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北斗斗柄指向配合十二地支,確定月份,是謂“斗建”,它源于南方稻作文明悠久的上古傳統(tǒng),戰(zhàn)國時代的《鹖冠子·環(huán)流第五》曰:“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薄豆旁娛攀住贰懊髟吗ㄒ构?,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玉衡即為北斗。 ![]() 把后天八卦圖裝進九宮格里,就成了九宮圖,再把北斗的指向與四立兩至兩分的關系,對應列在四周。 北斗指向坎北,為冬至;指向艮東北,為立春;指向震東,為春分;指向巽東南,為立夏;指向離南,為夏至;指向坤西南,為立秋;指向兌西,為秋分;指向乾西北,為立冬。 可以清楚地看到,北斗與八卦九宮完整地結合在一起,反映北斗圍繞北天極旋轉一周天,歷經二十八星宿后的軌跡和季節(jié)變化。 地氣蒸騰于天,故用天干表示,天氣下降于地,故用地支表示。北斗指向和十二地支的結合,反映了太陽南北回歸運動帶來的地球氣候變化,就是地氣左行。 北斗的周年視運動,只在夜晚可見,而在白天,可以觀察太陽出沒方位,九宮圖和后天八卦的巽坤連線,是冬至日太陽出沒方位,此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北斗指向北方。艮乾連線是夏至日太陽出沒方位,此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北斗指向南方。太陽直射在赤道,晝夜均分,陰陽各半,春分北斗指東,秋分北斗指西,太陽在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周髀算經》:“冬至日后,日右行,夏至日后,日左行”,是為“天氣右行”。“斗建”反映的是地氣,南北回歸運動反映天氣,北斗的指向剛好和太陽的位置相反。地氣左行,天氣右行,一陰一陽謂之道。 《史記·天官書》:“斗為帝車, 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薄?span>禮記·禮運》:“必本于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碧痪褪翘斓郏侵粮邿o上之神,居住在北天極,乘坐北斗,統(tǒng)制各方,與漢代太一游九宮是一致的。 九宮從下至上三行方格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的陰陽狀態(tài),也就是上古三衡天文圖,從左至右三列方格表示日出、日中、日落。 用春秋古易解讀的《易經》、《焦氏易林》兩書,由著名出版社投資出版,明年出版。 古人把北斗九星與九宮八卦對應起來:一白貪狼坎水(天樞),二黑巨門(天旋),三碧祿存震木(天璣),四綠文曲巽木(天權),五黃廉貞土中宮(玉衡),六白武曲乾金(開陽),七赤破軍兌金(搖光),八白左輔艮土(左輔),九紫右弼離火(右弼)。這實際上依然是北斗授時體系。歲差原因,左輔、右弼兩星在北半球已無法看見,變成北斗七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