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微生物肥料的的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最早研究應用的是根瘤菌制劑,代表和奠基人有張憲武先生、陳華癸院士和樊慶笙先生等。50年代是早期發展的時期,開始研究應用了包括根瘤菌在內的固氮菌、溶磷細菌、硅酸鹽細菌等細菌肥料;60年代則主要推廣應用了“5406”放線菌抗生菌肥料;70-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由土壤真菌制成的泡囊——叢枝菌根(AM菌根)。90年代以來,在總結我國微生物肥料幾十年的研究、生產和應用歷史經驗后,微生物肥料研制單位相繼推出聯合固氮菌肥、硅酸鹽菌劑、光合細菌菌劑、PGPR(根際微生物)制劑和有機物料(秸稈)腐熟劑等適應農業發展需求的新品種。 近10多年來我國微生物肥料行業正處于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微生物肥料呈現品種種類多、功能廣的特點。目前在農業農村部登記的產品有農用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和復合微生物肥料三大類12個品種。 任何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問題,微生物肥料也不例外。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 目前,中國微生物肥料產業整體上得到了快速、穩定發展。但仍有很多人反應微生物肥料產品效果無法直觀評價,面對這種質疑聲,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據了解截至2022年10月底,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生物產品銷量已超去年同期近兩萬噸。山東愛福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銷售額同比30%以上增長。四川綠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微生物肥產品銷售2000萬左右。在眾多的企業之中,他們是如何實現微生物肥料產品銷量逐年遞增的?我們也了解到了企業突圍之道。 END |
|
來自: 深海之星ccpsl0 > 《(微)生物源(肥藥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