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每一個老物件都是先人們智慧結晶的創(chuàng)造,長期勞作的杰作。這些東西在我的腦海里都記憶猶新,不由得又回到了童年時代。 ![]() 1、風箱小爐匠,當時北京城里的很多人都見過,他的擔子的一頭就是個風箱。六十年前就見過,那時還在上小學。 ![]() 2、滾輥腰帶,我讀五年級小學畢業(yè)了就不知哪里搞了一條給我用,上初中時上廁所給卡住了,急得我直跳腳,好在班主任老師拿工具搞定, ![]() 3、犁杖,我用過扶犁是個技術活,一般人還扶不了呢。這個物件就是農村人用來犁地的農具之一。 ![]() 4、我們家叫扇車,或者叫風柜,收稻子脫粒后再用它把稻粒中的雜質吹干凈,脫粒:曬干:軋米:米糠和米立混在一起'這亇時就要用風車來:把糠和米分離開 ![]() ![]() ![]() 5、小時候上學開始用鉛筆,等到用鋼筆的時候,特別喜歡把鋼筆別在上衣口袋里,記得當時有的上衣兜里別著倆仨鋼筆,80年代學生用過的文具用品,用過的都已為人父母了吧!五年級鎮(zhèn)上數學競賽得過一等獎,獎品是一支鋼筆,10支鉛筆,一本塑料皮小筆記本。鋼筆大概6角, ![]() 6、石鎖,武狀元的玩具,這個是用來鍛煉身體的物件,一般人真的沒見過,那可是實打實的老物件了。 ![]() 7、那么高級的鞋拔子我沒見過,是純銅的。 ![]() 8、轆轤,很多90后,00后這批年輕人沒用過,其余的大多都有或者用過,我們那個年代就是這樣的,真挺懷念 ![]() 9、黃書包叫軍挎,六、七十年代年輕人的搶手貨。這個可是當年的LV書包, ![]() 10、蟈蟈兒籠子。我們這兒叫老鱉蓋兒。用來盛蟈蟈兒或者蚱蜢的,可以說是手工玩具,我小時候編過。用高粱桿兒的外層皮,也叫秫結篾片。我小時候用高粱秸稈的尖兒也做過。是用竹皮或高粱皮或葦皮等編織而成的。 ![]() 11、電唱機,這個只能放唱盤,不能留聲。電唱機上海牌型號206,晶體收音頭,要與放大器連接,還有一種收音頭為鋼針型。 ![]() 12、火柴,我們用的火柴一般都是工農牌,在40年前還是能在雜貨店里買到:2分一盒:5分能買3盒:普通家庭一般都用5分買3盒:因為同樣3盒:能節(jié)省1分:可想當時的錢都值錢,火柴當時基本都用于:生爐子:抽煙:點煤油燈:相信佛教的用來點香:隨著枝術的進步:燃油打火機替代火柴:現(xiàn)在市面上火柴基本已絕跡:很難買到。 ![]() 13、老式打火機,在當時來說好高級喔!年輕人一定沒見過煤油打火機! ![]() 14、斗,10斗=1石(擔),10升=1斗,10格=1升,過去畝產產量用幾斗斗,而現(xiàn)在的人用斤兩計。它是量體積,過去生產隊秋天分糧食都是用它,十斗為一石(擔)升上口沒有提梁,一升大約為三斤左右。不過各地的樣式不全相同,但容積差別不大,從古以來斗升合都是國家制定的稱量糧食的制式工具。 ![]() 15、火鏈,以前人用火石頭,拿個鐵片墊個棉花,棉花是經過青核挑皮浸濕再干了一打就著,再按到煙袋上吸。 ![]() 16、這個物件上了年紀的人應該見過,70后都不一定見得認識? |
|
來自: 情感文摘 > 《20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