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計2900字。 記得在剛學習中醫不久的時候,我就想,我的初步目標就是學會怎么治感冒一類的小毛病,能解決生活中的頭疼腦熱,感冒發燒的就行。后來才知道,你要是對所有的感冒病理和治療都能了然于胸,你的能力很多疾病也都可以治了。 雖然中醫治病也會問及病史病名,但更多是以患者表現出來的癥狀、舌、脈為基礎,辨別病理,以方證對應為主處方治療。比如小柴胡湯可以治感冒,但還可以治肝炎、胰腺炎等等好幾十種疾病,他們無論是什么病名,都會表現出某些特征性的癥狀,也就是說他們的病理相同,這個在小柴胡顆粒的哪一篇中說過,感興趣的可以去翻翻。 其實單純的感冒非常容易治療,甚至不用服藥,休息幾天就能自行痊愈。之所以說治感冒沒有那么簡單,是因為很多人感冒前的體質狀態各種各樣,體質狀態不好且程度不同,在此基礎上感冒了,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治療上也需要考慮原來的不同體質偏性和基礎病等情況。 也可以說決定感冒癥狀的仍然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外因,著涼了,傷熱啦等等;另外一個是內因,就是自己感冒前的身體狀態和體質的偏性。我們把身體健康、各項功能基本平衡的人稱為平人,但很多人在沒病的時候,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不平衡的狀態。比如有的人平素身體偏虛寒,不喜歡吃涼東西,手腳涼;有的人平時就身體偏熱,怕熱、舌紅苔燥、大便干;有的人平時就郁郁寡歡,愛生悶氣;有的老年人平時就身體虛弱,胃口不好,沒事就愛打盹;有的小孩子飲食偏油膩,素有食積,舌苔厚膩,口臭,容易咳嗽、大便臭;有的人平時就是哮喘患者或者心臟病患者等等這些人同樣受寒,可能有的人只是打了兩個噴嚏就沒事了,而體質偏性不同的人,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感冒癥狀,甚至出現危重的癥狀。所以就需要根據不同的癥狀反應,辨證選用不同方劑治療。 我想隨后盡可能的介紹各種常見的感冒類型,以及相關的辨證治療以及方劑或中成藥。希望能在感冒時,試著辨別嘗試嘗試,隨著經驗積累慢慢就有把握了,這比很多一感冒就胡亂買感冒藥吃要好的很多。當前有很多人,包括孩子,在反復的在感冒后誤用各種消炎藥、抗生素輸液一類不當的治療,慢慢會形成過敏性體質,或體質變差反復感冒。 只是受寒出現的發燒、怕冷、鼻塞流涕等癥狀,沒有其他里熱等其他癥狀。這種外感又分為,無汗的表實證,和有汗出的表虛證。 1 陽性表實證的主要癥狀和辨證要點這種感冒,表現出來的主要癥狀有: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無汗、脈浮緊、頭疼,肩背腰疼、咳喘氣短等。這些癥狀只要表現出一部分就可以,不必所有癥狀都具備。 患者不能有明顯的熱癥,比如嗓子紅腫疼、口干舌紅、心煩、小便黃等;也不能有明顯的里虛寒的癥狀,比如不能吃涼東西,吃涼的拉稀,經常胃疼胃脹、平時乏力沒精神等。 葛根湯中因為葛根性涼,升提津液,可以有一點輕微熱證的癥狀比如口干。 2 陽性表實證病理所謂陽性表實證,因為身體表現為發熱、津液大量充斥于體表,汗毛孔過度閉合而汗出不來,整體表現為相對亢奮的抗病狀態,所以稱為陽性; 病理上是體表的肌肉骨骼這一層面失去正常功能造成的疾病,因而稱為表證; 汗孔閉而不開,津液血液充足、且充斥于體表上部,因而稱為實證,因而稱為陽性表實證。 這種感冒的病理上,沒有熱癥和胃腸虛寒不足的癥狀,就是單純的體表受寒功能失常導致的一系列癥狀,體表受寒,身體會自動的調集氣血津液到體表的上半部抗邪,同時因為汗腺閉合不出汗,體表血管內血液充斥而壓力增加,會表現出頭疼,肩背腰疼;同時,本來由體表排泄的廢物,因為不出汗,也要由肺來代償,所以有的人肺功能偏弱一點就會表現出咳喘氣短。 這種陽性表實證的患者,大多數體質強壯、胃腸功能較好,平時也不太愛出汗,這種感冒發燒一般溫度比較高。部分人長時間汗出不暢,皮膚得不到很好的滋養,所以會表現的相對粗糙一點。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3 常用的陽性表實證方劑或中成藥這一類感冒的治療方法是發汗解表。發汗的藥物主要包括:麻黃、桂枝、生姜、紫蘇等等。當然在發汗解表的同時,還需要輔之以其他藥物共同完成發汗解表的作用。 治療這一類的方劑有: 麻黃湯、葛根湯(葛根湯顆粒)、風寒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等等。其中感冒清熱顆粒有個清熱,但主體上還是以發汗解表為主,只是稍微加了一點清熱的藥,不起主導作用。 表1
三個方子共同點是都有發汗解表的藥物,比如麻黃、桂枝、生姜、葛根、紫蘇、防風、白芷,所以都能發汗解表。 葛根湯與麻黃湯相比,多了大棗和芍藥可以益氣養血,因此,葛根湯更適合體質比麻黃湯證體質弱一點的患者,相對更緩和一些。 葛根湯除了治這種陽性表實證的外感,因為葛根湯中的葛根可以把津液升提帶到后肩頸部位,治療肩頸強痛,正好符合我們常見的落枕、頸椎病這些疾病,比如頸椎病,同時不愛出汗,這種情況就可以用葛根湯治療,效果很好,風寒感冒顆粒等其他幾個藥物則沒有這種功效。但同樣不應有明顯的里熱或水濕停滯的癥狀表現。 風寒感冒顆粒中還包括有陳皮桔梗白芷等可以治療輕微的咳嗽有痰,頭疼。 4、應用示例患者,男,28歲。因惡寒、發熱2天就診,曾自服布洛芬后汗出熱退,但體溫隨后又升高。診見:發熱(體溫38.6℃)、惡寒惡風、無汗、頭痛、頸項腰背拘急酸痛、口干不欲飲、納未減、兩便可、舌淡胖、苔薄白、脈浮緊。 給予葛根湯治療。處方:葛根15g,麻黃9g,桂枝9g,白芍9g,生姜10g,炙甘草6g,大棗10g,1劑,水煎服,囑患者溫服后蓋被子休息。患者服藥后汗出,諸癥大減,次日體溫未起,發熱告愈。 按:發熱惡寒,無汗,頭疼,典型的陽性表實證,有頸項腰背拘急酸痛,為葛根湯證,這里口干不欲飲,沒有其他的熱象癥狀支持,或是發燒導致,并非里熱所致,或有一點輕微的熱象。 患者雖然通過自服布洛芬發汗退燒,但因為西藥類似布洛芬的退燒機理完全是通過強制發汗的方法,短時間通過汗出帶走一部分熱量而退燒,一般并不能恢復體表失常的功能,所以這種發汗,白白損傷津液,過后還會因為體表功能的失常再次發燒。 葛根湯是傷寒論中的方劑,條文為,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5、注意事項其實大部分身體相對健康,受寒的感冒,發燒怕冷,沒有汗(沒有手心潮或后背潮的情況),沒有里熱或里寒的癥狀下,就可以用這些方劑來治療,如果是平素有頸椎病或肩頸酸脹不適,用葛根湯效果就會非常好,一般一兩天就能搞定。如果沒有明顯的頸椎不適,也可以用風寒感冒顆粒,當然用葛根湯也沒有問題。 這種發汗解表的藥物,包括用葛根湯治療頸椎病, 都需要趁熱喝,不要晾涼了再喝,也不好喝完立馬進到比較涼的環境里,因為我們是要通過發汗來解除疾病,因此,最好是能在喝藥后能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其實可能很多人都用過風寒感冒顆粒,今天解釋一下,下次辨證使用可能就更清晰一點。 比如小聶,身體很強壯,不愛出汗,皮膚相對粗糙,這種體質的人受寒,就比較容易的葛根湯證,而且這種體質一般會在較長的時間內相對穩定,不容易發生變化。 這類感冒是身體津液不虛,而且大量充斥于體表,所以用發汗解表的這種方法治療。這種人一般身體比較健康或強壯,不太適合身體柔弱,平時就容易汗出的人,身體比較柔弱,比如象林黛玉那樣的,賴賴巴巴的,脾胃功能不好,一般對體表的護衛能力也偏差,就容易有汗出。 第二個就是一般沒有內熱的癥狀,比如口干口渴喜冷飲,舌紅苔燥、怕熱心煩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