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龍合作寫了一部武俠小說?一直被人誤傳,確實不像金庸寫的 金庸和古龍,武俠歷史上的兩大宗師,一直并駕齊驅,都為武俠世界增光添彩。雖然兩位武俠大師的作品風格迥異,但是武俠作品同樣都深入人心。 金庸寫的是廟堂,古龍寫的是江湖。金庸的廟堂之高,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出現了一大批諸如郭靖、楊過、蕭峰、張無忌、袁承志等大俠人物。古龍處江湖之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塑造了李尋歡、沈浪、楚留香等浪子形象。 金庸的小說,以歷史為背景,武俠和歷史結合,在厚重的歷史背景下,武俠更傳神。古龍的小說,架空歷史,在純粹的江湖中,各色人等上演傳奇故事。金庸的小說,質樸厚重,看似波瀾不驚的情節,內藏趣味。古龍的小說,波云詭譎,奇峰迭起之中,看盡人性。 可以說金庸和古龍的小說,處于兩個極端,在各自擅長的風格中,肆意揮灑,訴說自己心目中所認可的江湖。雖然兩個人的風格不一,寫作特點不同,但是兩人卻英雄相惜,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古龍去世的時候,金庸非常痛惜,親自寫文哀悼:“古龍兄為人慷慨豪邁,跌宕自如,變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復多奇氣。惜英年早逝,余與古兄當年交好,且喜讀其書,今既不見其人,又無新作可讀,深自悼惜。” 從悼念中可以看出來,金庸對于古龍的才氣非常欣賞,對于古龍英年早逝非常痛心。作為古龍的前輩,亦師亦友,金庸曾在封筆之作《鹿鼎記》連載即將結束之際,寫信向古龍發出邀約,請古龍在《明報》上連載武俠小說。金庸封筆,古龍替補,這怎么看都有種“傳位”的意思。 當時古龍正在洗澡,突然聽聞金庸寫了一封信給他,立馬從浴室出來,看完了信半天不說話,可見古龍當時是多么激動。金庸寫信邀約,古龍自然不會含糊,于是在《明報》上開始連載《陸小鳳》系列,憑借玩世不恭又機靈可愛的陸小鳳系列,古龍的名氣更上一層樓。 除了《陸小鳳》系列是古龍接棒金庸的作品之外,金庸和古龍并沒有一起合作過其他作品。有謠傳金庸的《連城訣》是古龍的構思,古龍沒有時間完成,于是金庸就自己拿來創作。這純屬謠言,而且越傳越邪乎,并且分析得頭頭是道。 《連城訣》是金庸十五部作品中,非常特別的一部小說,寫得非常陰暗和真實,這樣的寫作風格區別于金庸其余的作品,是金庸絕無僅有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最初叫《素心劍》,于1963年連載于《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的《東南亞周刊》。此時的金庸已經是武俠界的宗師人物,寫武俠小說已經長達8年的時間,《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等大熱的作品已經橫空出世。 而當時的古龍呢,還沒有什么名氣,雖然已經入行三年,但并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寫作還是停留在模仿金庸、梁羽生等人作品的階段。古龍自己也直言初時受金庸作品影響極大:“他對這一代武俠小說的影響力,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無論誰的作品,多多少少都難免受到他的影響。” 古龍曾在散文集《誰來與我干杯》中這樣寫到他初期的寫作歷程:“一直到《武林外史》,我的寫作方式才漸漸有了些轉變,漸漸脫離了別人的窠臼。然后就開始寫自己的小說。”《武林外史》連載于1965年,是古龍首開浪子先河的作品,從此以后古龍的小說中浪子、酒、女人成了必備的創作元素。所以說《連城訣》時期的古龍,并沒有多大名氣,而且作品風格還在模仿金庸,金庸又怎么可能根據古龍的思路創作呢? 但話又說回來,金庸的《連城訣》的確是與眾不同的一部,架空歷史,不知道發生在何年何月,整部小說寫得非常陰暗,讓人讀了不寒而栗。這與金庸以往的創作的那些成年人的童話的爽文,的確是天壤之別,確實不像金庸手筆,非常像古龍后期的作品,難怪很多人會誤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