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二次原理中元件選型簡介 ![]() 表計---選擇 根據一次回路中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的變比選參數。 注意:表計顯示均是通過二次反映的一次電流、電壓。 ![]() 熔斷器---選擇 1、熔斷器額定電流 IN.FU 應大于或等于所裝熔體額定電流IN.FE . 即:IN.FU >= IN.FE 2、正常工作時熔斷器的熔體不應熔斷,即:IN.FE >= IW MAX (IW MAX 為通過熔體的最大工作電流) 3、在電機啟動時,熔斷器的熔體在尖峰電流IPK作用下不應熔斷,即:IN.FE >= KIPK K——為計算系數。當電機啟動時間t<3s時,取K=0.25~0.4;當t=3~8s時,取K=0.35~0.5;當t>8s時,取K=0.5~0.6. 4、對于變壓器所配熔斷器,熔體額定電流按照變壓器一次電流的1.2~2倍選取。 如:RT14-20/4A gL1-15/6A ![]() 空氣開關---選擇 根據回路負載大小,考慮空氣開關的脫扣能力及斷流能力,按照一次回路中電流的1.5~2倍選擇 如:C65N-2P/6A L7-6/2/C ![]() 電壓元件---選擇 根據回路控制電壓狀況,在只有開關量輸入元器件線圈時,回路中元器件必須按照電壓型號選擇(線圈電阻接近無窮大)。如圖中LD、HD、SJ、5XJ電壓均按照DC220V選型。 由于斷路器跳、合閘線圈是按照電壓進行控制的,因此,圖中如圖中LD、HD按照電壓DC220V選型。 圖中TBJ繼電器為電壓、電流型,因此,電壓按照控制電壓DC220V選型。 ![]() 電流元件---選擇 如圖所示:電流繼電器1~4LJ一般根據設計院提供的資料中的電流等級選擇。 因為:此繼電器電流的大小需要根據回路最大短路容量、電流,最小短路容量、電流,回路電阻等方面才能確定繼電器的保護動作電流。 若:1~2LJ 為速斷保護繼電器 3~4LJ 為過電流保護繼電器 則3~4LJ繼電器的電流比1~2LJ繼電器的電流要大的多。 電流元件---選擇 如左圖所示:VS1真空斷路器跳閘線圈TQ功率為198W,控制電壓為DC220V。 則 跳閘線圈回路電流 I=P/U =198/220 =0.9A 因為:斷路器跳、合閘線圈是按照回路控制電壓動作的。因此,TBJ、1XJ繼電器必須為電流型(線圈電阻接近零)。考慮跳閘線圈正常工作時回路電流為0.9A,因此TBJ、1XJ繼電器動作電流必須小于0.9A。可以選擇0.75A、0.5A、0.25A…….. 1XJ------DX-31A 0.5A TBJ------DZB-15 0.5A DC220V ![]() 電流元件---選擇 如上圖所示:電阻2R功率為50W,電阻為4000Ω 回路控制電壓為DC220V。 則 回路電流 I=U/R = 220/4000 =0.05A 因為:根據上圖所示,繼電器6XJ一般選擇電流型(線圈電阻接近零)。因此繼電器6XJ動作電流必須小于0.05A。可以選擇0.025A、0.015A、0.01A…….. 6XJ------DX-31A 0.015A ![]() 電流元件---選擇 如上圖所示:繼電器BCJ型號為:DZ-17 回路控制電壓為DC220V。 經查繼電器樣本可知:DZ-17 在控制電壓為DC220V時線圈電阻為9KΩ, 則 回路電流 I=U/R = 220/9000 =0.025A 因為:根據上圖所示,繼電器3XJ動作電流必須小于0.025A。可以選擇0.015A、0.01A。 此電流可能導致繼電器不能可靠動作。 因此,需要在繼電器旁并聯一只電阻。根據并聯原理,電阻1R可選:功率為50W,電阻為4000Ω 則 回路電阻為:R=1/RBCJ+1/R1R = 1/9000+1/4000 = 2769 (Ω) 則 回路電流 I=U/R = 220/2769 =0.08A 繼電器3XJ可以選擇0.005A、0.025A …… ![]() 第七章 二次回路安裝接線圖簡介 ![]() 基 本 概 念 ※二次回路安裝接線圖是生產制造、現場施工、試驗、驗收的主要資料。 ※安裝接線圖包括儀表柜內元件布置圖和端子排圖。 柜內元件布置圖是決定柜內各個元件安裝位置。繪制依據為二次原理圖紙。 ※端子排圖是表示柜內安裝端子排的數目、類型、排列次序及連線方式。繪制依據為設計院提供的端子排圖。 ![]() 元件分布布置示意 ![]() 元件標志簡介 二次回路安裝接線圖中的每一個元件都必須進行標志,具體方法見左圖所示。 具體內容包括: ※與元件布置圖相一致的安裝單位編號和設備順序編號,如I1、I2……。其中羅馬數字I表示安裝位置編號,阿拉伯數字1、2……表示設備順序號。 ※與二次原理圖相一致的設備、文字符號,如A、W……. ※與設備表中相一致的元件型號、技術參數,如16T—A ……. ![]() 元件連線方法簡介 接線圖中元件之間的連接是采用編號的辦法。目前普遍使用的編號方法是相對編號法。具體方法見上圖所示。元件I1、 I2 的接線端子 8 之間的連線,只要在 I1 元件的端子 8 處標出在 I2 元件的端子 8 的符號,而 I2 元件的端子 8 處標出在 I1 元件的端子 8 的符號即可。 ![]() 端子排的表示方法簡介 ![]() 端子排的排列接線原則簡介 端子排的排列原則(垂直安裝時由上而下、水平安裝時由左而右): ※交流電流回路:按照電流互感器的順序號從小到大排列,每組互感器再按照A、B、C、N排列。 ※交流電壓回路:按照每組電壓互感器分組序號由小到大,再按A、B、C、N排列。 ※信號回路:按預告、事故排列,先是信號正電源,其次是回路元件連線,最后是負電源。 ※控制回路:按各組熔斷器(空氣開關)分組,每組中先排單號(正極性)回路,由小到大,再排雙號回路(負極性)(用微機控制的回路,開關量輸入亦按照此要求執行) ※其它回路:均按照每組極性、編號和相序依次排列。 ?儲能回路; ?閉鎖回路 ?加熱回路 ?照明回路 ※開關量輔助接點回路。 ![]() 工廠化后的二次端子排圖示例 ![]() 安裝接線圖的接線原則簡介 不同區域的元件間的接線原則: ※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與其連線的元器件通過端子排過渡連接。 ※微機保護裝置、動態模擬指示器、藍系列轉換開關等元器件上只能連接一根導線,與其兩 根以上連線的需要在端子排上過渡連接。 ※不同布置區域之間的元件之間的連線原則上需要通過端子排過渡連接。 ※同一布置區域元件之間的連線原則上采用“就近連接”的原則,不需要通過端子排過渡連接。 ※端子排上的每片端子兩端只能接一根導線。 ※每張接線圖上的端子排都應有2~10片的備用端子。 ※端子排上正、負電源之間,正電源與合、跳閘回路最好不要接在相鄰端子上,非連接不可時,可以使用一片空端子隔開。 ※如設計院提供端子排,則必須嚴格按照設計院提供的端子順序號接線,不足部分在端子排后面連接。 ![]() 工廠化后的二次接線圖示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