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現主力控盤的股票,其實還真的不難。 主力控盤的股票,一定會出現很多人為操控的痕跡。 1、存在逆勢而為。 簡單地說,大盤狂跌的時候,某些個股出現上漲,一定是主力控盤。 因為作為散戶心態,往往會跟著大盤以賣出為主,只有主力鎖倉,并且還愿意買入的情況下,才能逆勢大漲。 同樣,大盤如果大漲,個股卻下跌,一定也是主力搞的鬼,只不過這時候的主力可能在洗盤,或者是出貨。 回過頭來講,逆勢上漲的股票,可能也存在博眼球,吸引資金來接盤的可能性。 所以,逆勢而為只能證明個股被主力資金控盤,但不代表一定會漲會跌。 2、量能變化規律。 其次就是通過量能來判斷主力的控盤情況。 并不是說量能大就一定是主力控盤,或者量能小就是主力控盤,不同的主力操盤風格不一樣,反映在量能上也就不一樣。 量能有一定的規律,才是主力控盤的標志。 比如有些主力喜歡量價齊升的,有一些會把量能做得很溫和,還有一些漲的時候量能大,跌的時候量能小。 這些都是明顯的資金運作的痕跡,也是主力控盤的標志。 如果出現量能無規律變化,非常凌亂的話,那就說明沒有絕對能夠掌控局面的主力資金。 3、均線排列規律。 均線排列也是很容易發現主力運作的痕跡的。 但凡是單邊排列,不管是多頭空頭,都是有主力運作痕跡,只不過多頭排列主力在做盤,空頭排列主力落荒而逃。 至于一些箱體震蕩的行情,均線可能會顯得雜亂無章,但如果通過周線月線去看,也是一目了然。 均線本身代表了一個平均成交價格,均線的排列是價格成本線的變化。 規律性是因為主力資金要控制價格成本導致的人為操作,在均線上留下了痕跡。 4、K線形態良好。 這里的K線形態良好,可能說的有些“玄幻”。 如果對K線有研究的人,是一眼能看出來的,就是讓你看的很舒服。 比如錯落有致,漲跌分明等等,明顯都是被主力資金人為畫出來的K線。 好的K線形態,一定是主力畫出來的,那些特別丑的形態,其實也完全有可能是主力畫出來的。 因為階段不同,一個主力是用來吸引資金接盤,另一個則是主力在建倉,或者是洗盤。 主力控盤的目標,最終還是為了出貨,并不是做慈善讓跟風散戶賺錢。 所以,真正的難點在于,當主力讓你發現的時候,大部分情況可能都是在尋找接盤俠的階段,而你可能就順理成章地充當了接盤俠的角色。 如何洞悉主力的意圖,把握主力的動向,這個才是真正的難點,也是真正能幫助你賺到錢的要點。 所以,今天根據主力運作股票的幾個階段,去剖析一下主力在各個階段做的事情,以及散戶該如何應對,才能有更多的機會賺到錢。 ![]() 主力控盤的四個階段主力控盤,其實一共就四個階段,建倉、洗盤、拉升、出貨,萬變不離其宗。 除非遭遇了系統性風險,導致主力的操作計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否則,主力會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去把所有階段都一一完成,達到自己運作股票賺錢的目的。 每個階段,主力的意圖不同,表現出的形式就不同,就好像建倉階段不愿意被發現,這樣才能有籌碼,洗盤階段要夠徹底,才能保證洗干凈,拉升的時候要夠快速,才能脫離成本區,出貨的時候要夠吸引人,讓跟風資金都被套山頂上。 所以,這四個階段的主力意圖,決定了主力要怎么樣去操盤整個股票的走勢。 主力還需要結合總體的大勢,包括市場資金的熱度去運作,整個周期也并不一定完全確定。 其中,洗盤和拉升階段,可能會反反復復,甚至出貨也有可能分為多次。 但是,總體來看,從資金的運作框架上,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 針對這四個階段,可以分開去做解讀。 階段一:建倉。 作為主力,建倉階段的目的很明顯,更多的籌碼,更低的價格。 所以,大部分主力會在下跌的中后期就開始建倉的工作,邊下跌邊買入。 拋開部分游資習慣突擊建倉,大部分主力的建倉周期都相對比較漫長。 畢竟股價在低位,能夠拿到的籌碼并沒有那么多。 在建倉期間,主力的最大目標,就是要行動隱秘,盡量不被散戶發現,不被其他資金發現。 底部籌碼相對非常有限,一旦遭遇其他資金共同搶籌,可能會導致籌碼拿不到,或者是建倉周期再次延長。 所以,那些圖形非常難看的K線,有一部分就是主力建倉時候做出來的。 但是,對于散戶來說,幾乎不可能分辨出主力資金建倉的情況,僅有的蛛絲馬跡,也是一些逆勢的K線而已。 當然,如果觀察盤面,發現拋壓越來越小,其實也是主力資金不斷吸籌導致的,盯盤的人可能會發現。 只不過,K線形態很丑的那些個股,通常沒有太多人關注,更沒什么人盯盤。 建倉期,主力控盤與否,幾乎無法察覺,即便發現蛛絲馬跡,也建議再觀察觀察,因為主力可能會為了更廉價的籌碼,繼續壓低股價。 階段二:洗盤。 關于洗盤,我們先要明確主力的意圖是什么。 因為主力已經過了建倉階段,理論上并不存在利用洗盤來收集籌碼一說。 要真想收集籌碼,拉長建倉期即可,沒必要在股價已經起漲后,再進行洗盤。 所以,要甄別洗盤,發現主力,就要明白主力究竟靠洗盤來做什么。 洗盤是個很復雜的事情,但資金邏輯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把籌碼給洗干凈。 這里指的籌碼,是指那部分洗一下就會拋售的籌碼,也就是并不會堅決看漲,隨時會拋售產生拋壓的籌碼。 這里的洗,并不是吸,洗盤是把這部分籌碼,從這部分人的手里,轉移到那部分人的手里。 也就是一個恐慌盤與跟風盤的接力,叫做洗盤。 用下跌的陰線作為水,去沖刷這個盤子上的漬,把干凈的一面留給看上這個盤的人。 主力在洗盤過程中,一定存在的一個行為是先拋后吸,自己也做一個順勢的差價。 因為不拋售,壓根洗不動盤,而不低吸,也接不回盤,沒法拉升沒法上漲。 洗盤期,理論上和出貨期的區別不大,尤其是前期主力都在拋售股票,差別是洗盤后期主力會回場,而出貨期則不會。 所以從K線,在沒有拉升之前,洗盤和出貨的走勢,其實是雷同的,很難判斷的。 只有主力資金自己,知道是洗盤還是出貨,在極端情況下,出貨有可能變成洗盤,洗盤也有可能變成出貨。 這里指的極端情況,是整體大勢發生了巨變,導致主力改主意了。 階段三:拉升。 拉升期,對于主力來說是最重要的。 原因有兩點,一是拉升是主力賺錢的關鍵,股價能拉到多高,決定了主力能有多少利潤。 二是因為主力必須在拉升的時候,同步讓資金關注到自己,并且跟風參與,一同抬升股價,為自己最終出貨,提前做準備。 拉升階段,主力的目的,一定是顯山露水,昭告天下。 當然,主力也是分批地釋放籌碼,根據市場的反應,根據跟風資金的多少,去滾動換倉。 邊拉邊撤,這四個字,可能是主力資金在拉升階段最主要的目的和目標。 所以,在拉升階段,成交量一定會不停地上升,營造一種賺錢效應,讓跟風資金一輪一輪的跑步入場。 這個時候,主力控盤度其實是會慢慢往下降的,而且它也是希望釋放籌碼的。 千萬不要認為主力會抱著籌碼到頂部一股腦的拋售,一定是在拉升途中慢慢撤退。 拉升中尋找主力,一定要趁早,也就是剛啟動的時候,盡快介入,而不是等到后期。 因為價格越高,主力越不愿意把資金投入進去,出貨的意愿更強。 一旦跟風資金不足,拋壓上來了,主力一定是順勢出逃,而不會在高位死扛,更不會在高位買入,增加自己的成本。 拉升的極限,其實就是跟風和拋壓的一個平衡點,這中間還要有主力資金拋壓的部分籌碼。 階段四:出貨。 最后就是主力的出貨了,其實出貨也是控盤控盤下的一種操作。 因為即便在上漲過程中已經有大量籌碼出清,主力依舊是籌碼最多的一家,依舊能決定了股價的下跌。 因為其他資金相對體量較小,完全沒有辦法接下主力出貨地盤。 可以說,在這個階段,有多少資金接盤,主力都說照單全收,把籌碼能甩多少就是多少。 既然已經到了出貨期,主力壓根不會有什么留戀的,能拋一定拋,除非股價崩塌太快,其他資金也奪路而逃,導致它出不了貨,才有可能做反彈。 出貨期的反彈特別好確認,就是成交量特別大,因為做反彈的時候,主力資金也是邊拉邊撤的,所以成交量一定是特別大。 而后續成交量不足,就導致反彈半路夭折,股價繼續向下。 主力控盤下的出貨,還有個特點,就是當止損割肉的資金很多時,就會繼續往下走。 也就是逼著接盤的資金去躺平,或者是補倉,堅決不讓這部分資金出來,讓它們無法進行套現。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場股價的游戲,其實是資金的游戲,說白了,愿意接盤的資金越來越少,拿著籌碼的就一定會越虧越多。 主力不僅在前面幾個階段和散戶打著明牌,在出貨階段依舊是明牌開干,但凡是猶豫了,很有可能就是深套。 只有把這四個大階段里,主力資金的意圖給摸透了,才有可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搶先一步做出反應,賺到錢。 ![]() 對抗主力,散戶的優勢我們都知道,主力是一頭雄獅,它一路帶著散戶往前走,卻最終在某個地方,張開獠牙把散戶啃得骨頭都不剩。 散戶參與沒有主力的股票賺不到錢,跟著主力做卻又被主力耍得團團轉。 散戶虧多盈少是大概率事件,但那部分賺到錢的散戶,是怎么做的。 其實散戶具備很多的優勢,只要利用好自身的優勢特點,并且摸透主力的運作規律,還是有很大可能賺到錢的。 所以,散戶一定要明確自身的優勢在哪里,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1、資金量小,進出方便。 散戶的資金量小,方便進出,說白了,建倉速度快,一秒滿倉。 同樣的,離場速度快,瞬間清倉。 對于主力來說,建倉周期很慢,還要做得隱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 出貨的時候同樣需要隱蔽,沒辦法全部賣在高點,還得自拉自唱。 散戶沒有這方面的壓力,進出速度快,船小好掉頭。 2、不用戀戰,資金利用率高。 散戶的資金利用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主力資金一次運作,短則數月,長則半年一年,甚至更久。 散戶可以抓住主升浪,直接啃肉,然后買單離場。 主力卻需要顧全大局,不斷地周旋,還要保留現金,方便抬升股價,總體資金利用率并不高。 說白了,主力運作一個周期賺50-100%,散戶只需要其中10-20個交易日,就能賺到同樣多的錢,資金效率才是優勢。 3、無運作壓力,不存在多殺多。 散戶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沒有運作帶來的壓力。 什么叫做運作壓力,就是不用對抗其他的資金,不會因為有其他資金入場而煩惱。 在股票大跌的時候,資金奪路而逃,出現多殺多的局面,散戶也可以瞬間離場。 可以說,機動性是散戶的絕對優勢,主力運作的壓力,其實是散戶不能想象的。 4、可以提前止盈離場。 如果散戶相對比較保守,懂得止盈,甚至可以提前于主力落袋為安。 說白了,主力有最低的運作空間,低于這個空間,只會賠本。 而散戶不一樣,買入賣出的差價就是純純的收益,非常的簡單。 確實,與獅子為伍,可能隨時被獅子回頭給咬死,但你也可以選擇在獅子回頭之前,就脫離隊伍,拿著錢走人。 5、快速止損,快速糾錯。 最后一條,就是散戶可以快速試錯,快速糾錯。 主力一旦選錯股票,那損失不可估量,而且并不能說走就走。 在沒人接盤的情況下,主力是最慘的,散戶相對好一些。 因為主力沒法拋售,接盤不夠,散戶成交起來,壓力并不大,還是非常方便的。 所以很多主力被套上山頂,最終只能自救,如果遇到系統性風險,那就非常慘烈了。 散戶炒股,一定要發揮好自身的優勢,才能踏踏實實去和主力一起賺錢。 ![]() 最后嘮叨兩句,關于主力資金。 主力和散戶玩的是捉迷藏游戲,就是在做壞事的時候,不讓散戶發現,給散戶看到的都是在做好事,其實恰恰相反。 越是看著好的時候,越是要居安思危,主力在吸引全市場眼球的時候,一定是為了自己出貨做準備。 另外,如果你被主力洗盤出局,不要太難過,只要賺到錢了就行,有一些錢注定不是你能賺的,主力刻意讓給其他人賺。 所有賬面的浮盈,其實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賺錢,只有當股票拋售,錢進口袋的那一刻,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這個市場里,我們既要跟著主力走,又要防止被主力收割,把握自己的優勢和強項,盡量避重就輕,才能有機會跑贏主力賺到錢。 至于控盤不控盤,其實真不重要,因為資金就是在控盤和不控盤之間來回倒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