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男士對溫柔體貼的淑女毫不“來電”,但卻深深迷上冷艷高傲,沒好臉色,老是挑剔,永不滿足的女性。 為什么有些女性寧愿忍受忽視、凌辱,卻一直依戀著那些無法給她們愛的男子。 精神分析理論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強迫性重復”,意思是說人傾向于不由自主地重復一些早年的創傷性體驗。 比如曾經因為被羞辱的孩子,當他成年后,他會不斷無意識中去創造曾經被羞辱的類似場景,然后會被再度羞辱;曾經因為媽媽抑郁而不能得到很好照顧的孩子,當他成年后會不斷與受苦的女人交往,從而不斷重復曾經需要不斷照顧母親時痛苦的那些體驗等。 沒有人愿意讓自己一直重復體驗那些痛苦的體驗,但是潛意識會帶領他們去再次重復體會那些痛苦,如果沒有人幫助,會很難從那些體驗中逃出來。 不斷重復體驗痛苦發生時的情景,也是我們內心處理痛苦的一個方式,不斷重復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試圖改寫的過程。比如經歷地震后的孩子,有時會看到他們不斷把積木搭成高樓,再不斷推倒它,這實際上就是他們將自己不斷帶回到創傷情境,并在不斷重復中消化代謝那些恐懼悲傷,并在不斷的重建中重新找回控制感的過程。 現代的理論更傾向于認為再現創傷是個體試圖掌握、整合那些創傷時刻壓倒性感受的努力。依據我們之前對創傷的理解,創傷導致了一些記憶、感受被分離、排除到意識之外,盡管意識層面個體不想再重復那些恐懼、無助的痛苦感受,但卻被無意識中的整合需要所驅使,一再不自覺的重歷那些傷害情境。 愛情,尤其是激情式的愛情,讓你非常有感覺的愛情,其真正動人之處,也許并非是幸福和快樂,而是強迫性重復。 我們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定義一下“強迫性重復”這一名詞: 它是指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特別容易與某一類型的人產生深刻而強烈的活動,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被他們吸引,和他們發生愛或恨的關系。 這是因為這些人身上具有我們成長中重要人物(比如父母)的心理特征,于是,我們會不自覺地把小時候和這些重要人物相處時所形成的關系模式在新遇到的這一類型的人身上不斷的復制。 比如:有的人受不了母親太黏,什么事情都要控制,長大了便娶了什么事情都要管的太太,然后開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戰爭,要從她身上重新尋得自己追求一輩子的尊重,獨立的心理空間和自主的權利。 有的人受不了父親過于軟弱,不能保護自己,長大后卻不自覺地找了也很懦弱的丈夫,潛意識是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使得丈夫變得堅強,能帶給自己從父親身上未得到過的安全感。 有的人小時候的關系模式是敵意,那么他就會不斷復制這種敵意,他不僅對那些和他有沖突的人充滿敵意,他對那些本來對他還不錯的人也充滿敵意,最后這些人就真的從對他友善轉向了敵意。其實,是他教會了那些本來友善的人學會提防他。 那么,為什么強迫性重復有如此巨大的誘惑呢? 這是因為這可能是治療自己童年創傷的最佳機會,它會完美地重現童年的關系模式中的絕大多數感覺和問題,可以讓自己借此意識到自己的諸多問題,然后有可能去解決它們。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自己和別人的生活中發現,某某娶了一個“媽媽”,而某某則嫁給了一個“爸爸”,就是這個道理。 不可否認,強迫性重復確實有機會療愈我們的童年創傷,但很多人在愛情中拒絕反省,認為愛情中的問題一定是對方的問題,就像童年的問題一定是來源于原生家庭,所以很多人在愛情中得不到治療,最終只是一次簡單的強迫性重復。 不過,你也不必太抗拒強迫性重復的到來,因為這是來自于你內心深處的渴望和需求,并且,你也的確有可能在一次壞的強迫性重復中得到部分治療。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是你必須反省,必須主動借這次強迫性重復理解你的人生。 此外,如果是嚴重自毀性的強迫性重復,那不管它是不是內心的渴求,你都不大需要,你可以借助心理治療,在心理咨詢室中安全地展示你的強迫性重復,并最終得到治療。 “每個人在童年時候,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些挫敗和創傷。人們在潛意識中都希望醫治好創傷,于是長大后,每每在有條件的時候,就創造類似的創傷情境,表面上看是一種不可理喻的“自討苦吃”甚至自虐,實際上是試圖依靠自己現在的力量,把那些失敗扭轉,醫治好自己的創傷”。 我那么多的負面評價,更多是我自己感受的投射,并不是他真的如此。當然,他的愛摻雜了很多的功利性,擁有更大的不確定性,但是感情本是這樣,請允許關系的不完美~提醒自己,別再衡量關系,只選擇讓自己舒服的事情做,然后接受時間給予你的答案~ 最后~不要把自己價值依附于對方身上,又偏執的懷疑這份關系的真實性~做自己才是永恒話題~ 一些復雜艱難的心理現象時,常發現如果能從物理學、生物學、哲學或人類學等等不同學科的角度來看,往往能幫助自己對這現象有更深入的領悟。天下有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一個中國人較能體會的生理現象,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何謂“強迫性的重復”。 曾聽見一位伯母說,她生完老大后,沒遵照老人們的勸告好好“坐月子”,不小心著了涼,后來身體就一直不好,不管吃多少中藥、西藥都沒起色。她心中非常擔憂,幸而一些有經驗的老媽媽們告訴她:“別擔心!你只要在下一胎生產之后好好坐月子,身體就會康復過來。”后來在她生完老二之后,用心坐月子,好好休養、進補,果然身體痊愈,健康情形甚至比以前更好。 同理,如果我們了解這位年輕人成長過程中所受的傷害,與未能滿足的重要心理需求,我們就較能明白他為何老是愛上凄楚可憐的女性? 。。。。。。(此處省略兩千字) 為何三次都愛上痛苦憂郁的女子?我想這很可能是上帝所定規的醫治法則,一如當人回到類似第一次受傷的狀態或情景時,最容易得到深入而徹底的醫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