氣輸送,大量的熱量和水汽的變化具有重要作用,其熱力和動力作用強烈影響著東亞乃至全球的大氣環流。 ![]() 然而,事實也證明了,青藏高原的冰雪變化過程,對氣候的響應也是存在的。當青藏高原地區冬春季積雪多(少)——對應著初夏6月份長江中下游以北的降水增加(減少),以及華南、青藏高原及長江上游地區的降水減少(增加)。 從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部分來說,積雪多,那雨水就多,積雪少,那雨水就少。 ![]() 所以,的確,青藏高原變暖,讓積雪變得更少,變濕潤了,也讓積雪變少了,這也說明了趨勢就是——長江中下游可能會隨之出現降雨變少。 所以,這對未來的長江中下游區域來說,的確可能帶來“水鄉變化”的情況。雨水減少了,是一種不好的情況。 ![]() 當然,這里只是青藏高原的一個“氣候因子”,而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還有海洋環流,海洋氣旋等影響雨水。所以,只能說單方面看是變少的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