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認知,是決定其思維的基礎,而思維決定命運。所以,認知層次,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層次。認知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思維角度,從而導致做出不同的行為和決策,這些都影響了一個人的能力、態度、心理等各個方面。 ![]() 一層(底層):環境認知這是所有正常人都可以進行認知的層次,也是最底層。如果局限于環境認識,將會把目光聚集在外部環境上,認為外部環境是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處于環境認知層次,會自我暗示地強調外因的重要性。但我們身邊的環境時刻都處于變化中,任何人都不可能預測和把握其變化。這就會導致過分依賴于外部因素的人,無法適應環境變化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于是心理就無法承受,情緒也大受影響。經常會表現出憤世嫉俗、怨天尤人。 如果停留在這個底層認識中,就只能做一個底層人了。 二層(搬磚層):行動認知處于行動認知層次的人,是堅定“勞有所獲”、“勤勞能致富”的擁躉,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付出的足夠多,就可以收獲自己期望的結果。比如,他們會通過加班、做兼職來實現收入的提升。 認知停留在這個層次的人非常多,也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很實在,也很光榮。 ![]() 三層(骨干層):能力認知能力認知與行動認識是完全不一樣的。對能力有清楚認識的人,不會盲目的行動,而是會將事情再往上溯源,找到自身能力的短板。比如同樣想要提升收入,能力認知者會想辦法提升自己,增強自己的能力,然后利用加薪、升職或是跳槽等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處于能力認知層次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自我提升。他們會不斷地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不斷地讓自己進步。 四層(精英層):信念認知信念認識層,它已經上升到了意識的層面,屬于精英層。在這個認識層面的人,已經不過于關注物質的獲得了,而是強調思想的滿足。 處于信念認識層次的人,有著個人的生存哲學,不再追求生活的滿足,而是為了實現某種大愿景、大抱負。在信念的加持下,他們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毅力和韌性。 ![]() 五層(偉人層):身份認知以實現某個偉大的身份而奮斗的人,是身份認知層的人。比如項羽說過的“彼可取而代之”,就是一種身份認知。 身份認知的人有強大的自信,堅信自己可以變成自己目標身份的人。所以在這種認知下,他們能堅定地根據既定的目標,制定計劃,提升自我。 六層(最高層):愿景認知處在這一層次的愿景認識者不再關心個人的成敗或目標,而是考慮種族、社會、世界等,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給這些大的群體帶來改變。 這個層次的人,非常少。所有處于這個層次的人,都在歷史的車轍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
來自: 新用戶07772452 > 《頭條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