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醒:在微信公眾號平臺新的推送規(guī)則下,如果您想及時看到“建模作文”的文章,請在閱讀后,點擊文末的“在看”,或者將“建模作文”設為“星標”。 請同學們先看下面兩篇文章,注意比較二者的優(yōu)劣,思考二者的差別。 【建模前】 錯誤 內(nèi)蒙古林東一中 李文彬 周日的早晨,直到陽光烤疼了我的眼睛,我才懶洋洋地挪下床來。 若不是早就惦著給小剛買生日禮物,我才不這么早告別好夢呢。 小剛和我是絕對的鐵哥們,盡管到現(xiàn)在已分別了整整兩年,我還能清晰地記起他那壞壞的笑容。他最喜歡的就是卡通玩具了,再過五天,9月24日,就是他的生日,我今天就要挑一個特別精美的玩具送給他。 “我去買些東西,你們倆在家好好呆著吧。” 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平時一提逛商場就頭疼厲害的爸爸,今天竟然主動去購物,而平時勤勤懇懇的媽媽卻“閑”起來了。不多想了,辦我的正事要緊。取出父母給的全部零用錢,我直奔本市最豪華的玩具商場,最終確定買下一只雪白的絨毛兔,又花了幾元錢做了精美的包裝,準備下午去郵局快遞。 回到家,廚房里正在叮叮當當,飄出了一股香氣,爸爸早回來了,而且很少進廚房的他還扎著花圍裙,媽媽則滿臉笑容地邀我一起看電視,還特意瞅了一眼我的禮物,臉上竟蕩漾出很多幸福的顏色,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不一會兒,爸爸變魔術一般擺了一桌子的菜,我的困惑越來越大。管它呢,先吃了再說。我搶先坐下,夾了一塊魚送到嘴里,好香啊!媽媽笑著說:“別急,別急,還有好吃的呢。”只見爸爸又端了一個大紙盒子上來,眉飛色舞地拆開包裝,哇!是一個大蛋糕!難道今天是我的生日?不對呀!我的生日過完了呀! “快給你媽媽唱《生日快樂》!”爸爸笑瞇瞇地說。 啊!媽媽的生日! “把你給媽媽買的禮物拿出來吧。”媽媽喜在眉梢。 當時我的臉肯定很紅,因為我覺得臉上很熱,腦袋暈忽忽的。我只好拿出禮物,慢慢地拆開,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酸的滋味。 “到底是孩子呀,選的禮物也特別。”媽媽無限欣喜,眉梢溢滿了笑。 這頓飯,我吃得沒滋沒味。 就這樣,我糊里糊涂地給“媽媽”買了生日禮物。媽媽,我愛吃魚時,她愛吃魚頭;我愛吃蛋黃時,她愛吃蛋清;我愛吃餃子餡時,她愛吃餃子皮……我……我竟然完完全全地忘了媽媽的生日,我…… 我是一個不孝的兒子!我不能原諒我自己,我該怎么辦? 【簡評】 文章寫了一個巧合——記著給好友買生日禮物,卻忘了母親的生日,只好將錯就錯,把給好友的禮物送給了媽媽。 文章語言平實,但情節(jié)上多次鋪墊蓄勢,最后發(fā)生波瀾陡轉,很有尺水興波的趣味。事件雖然簡單,但包蘊的事理卻很深刻。 【建模后】 錯誤 內(nèi)蒙古林東一中 李文彬 周日的早晨,直到陽光烤疼了我的眼睛,我才懶洋洋地挪下床來,洗臉,吃媽媽早就準備好的飯。 若不是早就惦著給小剛買生日禮物,我才不這么早告別好夢呢。 小剛和我是絕對的死黨,盡管到現(xiàn)在已分別了整整兩年,我還能清晰地記起他那壞壞的笑容。他最喜歡的就是卡通玩具了,再過五天,9月24日,就是他的生日,我今天就要挑一個特別精美的玩具送給他。 “我去買些東西,你們倆在家好好呆著吧。” 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平時一提逛商場就頭疼厲害的爸爸,今天竟然主動去購物,而平時勤勤懇懇的媽媽卻“閑”起來了。不多想了,辦我的正事要緊。找個同學幫忙不是更好嗎?于是我開始打電話,打了一個又一個,最后還得自己一個人去,他們有的正忙著給一大堆筆友寫信,有的正在網(wǎng)上熱聊,有的正準備參加初中同學的生日聚會……取出父母給的全部零用錢,我直奔本市最豪華的玩具商場,從外觀到顏色,反復挑挑選選,直到店主露出厭倦的神色,我才最終確定買下一只雪白的絨毛兔,又花了幾元錢作了精美的包裝,準備下午去郵局快遞。 回到家,廚房里正在叮叮當當,飄出了一股香氣,爸爸早回來了,而且很少進廚房的他還扎著花圍裙,媽媽則滿臉笑容地邀我一起看電視,還特意瞅了一眼我的禮物,臉上竟蕩漾出很多幸福的顏色,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不一會兒,爸爸變魔術一般擺了一桌子的菜,我的困惑越來越大。管它呢,先吃了再說。我搶先坐下,夾了一塊魚送到嘴里,好香啊!媽媽笑著說:“別急,別急,還有好吃的呢。”只見爸爸端了一個大紙盒子上來,眉飛色舞地拆開包裝,哇!是一個大蛋糕!難道今天是我的生日?不對呀!我的生日過完了呀! “快給你媽媽唱《生日快樂》!”爸爸笑瞇瞇地說。 啊!媽媽的生日! “把你給媽媽買的禮物拿出來吧。”媽媽喜在眉梢。 當時我的臉肯定很紅,因為我覺得臉上很熱,腦袋暈忽忽的。我只好拿出禮物,慢慢地拆開,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酸的滋味。 “到底是孩子呀,選的禮物也特別。”媽媽無限欣喜,眉梢溢滿了笑。 就這樣,我糊里糊涂地給“媽媽”買了生日禮物。媽媽,我愛吃魚時,她愛吃魚頭;我愛吃蛋黃時,她愛吃蛋清;我愛吃餃子餡時,她愛吃餃子皮……我……我竟然完完全全地忘了媽媽的生日,我…… 這頓飯,我吃得沒滋沒味。 我是一個不孝的兒子!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幾天后,我把我的錯誤講給幾個好友聽,他們一片默然,過了一會,他們告訴我,他們也和我一樣。 【建模評點】 建模前的文章寫的是“我”一個人的“錯誤”,建模后的文章寫的是“我們”許多人的“錯誤”,針砭的對象由個人的“點”擴展到了群體的“面”,“我”的“錯誤”就有了典型意義。 建模前的文章只寫了“我”忘記母親生日的“錯誤”,建模后的文章寫了“我們”與父母缺少溝通的“錯誤”,針砭的領域大大擴展,針砭之意有了更廣的覆蓋面,主旨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建模前的文章,寫了一個巧合:記著給好友買禮物,卻忘了至親——母親的生日,糊里糊涂地把絨毛兔送給了媽媽。這樣寫,巧合只是個人的巧合,錯誤也只是個人的錯誤,除了供自己反省之外,沒有更廣闊的批評和反思空間,沒有警示他人的意義。后文,加上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給同學打電話發(fā)現(xiàn)他們都在忙“自己”事情,都是些什么事情呢?給筆友寫信,上網(wǎng)聊天,參加同學生日聚會等等,沒有一個人是在為爸爸媽媽作一點事情,這就說明“我”的“錯誤”并非偶然,也決非個別。結尾又加上了“幾天后,我把我的錯誤講給幾個好友聽,他們一片默然,過了一會,他們告訴我,他們也和我一樣。”一句,再一次說明“我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這樣,文章就提升了一個層級,實現(xiàn)了針砭對象由“點”到“面”的跨越。 【建模導引】 文中所寫事實,可是說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 小作者的原意想針砭這種現(xiàn)象,來引起大家的關注和反省。但是,建模前文章那樣寫,只是寫了“我”一個人的“錯誤”,針砭的對象也只是“我”自己,此外就沒有更廣的覆蓋了。如何擴展針砭的對象呢?可以加幾處情節(jié),讓那些情節(jié)顯示出“我”的“錯誤”絕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很多的同齡人都有的“錯誤”。 這就需要構思的功夫了。既要擴展針砭的面,又不能露出斧鑿之痕,須得自自然然。可以聯(lián)想在這個周日,其他同學都在做什么事情,是為父母做一點家務嗎,還是也和我一樣,只想著自己的事?我的“錯誤”被其他同學知道后,他們是什么反應?這樣聯(lián)想下去,你就會發(fā)現(xiàn)合理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