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起源![]() 德里級驅逐艦,為印度首艘自行建造的海軍大型艦艇,之前的拉杰普特級驅逐艦也僅有5000噸排水量的體型,其設計原型為前蘇聯的卡辛級驅逐艦,看起來各種武器布置雜亂,十分具有冷戰風格,首艦德里號于1987年開始建造,1997年服役,艦載電子設備并未經過升級,先后經歷了多次制造事故,比如建造船船廠失火,其首艦德里號先后兩次遭遇火災,并多次推倒重新設計,預算嚴重超支。 ![]() 61型烏克蘭共青團員級反潛驅逐艦,北約代號卡辛級,上層建筑采用了封閉設計,并搭配了燃氣輪機整體減輕重量,主要為突出反潛和防空能力,裝備了當時較為先進的中近程防空導彈和反潛魚雷和火箭深彈等,并可攜帶一架卡-28反潛直升機。 技術參數![]() 德里級驅逐艦基礎參數,標準排水量5400噸,滿載排水量6700噸;艦長173米,舷寬17米,吃水6.5米;采用CODOG柴燃聯合動力系統驅動,方便切換低速和高速航行,動力系統主要為4臺DT-59燃氣輪機加2臺KVM-18柴油機;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5000海里/18節;編制215人;2架海王直升機。 ![]() 加速機組兩個由烏克蘭提供的M-36E燃氣渦輪機組構成,每個M-36E機組由兩具DT-59燃氣渦輪機與可反轉齒輪組構成,分置于兩個獨立的機艙中, 通過兩套RG-54傳動齒輪箱來帶動雙軸推進器,總輸出功率64000馬力,可獲得32節的最大航速;低速巡航時動力來源為兩具 BergenKVM-18柴油機,出力9900馬力。 ![]() 主要艦載武器系統為1門AK-100DP型100毫米艦炮,6門AK-630型近防炮(升級之后拆除2門),2座3S-90單臂發射器(每具載彈量24枚),4座4聯裝3M24型反艦導彈發射器,2座RBU-6000型12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可自動裝填;1座PTA-533型5聯裝533mm魚雷發射器,(升級之后遠AK630位置安裝4座8聯裝巴拉克1型短程防空導彈垂直發射器)。 ![]() AK-100DP型100毫米艦炮,初速950米/秒,對海射程15千米,射高10千米,可自由旋轉220度,俯仰角-15度至+85度,采用水冷,最大射速50發/分,為蘇制艦載武器,不過看炮塔底部做工較為粗糙,由MR-145火控雷達進行引導,后續升級安裝了一門奧托·梅萊拉127毫米輕量型艦炮。 ![]() 3S-90單臂發射器,主要由MR-90火控雷達進行引導,主要裝填9M38M1型艦空導彈,最大射程30公里,最小射程3公里,我國艦艇也曾有裝備,整套防空系統可以同時跟蹤12個目標,并能對其中6個跟蹤目標進行打擊,經過升級之后會安裝更先進的9M317型導彈,最大有效射程45千米,最小有效射程2.5-3千米,采用了中段慣導/數據鏈指令修正加段半主動雷達制導,抗干擾能力較強。 ![]() 3M24型反艦導彈發射器,主要裝填天王星反艦導彈,呈30°角向舷外傾斜,每側配備兩座發射裝置,共16枚火力強大,彈長4.4米,彈重480千克,戰斗部重145千克,最大射程130千米,最大速度0.9馬赫,為一型高亞音速反艦導彈,各項參數目前來看并不強大。 ![]() 后續首艦德里號經過升級拆除了天王星反艦導彈,換裝了更先進的2座4聯裝PJ-10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箱,是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制,在俄羅斯寶石反艦導彈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生產,采用梭鏢式氣動布局外形,射程為50~350千米,巡航高度14000~15000米,飛行速度2.5~2.8馬赫,主要由頂部的一部薄板火控雷達進行引導。 ![]() 后續升級改進拆除了兩門落后的AK-630近防炮之后換裝了巴拉克-1型近程艦空導彈,防空能力進一步增強,是以色列1991年定型的垂直艦載近程防空導彈,為無線電指令制導,射程約為10到12千米,印度與2000年開始引進,在艦艇中部就是德里級反潛主力PTA-533型533毫米五管魚雷發射裝置,用于發射SET-65E魚雷,射程15公里,航速40節,戰斗部重205公斤。 ![]() 主要艦載電子設備為1部MR-755 Fregat-M2半板3D對空搜索雷達,1部RAWL-02 2D對空搜索雷達,1部MR-212/201導航雷達,6部MR-90火控雷達,2部MR-145火控雷達 ,TQN-2電子對抗系統,Ajanta-II電子支援系統,1部BEL APSOH艦首主/被動聲吶(第三艘裝備BEL HUMSA艦首主/被動聲吶),1部Model 15-750可變深聲吶(第三艘安裝法制Thales ATAS拖曳陣列聲納),同時使用SENIT-8戰斗系統。 ![]() MR-755 Fregat-M2半板3D對空搜索雷達,該雷達是MR-750“軍艦鳥-MA”(“頂板”)雷達的簡化版,采用了單板式設計,系統全重6.5噸,俯仰范圍55度,天線轉速15rpm,最大探測距離150公里,可以同時探測75個目標,并跟蹤其中15個,選裝時間較長,對隱身目標探測距離不足。 ![]() RAWL-02 2D對空搜索雷達,為荷蘭Signnal公司出品,也就是現在的Thelas荷蘭分公司,工作頻段為L波段,最大探測距離300km,用于遠程警戒,為授權印度巴拉特公司自行生產,大部分都是俄制電子設備中插入一個荷蘭產品,能否兼容還是個問題,加爾各答級也有裝備。 ![]() 為增強其反潛能力德里級還裝備了多款聲吶,由俄制BEL APSOH艦首主/被動聲吶和印度巴拉特電子公司生產的Model 15-750可變深聲吶,這些聲吶在印度驅護艦廣泛裝備,同時還配備了雙機庫能夠搭載兩架海王級反潛直升機,主要為應對不同深度潛艇目標,能夠探測50公里范圍內的水下目標。 后續發展![]() 其后續衍生型就是印度自產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算是印度海軍首艘自稱的正經盾艦,使用了以色列相控陣雷達和防空導彈,烏克蘭的蒸汽輪機,丹麥的柴油發電機組,荷蘭的遠程預警雷達,與俄羅斯聯合研制生產的副炮,反潛深彈和反艦導彈,北約制式奧托梅來拉艦炮,目前3艘服役。 ![]() 在加爾各答級的后面衍生出的就是維沙卡帕特南級驅逐艦,印度稱其為隱身驅逐艦,說能夠對標最先進的型055驅逐艦,美國的阿利伯克III以及海自的摩耶級,其對比前型已經簡潔了很多,但是其較高的上層建筑還是給其航行穩定性和隱身能力打了個問號,其火力配置和艦載電子涉筆升級不大,單艦造價超過12億美元,目前2艘服役,為目前印度最強海軍艦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