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運動? 1 導火線—— 巴黎和會的失敗促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2 過程—— 北大54示威,6月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 3 口號——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4 結果—— 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親日賣國賊,代表團拒絕簽字。 5 評價—— (是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 是新民義開端。 (實踐中使先進知識分子看到改造中國新途徑) 馬義開始在中社會廣泛流傳。(李陳) (促成了馬義與中工人動的結合) 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7.23)? 1 條件: 五四運動的實踐與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其看到新途徑; 馬克思主義傳播與工人運動結合奠定了基礎。 2 一大: 宣告黨誕生; 黨的任務(共產主義); 中心任務(領導工人運動)。 3 意義: 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指導思想,領導力量,奮斗目標,革命方法) 4 二大: 制定最高綱領(共產主義); 最低綱領(民主革命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 是近代以來第一個徹底反帝反封的的民主革命綱領。? 三、國民大革命 (第一次國共合作) 1 背景—— 工人運動受軍閥帝國主義鎮壓, 認識到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 孫中山感受人民群力量的強大決定以俄為師,黨內合作 2 開始—— 會議準備-國民黨一大-統一戰線建立 3 行動—— 1926.7北伐,廣州武昌九江南昌漢口,英租界; 1927,南京上海 4 失敗—— 1927 四一二、七一五政變 5 評價—— 動搖北洋軍閥的統治,打擊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國民黨右傾叛變,中共右傾錯誤,導致失敗。? 四、農村包圍城市道路 (土地革命) 1 開端: 行動—— 1927,八一南昌起義,周葉朱賀——武裝反對第一槍。 會議—— 八七會議,漢口,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秋收起義策劃) 2 過程: 1927.9秋收起義(毛澤東湘贛秋收起義)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地主土地所有制 3 評價: 政-翻身; 經-有保障; 果-積參軍生產 4 成果: 蘇維埃會議,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五、長征 1 背景: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博李錯誤領導 2 開始: 1934.10 瑞金出發 3 轉折: 遵義會議—— 確立毛澤東領導 評價—— 中共第一次用馬原解決自己路線; 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4 完成: 1935陜北會師,1936.10三大主力會寧會師 5 評價: 鍛煉并保存一大批骨干; 為革命留下寶貴的精神遺產; 傳播了革命火種。? 六、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解放戰爭)? 1 開始: 1946年夏 2 口號: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3 轉折: 1947年土改 沒收地主土地(類似土地革命,但更溫和) 4 反攻: 1947.6 劉鄧進大別山——反攻序幕; 1948-1949 三大戰役——主力消滅 5 完成: 1949.4解放南京 10月1日建國 6 評價: 人民—— 推翻三座大山,當家作主 國家—— 結束兩半,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改變國家發展方向 世界—— 推動其他國家解放運動,成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