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風(fēng)輕云淡 ….. ![]() - 一生風(fēng)流終不悔 - … 提起秦觀,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風(fēng)流浪子,一生出入秦樓楚館,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花間詞”。 而這些詞,無一例外,都是寫給風(fēng)塵女子的。 比如30歲時,秦觀出走高郵,在十里秦淮河銷金醉夢,為解救一位青樓女子,寫下的那首《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包括他的恩師蘇東坡和大師兄黃庭堅,也屢次勸他要檢點一些,可秦觀依舊我行我素,一生暢意,享受人間風(fēng)月。 ![]() 因蘇東坡娶朝云,時為佳話,令秦觀羨慕不已,故秦觀也收養(yǎng)了一個13歲的窮家女,取名朝華,待朝華亭亭玉立時,納為妾室。 但實際上,秦觀對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很靠譜,30歲之前他成家,而立之年他立業(yè),雖然初次科考名落孫山,但是在蘇東坡和王安石的鼓勵下,秦觀一舉中第,博取功名。 兩年后,蘇東坡從黃州復(fù)歸,提拔秦觀晉太學(xué)博士,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這是他人生最風(fēng)光的時刻。 但是隨著宰相章惇、蔡京等上臺,蘇東坡被貶出朝,“元祐黨”受到打壓,秦觀也受其所累,一度貶官至雷州。 ![]() 臨行前,他怕拖累朝華,兩度遣走。 無奈之下朝華辭別,為此秦觀作詩兩首以安慰朝華。 途經(jīng)長沙時,秦觀偶遇歌女云娘,兩人一見鐘情,許下了未來。 但秦觀急于赴任,離別之際秦觀作詞一首,成千古經(jīng)典。 下面我們就一起賞析一下,后面還有很多故事。 我們可以隨著這首詞一同講述。 ![]() - 詩詞賞析 - ..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出自秦觀的《鵲橋仙》 秦觀這首詞,作于紹圣三年,即1096年,當(dāng)時他郴州遷官雷州,與心愛之人依依惜別,作此詞以安慰。 但讓秦觀也沒想到的是,此一別竟是永別。 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臨朝聽政,秦觀得以復(fù)官。可就在秦觀回歸途中,路過藤縣光華亭時,因口渴遣下人去取水,等秦觀飲下水后,微笑著離開了人世。 這一年,他52歲。 ![]() 云娘聞此惡訊后,徒步千里前去吊唁,后因悲傷過度而殉情,這段感情也成為了千古奇談。 同時,朝華得知秦觀的死訊后,也落發(fā)為尼,與青燈古佛常伴。 而這首詞,就成了紅男綠女的摯愛經(jīng)典,其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之句,經(jīng)久流傳。 然而,很多人卻容易將這兩句讀錯,其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容易被讀成“兩情若是長久時”,這在很多國學(xué)節(jié)目里,也被重點講解。 這首詞,本是離別之作,卻成了摯愛經(jīng)典,尤其是詞的后半闕,人人都能信口拈來。 ![]() 詩詞大意可解為: 靈動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出各種形狀,穹頂?shù)牧餍莻鬟f著相思之情,我將在今夜渡過遙遠(yuǎn)的銀河,再相見遙遙無期。余生,我們只能期待于秋風(fēng)白露的七夕相會,但也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若是兩情相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秦觀此時已經(jīng)進(jìn)將入“知天命”之年,所以我相信此時他的話語是真摯真誠的,奈何世事如白云蒼狗,此一別便是永別,有些人真的是一轉(zhuǎn)身就再也不見。 所以,我們都要學(xué)會惜緣惜人惜福,被世界溫柔以待。 |
|
來自: maszhoubohu >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