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9點,喬喬媽媽發來舌苔圖,說孩子發燒了,問我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我看了舌苔說,應該是風寒感冒。 ![]() 問她多少度了,有沒有出汗?喬喬媽回復38.6,沒有出汗。 我跟她說孩子有積食,可以去買中成藥藿香正氣水跟大山楂丸一起給孩子吃上。因體溫較高,建議她每隔4小時吃一次藥。 ![]() 后面喬喬媽才發來醫院就診單,說下午4點左右已去醫院看過,醫生給了如下圖的藥。 ![]() 但吃了藥燒得更高了,無奈之下來問我是什么感冒? ![]() ![]() 當我看到醫生開的藥時,心里真是五味雜陳,想到來參加體質調理的孩子們的舌苔。更加明白了這些孩子們的體質為什么都那么相似了。 ![]() 他們都有共同的特征,脾胃虛、下焦虛寒、上焦心火旺。常出現積食、鼻炎、腺體肥大、鼻甲肥大、扁桃體發火、發燒、咳嗽的癥狀。 ![]() 所以他們的舌苔都有明顯的相同點,中間脾胃區凹陷或有裂紋、舌根部白膩,上焦心肺區偏紅。 ![]()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舌苔呢?我覺得這跟西醫的用藥方式有很大關系。孩子感冒發燒,家長首選看西醫。 按西醫的治病方式。發燒頭痛用退燒止痛藥(如美林、對乙酰氨基酚),鼻塞流鼻涕用抗過敏藥、抗組胺藥。感冒先查血,細菌用抗生素,病毒抗病毒藥。 西醫看病是流程化的,感冒發燒基本都按這套流程走。 遇到純西醫還好些,起碼是按病理用藥的。 遇到中西醫開藥的醫生更麻煩。那幾乎是亂開。 有不少客戶給我看中西醫的醫生開的藥,不知是不會辨證還是壓根就不辨證。 只要一發燒咳嗽,一來就給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小兒熱速清口服液等苦寒的藥物。 結果孩子吃完一盒藥,感冒發燒都沒好。 有寶媽反饋,每次孩子感冒發燒去醫院,都給好幾盒不同的中成藥,吃了也不見好,每次都要來回跑醫院幾次,沒有十天半個月,孩子的感冒都難好徹底。 我常在群里說,孩子感冒發燒,只要會辨證,就是用食療都可以很快好。 但家長們苦于不會辨證。因此我經常在群里分享辨證的方法。希望家長們學會辨證,遇到感冒發燒時會用食療或能用對藥,讓孩子少遭罪。 不管是抗生素還是抗病毒的藥,都是苦寒藥,用對了是治病,用不對就是對身體的傷害。 苦寒藥傷脾胃,如若孩子每次感冒發燒都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藥,用多了必傷孩子的脾胃。 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孩子的脾胃功能差,必然消化吸收就不好,孩子又愛吃,吃了不消化就會變成積食。 積食不清,食積就會化熱化火,胃火上炎灼燒肺絡,就會引發咳嗽、咽喉痛、扁桃體炎、甚至發燒。 孩子發燒時又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如此反復幾次,孩子的脾胃功能就會徹底受損。脾胃越弱越反復積食,如此進入惡性循環中。 且因為脾胃弱,氣血化生不足,所以孩子體重不達標,不長個。 因為脾胃弱,中焦不通,導致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心火不能下濟溫腎陽。 導致孩子下焦虛寒(舌根部白膩、腎陽不足)、上焦心火旺、容易上火。 腎陽為一身之元陽,腎陽不足的孩子抵抗力差,容易感受風寒。 腎主骨,腎陽不足的孩子不長個,身高不達標。 心肝有余、脾肺不足是孩子的體質特征。加上中焦脾胃不通,孩子就更容易上火。孩子體內有熱就更容易感受外邪,引起感冒、發燒。 一旦感冒發燒,又用抗生素或苦寒藥物。不知不覺進入這樣的循環中,孩子的脾胃就越來越弱,體質也越來越差。 其次,中醫認為脾屬土、肺屬金。脾土能生肺金。當脾胃功能弱時,脾胃無法化生精微滋養肺金,就會出現肺氣虛,肺陰虛等肺部的毛病。 如哮喘、鼻炎、咽炎、干咳、腺體肥大等。所以不少脾胃虛,日久嚴重的孩子,會出現蘋果舌,舌尖凹陷。是心肺不足的表現。 ![]() 還有經常使用治鼻塞、鼻涕、鼻炎的藥,會導致鼻粘膜充血反彈。導致鼻粘膜脆弱、易流鼻血或腺體肥大。 這就是脾胃虛弱孩子常伴隨慢性鼻炎、腺體肥大的原因。 分享這個案例,是想讓家長們明白,自己孩子脾胃虛、反復積食、抵抗力弱、總愛生病的原因跟平時總用抗生素等苦寒藥物有關。 如果自己學點中醫食療知識,懂一些辨證方法,可以避免錯誤用藥,守護孩子的體質,不至于讓孩子進入不斷生病的惡性循環中。 再來看看喬喬這次感冒,為什么用了藥沒效果,反而更嚴重了? 在于藥跟病機并不相符。從喬喬的舌苔可以看出,喬喬的發燒跟食積郁滯、濕阻中焦有關。 ![]() 大山楂丸消食化積、藿香正氣水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所以用了大山楂丸跟藿香正氣水后燒就退下來了。 ![]() ![]() 中醫只要對癥了,療效就是快。這跟中醫治病的方式有關。中醫治病是找到病因,從根源上鏟除病機。 再看西醫的治病思路: 有感冒癥狀,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就用頭孢丙烯分散片,用抗生素壓制。 無鼻塞有流涕就用治鼻炎的藥:西替利嗪滴劑(抗過敏藥)。 有頭痛就用對乙酰氨基酚。 有嘔吐就雙歧桿菌(益生菌)。 按這樣的思路用藥,喬喬這次的感冒發燒,沒有一個星期根本好不了。 到最后大量的抗生素、抗過敏藥用了,也許癥狀改善,但身體的傷害也留下了。 而那些反復去醫院幾次,每次要拖到十天半月才好的感冒,多不是藥物治好的,而是身體自身的免疫力治愈的。 如果你懂一些中醫知識,你的孩子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傷害。 如果你想學更多的中醫食療知識,掃下面微信,拉你入中醫食療學習群,免費學習更多食療知識。做自己的家庭食療師,守護家人的健康。 ![]() 學習中醫食養與疾病的關系 給家人一個少生病,不必吃藥的身體! 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懂健康的食養師,掃微信,備注“進群”,進中醫食養分享群,學習更多食養知識。 葉康麗:食療調養師、公共營養師、一級健康管理師。9年營養健康從業經驗。為1000+個人及家庭提供過食療調養服務。專注女性健康及兒童食療調養。致力于讓每個有緣的女性學會用食療守護自己及家人的健康,給家人一個少生病,不必吃藥的身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