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發《中國教師》2018年2月 高中數學教學中思維方法引領與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學 張榮輝 郵編:445400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高中數學教學也在不斷進行變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已經成為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普遍現象.質疑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是所有高中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個挑戰,這就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思考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本文主要對提高學生質疑能力的措施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可以給高中數學教師提供一個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中數學 思維方法 質疑能力 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的要求,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相比,新的數學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采取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提高自身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質疑能力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所以教師就應該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質疑能力,為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1.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長時間以來,在我國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一般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依賴感,照著老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而不是指引者,這樣學生對教師就會產生畏懼,不愿意也不敢向老師提問,這種情況不利于調動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利于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新課程改革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不斷加強和學生的交流、溝通,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伙伴和合作者,而不是主導者,學生在這種師生關系基礎上學習才會敢于向老師提問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要做到足夠重視,并且不斷引導學生針對問題做進一步的思考和探討,這樣才可以進一步發揮學生提出問題的價值.在學生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的便是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太大的價值,教師也不能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嘲諷,反而需要認真對學生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才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溝通,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教師要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質疑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敢于并且喜歡向老師提問問題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這就需要教師以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為依據,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只有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向老師提問問題,并且學生對老師的提問就會接連不斷.教學內容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但是學生對老師提問的問題卻沒有辦法確定預料,這就使一部分老師害怕學生對自己提問問題,這種情況會直接阻礙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也會碰到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難以避免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實話實說,先坦白告訴學生自己也一時回答不上來,等和其他的老師商量以后再給出明確的答案.教師對于這種情況的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學生敢于并且樂于提出疑問.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教學情境的動態發展,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更為抽象的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質疑 近年來,雖然我國大部分學校已經進行了教學改革,但是,有一部分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沒有將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這就需要對這部分學校的教學進行變革,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也應該主動轉換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由傳統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引者,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這種角色的轉換會讓學生從原來的依賴老師轉變為主動去學習、主動去思考,這樣才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從而提出問題,這樣會有利于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將數學教材的作用發揮出來,將數學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將學習興趣轉變為學習行動,讓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并且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4.加強思維方法點撥,引導學生質疑 第一,找“疑”。 要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可讓學生在知識的來龍去脈上質疑,在知識的作用上質疑,在知識結構上質疑,在知識的模糊處質疑,在概念內涵,外延上質疑等等。如,在教“圖形的旋轉”時,引導學生對“旋轉的有關因素”進行質疑,如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什么要講清楚旋轉中心、旋轉的方向和旋轉的角度”。在教學時我們要鼓勵學生對任何一個問題都去探索,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學會質疑的關鍵。課堂上學生有時質疑的涉及面廣,顯得多而雜,有的甚至提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這時老師要組織學生討論,進行篩選。只要引導得法,學生就能有所發現,逐漸學會質疑。 第二,質疑是手段,釋疑才是目的。有了“疑難”就要想方設法解決。如何解決呢? (1)帶著問題來。要讓學生發現,提出的問題是必須解決的。如果對學生質疑的問題置之不理,那么將壓抑學生的積極性,釋疑的方法不妥,也將影響質疑的作用。面對學生的質疑,教師不要急于回答,遇到提出的問題不著邊際更不能輕易否定,可以把問題交給學生去討論,老師起組織作用,得出正確結論必然會產生更深刻的效果。 (2)帶著問題走。也就是說,我們的課堂不僅是為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有何收獲,有何感想,以后在遇到同類問題時應如何解決等都是好的質疑方法。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課堂氛圍等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課堂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創新和思考,創造出更多適合學生的更為科學、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環枝.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J].教學周刊?B版,2010(11):67-68. [2]包曉兵.小議數學課堂上質疑能力的培養方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2(31):10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