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運氣渾元運氣的交運時間比較 昆明 張連周 張冰 關鍵詞:渾元運氣 交運時間計算 冬至日歲首 五運交運時間 六氣交氣時間 擇要 五運六氣交運時間無法一致的原因是把農歷生活歷的期間套用在運氣歷,如“正月朔日”,即寅月(正月)初一,是陰歷(農歷)設定的歲首,立春(始春)是24節氣對四季的定位,大寒日是六氣期間“初之氣,起于立春前15日”…。渾元運氣厘定,以冬至日為歲首,半歲期間、月期間、節氣期間、日期間與之相同;以冬至日為中點,五運期間、六氣期間的半數與之相加,確定交運日為大寒后6-8日,交氣日為大寒后1-2日不等。 概述交運時間自內經時代至今,都是無法統一的話題,但交運時間卻又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交運時間的認識不一致,得出的運氣期間日期就會有出入,各個期間的日期不一致,勢必導致具體的應用相互掣肘,所以交運時間的確立,是運氣學無法避免的癥結,也不應該是互存的調和,而是要積極面對,各抒己見,展開多角度的探討研究,以期在我們的這個時代,能有相對穩定的磨合及長足的進步。 交運時間主要有四種論述,正月朔日交運,大寒日交運,立春日交運,當然還有 太過、不及于“天正日”前后十三日交司說. 許多運氣學者,都各有闡述,現不贅引,僅略引經文注說。 正月朔日交運內經曰【1】:“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運有余其致先,運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氣之常也。運非有余,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p> 內經曰【4】:“少師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宮,其日西北風,...正月朔日,平旦北風,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風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風,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時北風,秋,民多死?!滤啡眨L從南方來,…正月朔日,風從東方來,…正月朔日,風從東南方行,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和溫不風糶賤,民不??;” 【注】:“正月朔日”,即寅月(正月)初一,這是中國陰歷(農歷)設定的歲首。 “正歲”一詞,出自【3】:“正歲,…指古歷夏歷正月。亦泛指農歷正月。出處《周禮·天官·小宰》:"正歲,帥治官之屬而觀治象之法。" 鄭玄注:"正歲,謂夏之正月,得四時之正。" 孫詒讓正義:"全經凡言正歲者,并為夏正建寅之月,別于凡言正月者為周正建子之月也。” 正月初一,古稱“元旦”或“元正”,為農歷年之歲首,又曰春節。歲首定運,無可厚非,但生活歷并非運氣歷,農歷的春節不能替代運氣歷,運氣歷的歲首日是冬至日。 大寒日交運
于立春前15日,…”,立春前15日的節氣是大寒,所以后世學者以大寒為六氣的交氣日,又把六氣的交氣日也等同于歲的歲首日,故有是說。 立春日交運內經【6】曰:“帝曰:何謂所勝?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臟。帝曰:何以知其勝?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謂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注】王冰注“始春”為立春之日,后世以之為歲運交運之日。 我認為這是說五運交運之日,而不是指歲運歲首,始春是一年等分四季的春季立春之時,不是一年等分五季(五運)的初運交運的時間點。 “天正日”前后十三日交司說此說來源于王冰【2】:“求運交日之法 凡五運皆至一年太過,來年不及乘之。不及來脫,太過從之。太過先至十三日,不及后至十三日。運來之日,在天交司日前后各十三日,或同交司日,齊天至者,每歲交司日之于天正日后交司。天正即子正,冬至六日后即日正大寒日,天六司也。即大寒日,計建丑也。此日 氣終盡,即天德初氣之始,陽年太過于天,交司前十三日至,即于從甲、丙、戊、庚、壬,支合子、戌、申、午、辰、寅,是謂六陽年矣。陰年不及于天,交司后十三日至,即于從乙、丁、己、辛、癸,支合丑、亥、酉、未、巳、卯,是為六陰年矣。支符平氣,歲于天交司日齊天而至,是年支與運合,支德四平氣。即非有余,亦非不足。曰平氣,即土氣取 己、丑、乙、未,金運取乙、酉,水運辛、未,木運丁、卯,火運癸、巳。此皆陰季不及作平氣。金運取刑庚子、庚午、庚申,即君相二火,中見金運,司天刑之不得有余,故作平氣。皆司天日至,即同至于大寒日也” 【注】:所謂:“天正日”,即大寒日,這是指六氣司天交氣日為中點,太過先至十三日交氣,不及后至十三日交氣,其實還是指大寒日交氣,至于前13日,后13日之說,沒有實用意義。 渾元運氣交運日歲期間:交運時間的不同,主要是沒有縷清歲與半歲、五運、六氣之間的判定關系,歲首的判定是主要的,歲首日不明確,其他的判定當然容易出現差異,只要明確了歲首日,其他的交運時間就可以通過分析、辨理來判定。 農歷以朔望月正月初一為歲首,格里高利歷以每年的一月一日為年首,它們都沒有現代天文學的數據支持,只是生活歷的歲首,不能成為運氣歷的歲首。 渾元運氣的歲首是以現代的天文學為背景,把太陽年定為歲運年,即從冬至再回到冬至所經歷的時間段,這與一天由0時0分0秒0.01秒為日的開始是同一個道理,渾元運氣歷取平回歸年值= 365. 242 190 419,平均值= 365.2422天。也就是說,沒有平年、閏年之分,何日為冬至日即是歲首日,以歷法系統軟件確定,我使用壽星萬年歷。 半歲期間:內經【5】曰:“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已經言明,半歲期間的交運日也是冬至日為上半歲的交運日,下半歲的交運日自然是夏至日。 五運期間:五運期間是將一歲五均分,每運73日5刻,準確的是每運=73.04844天,實際應用因為是以日為最小單位,73天的余數累計到一定時刻,則為74天,也就是每運73-74日不等,并不像傳統運氣學那樣為73日5刻,每年不變,具體何時為74天,以歷為準。 五運的交運時間要經過詳細的計算才能得出,以2022年為例: 1將每運的時間二等分為半運數,為36.52422 2將冬至日的節氣時間變換為小數形式,冬至日時間=2021年21日 23:59:09=44551.9994097222。 3將冬至日小數與半運數相加, 44551.9994097222+36.52422=44588.54161,轉換為日期,為20221月27日12:59:55,2022年大寒日為1月20日,所以2022年初運的交運時間為大寒后7日12:59:55,而不是大寒日,也不是立春日。 六氣期間:六氣期間同理,是將一歲六等分得出小數為60.873699,然后進行運算: 1將每氣的時間二等分為半氣數,為30.436850 2將冬至日的節氣時間變換為小數形式,冬至日時間=2021年21日 23:59:09=44551.9994097222。 3將冬至日小數與半氣數相加, 44551.9994097222+30.436850=44582.44,轉換為日期,為2022/1/21 10:28:13,2022年大寒日為1月20日,所以2022年初之氣的交氣日為大寒后1日10:28:13,而不是大寒日,也不是立春日。 綜合言之,歲首的交運日與五運期間、六氣期間的交運日不是同一個概念,也不應該為同一日,因為五運期間的主運初運是角運,角五行屬木,為春,但不一定必須交運于立春日,六氣期間的主氣初之氣為厥陰風木,同樣為木,但二者等分數不一樣,當然不應該、也不可能為相同的交運、交氣日,所以只有縷清這三者的關系,才不會偏置一詞。 其它的月期間、日期間的交運、交氣日都是冬至日。 但候期間的交運、交氣日則不能確定為冬至日,只能與日干支甲子同步。 朔望月期間的交運日最為復雜,有特殊的計算方式,此略。 如此也就清楚的縷清了9個期間的不同交運、交氣時間點。 下文以后,將應用渾元運氣對7次世界流感大流行進行驗證,證明其是否可以真正的與實際有關聯,吻合程度有多少。 下文:渾元運氣(三)1889年俄國流感大流行的驗證 引用文獻: 【1】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2】天元玉冊 【3】百度百科 【4】靈樞.歲露論第七十九 【5】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6】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