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歌(楊繼洲注解)(節選4/4)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來灸便輕,至陽亦治黃疸病,先補后瀉效分明。 注:針俱沿皮三分,灸二七壯。 腎敗腰虛小便頻,夜間起止苦勞神,命門若得金針助,腎俞艾灸起邅迍。 注:多灸不瀉。 九般痔瘺最傷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長強一穴是,呻吟大痛穴為真。 傷風不解嗽頻頻,久不醫時勞便成,咳嗽須針肺俞穴,痰多宜向豐隆尋。 注:灸方效。 膏肓二穴治病強,此穴原來難度量,斯穴禁針多著艾,二十一壯亦無妨。 腠理不密咳嗽頻,鼻流清涕氣昏沉,須知噴嚏風門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注:針沿皮向外。 膽寒由是怕驚心,遺精白濁實難禁,夜夢鬼交心俞治,白環俞治一般針。 注:更加臍下氣海兩旁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補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頻瀉動,還光益血自無瘥。 注:多補少瀉,灸。 脾家之癥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難,黃疸亦須尋腕骨,金針必定奪中脘。 無汗傷寒瀉復溜,汗多宜將合谷收,若然六脈皆微細,金針一補脈還浮。 注:針復溜入三分,沿皮向骨下一寸。 大便閉結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溝來瀉動,方知妙穴有神功。 小腹脹滿氣攻心,內庭二穴要先針,兩足有水臨泣瀉,無水方能病不侵。 注:針口用油,不閉其孔。 七般疝氣取大敦,穴法由來指側間,諸經具載三毛處,不遇師傳隔萬山。 (腎氣沖心何所治,關元帶脈莫等閑。) 傳尸勞病最難醫,涌泉出血免災危,痰多須向豐隆瀉,氣喘丹田亦可施。 渾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細審詳,有筋有骨須淺刺,灼艾臨時要度量。 注:不定穴即痛處。 勞宮穴在掌中尋,滿手生瘡痛不禁,心胸之病大陵瀉,氣攻胸腹一般針。 哮喘之癥最難當,夜間不睡氣遑遑,天突妙穴宜尋得,膻中著艾便安康。 鳩尾獨治五般癇,此穴須當仔細觀,若然著艾宜七壯,多則傷人針亦難。 注:非高手毋輕下針。 氣喘急急不可眠,何當日夜苦憂煎,若得璇璣針瀉動,更取氣海自安然。 注:氣海先補后瀉。 腎強疝氣發甚頻,氣上攻心似死人,關元兼刺大敦穴,此法親傳始得真。 水病之疾最難熬,腹滿虛脹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針三里及陰交。 腎氣沖心得幾時,須用金針疾自除,若得關元并帶脈,四海誰不仰明醫。 赤白婦人帶下難,只因虛敗不能安,中極補多宜瀉少,灼艾還須著意看。 注:赤瀉,白補。 吼喘之癥嗽痰多,若用金針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樣刺,氣喘風痰漸漸磨。 傷寒過經尤未解,須向期門穴上針,忽然氣喘攻胸膈,三里瀉多須用心。 注:期門先補后瀉。 脾泄之癥別無他,天樞二穴刺休瘥,此是五臟脾虛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注:多灸宜補。 口臭之疾最可憎,勞心只為苦多情,大陵穴內人中瀉,心得清涼氣自平。 穴法深淺在指中,治病須臾顯妙功,勸君要治諸般疾,何不當初記玉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