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日本昭和藥科大學小野寺敏教授來阿旅游時順路來我科參觀并親身感受中醫推拿技術后對中醫推拿技術贊不絕口,時隔一年多后,他托在日本留學的同事之子代給我幾本不同年代的《漢方研究》合訂本,我零零星星翻閱了一些,對其中矢野敏夫:(7):2,1984中幾種疼痛性疾病的中醫藥治療的研究進行了概括鑒用,覺得并非一無所得,所以隨便列舉幾例以作記。
1.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不太常見,卻不容易治療的疾病。一般對于體質較好的病人用葛根湯加蒼術治療,也可用葛根湯加五苓散治療。對于屬虛證的大部分病人常用桂姜草棗辛附湯,其主證為:身寒欠溫、頭痛、流清涕、脈微弱。還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和桂枝湯的流浸片治療,但須增加附子用量,一般炮附子末用量應在3克以上。如伴有頸部和肩部強痛的用葛根加術附湯,也可用葛根湯加桂枝術附加附湯,或用葛根湯和五苓散加炮附子末的流浸片。
2.肩關節周圍炎 肩周炎又稱五十肩,也是比較難治的疾病,用中藥治療的效果不如針灸治療效果好。最常選用二術湯。其次選用薏苡仁湯,但有效率在50%以下,此外,葛根加術附湯也常使用。本病患者多屬實證,可用葛根湯加蒼術4克、薏苡仁20克或麻黃湯加蒼術4克、薏苡仁20克治療。對肩部疼痛牽及上臂或整個上肢的患者以選用桂枝加術附湯為好。 3.肋間神經痛 肋間神經痛只要不是由于癌等惡性疾病所致,一般都比較容易治療。 不太多見的實證用柴陷湯可以收效。虛實加雜證較為多見,常用柴胡桂枝湯治療。對于屬虛證的患者,一般認為用桂枝加術附湯可以獲效。 但是,因帶狀皰疹后遺癥而致的肋間神經痛往往不易治療,本人常用桂姜棗草黃辛附湯而收到滿意效果,其中炮附子末一般加到8克以上,有時增用到10克。 4.腰痛癥 腰痛是最為常見的癥狀,也是中藥治療效果較好的癥狀。 本癥屬實證的少見。屬實證者多伴有或左或右的背痛,可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對于虛實加雜證者柴胡桂枝湯加芍藥有滿意效果,也可服用柴胡桂枝湯和芍藥甘草湯的流浸片。對于占腰痛癥大多數的虛證患者,治療以芍甘黃辛附湯有效率最高而常用,本方是大黃附子湯與芍藥甘草湯合并而成。如用流浸片的話,以芍藥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合用效果好。本人體會到在芍藥甘草湯中加入細辛末2克、干姜末1克比加入附子效果好。 一般認為大部分腰痛是由于腹部受冷引起來的。所以上述方藥在患者腹直肌張力強的情況下,往往特別見效,但在腹直肌張力低時也并不是沒有效果,但在這種情況下,用五積散常常更為有效。如腰痛伴有便溏、腹瀉,可用當歸芍藥散并人參湯加附子,本方對于夏季過用生冷而致的腹瀉、腰痛也有良好效果。 金匱腎氣丸用于伴有夜間尿頻、下肢輕度浮腫的腰痛癥,對伴有少腹不仁者必須增加炮附子用量。對腰部冷痛、沉重感特別明顯的病人可用苓姜術甘湯,加炮附子末則效果更好,但這類病例不太常見。 5.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大部分是脊椎異常引起,所以是較難治療的疾病。芍甘草黃辛附湯是最常用的方劑。 本病屬實證者比較少見,其中大部分是淤血所致,可在大、小柴胡湯中加入活血化淤藥治療。一般對右側疼痛用大黃牡丹湯,左側痛用桃核承氣湯。對于虛實加雜證以柴胡桂枝湯和芍藥甘草湯合并使用為好。對于屬于虛證而沒有什么好辦法治療的可用薏苡仁湯加炮附子末治療,特別對于伴有踝關節等處疼痛、腫脹的病人效果較好。部分病人伴有脈微弱、手足逆冷,每遇冬季發作或加重、易患凍傷等,臨證甚為棘手,此時可選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萸生姜湯加附子,如能堅持長期服用往往獲效,本方還用于治療霍諾氏癥等疾病。
6. 大腿神經痛 本病治療與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法相同,但往往比坐骨神經痛容易獲效。除以上治療方法外,如伴有消化不良可用桂枝加術附倍附子湯,本方在伴發高血壓的情況下也可放心地服用。 7.變形性膝關節癥 變形性膝關節癥大部分不屬實證,個別患者是由淤血引起,選用桂枝茯苓丸、大黃牡丹皮湯(右側),桃核承氣湯(左側)往往收效。對于身體肥胖、局部可見靜脈瘤或小靜脈淤血者,可加入少量的附子、也可再加入薏仁,效果更好。本病不少屬虛實加雜稍偏虛證,常用薏苡仁湯來治療。其主癥為腹直肌張力增強,疼痛不限于膝關節,可牽及足關節。中年的女性肥胖病人關節中常有水液貯留,一般用防已黃芪湯,在疼痛劇烈時以合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為好。 本病最常用八味丸治療,這時患者伴有下肢輕度浮腫、夜尿頻數、少腹不仁,臨床增加附子用量,再加入牛膝3克、車前子3克組成牛車腎氣丸則效果更好。 8.痛風 即使血中尿酸不高的痛風樣疼痛、足關節疼痛也是同樣用本方法治療。 痛風自然多為實證、治療首先要去除紅腫疼痛、一般使用三妙散,本方對于消除紅腫有良好效果。如疼痛大體已除,就可用下列方藥改善體質。最常用的是大、小柴胡湯加逐瘀劑和薏苡仁。驅瘀血劑中桃核承氣湯常被使用,使用時要注意到患者面部上火、頭昏眼花而下肢發冷的癥狀。 對于虛實相兼面稍偏虛證者,意苡仁湯最常被使用。此外,也可用麻黃湯和五苓散合方,加入意苡仁可增強療效。 虛證患者一般用薏苡仁湯加炮附子末治療,也可用麻黃湯合五苓散、炮附子末治療。兩組方劑都可與芍藥甘草湯合用。特別對易發生腓腸肌痙攣的患者更為必要。
特別提示:未經中醫專業人員指導請勿抄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