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廢除科舉、推行新學是中國教育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惠灣里緊跟形勢,惠灣里祠堂就開風氣之先,在祠堂成功首辦新學,方便周圍學齡兒童入學,并且以此“著稱于錫邑”。(見《惠氏宗譜》卷4中的《自述》) 3,1939年11月,王新民(惠永昌)在惠公祠首先組織建立中共惠灣里支部和錫南區委。 4,惠公祠是王新民(惠永昌)開創的新四軍太支隊抗戰的革命據點:在這里成立抗日農會“兄弟團”、組建“基干隊”(即農民革命武裝)、開辦“惠甲里補習夜校”(后改為“達才中學”),新四軍“太支隊”經常到惠灣里祠堂集訓、休整住宿和養傷(當時稱“后方醫院”)。 5,1939年末,中共地下黨在惠灣里祠堂大會首發錫南區“二五減租”。 6,1941年秋的一個深夜,中共惠甲里支部在惠公祠組織惠甲里的“兄弟團”和其他愛國村民許多人破壞日偽的交通運輸線,搗毀蘇錫公路的16號、17號、18號橋和沙墩港大橋。 現在,惠公祠已是新四軍太支隊唯一僅存的活動據點了!可喜的是,在惠氏分會和廣大惠氏宗親集體努力下,現在惠公祠陳列了《紅色軍工專家杰出機械巨匠王新民(惠永昌)革命事跡陳列館》和《惠裕生烈士事跡陳列室》。為此惠公祠先后獲得了無錫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無錫市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以及無錫市新安中學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最近惠公祠又榮獲了無錫市市委宣傳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此,我們應該多多感謝惠氏分會的領導們兢兢業業所作出的無私奉獻!!! 我力挺原保還有一個重要理由是伯祖惠善旌、即戊戌版《惠氏宗譜》的纂修就保護祠堂特地在《惠氏宗譜》著文《錢餅橋支祠堂記》,殷切希望“愿子孫世世保之”(《惠氏宗譜》卷五P39-40)。作為我們惠元祐的所有子孫后代應該遵循老祖宗的遺訓,義不容辭、永永遠遠保護好我們的惠公祠!讓它永遠讓子孫后代憑吊、緬懷和祭掃,讓革命傳統和優良家風代代相傳。 再論歷史價值和使用價值 關于歷史價值和使用價值,以前我曾經講述過。這里有必要再作解釋一下,對于使用價值比較直觀、容易弄懂;而對于歷史價值則較為抽象,要弄懂絕對不是容易的事。 最近有一位宗親拉住我說,那造新房子難道不好?怎么你喜歡舊房子、破房子?難道你不喜歡穿新衣服,而喜歡穿舊衣服、破衣服?對此他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莫名其妙! 確實新衣服的使用價值優于舊衣服、破衣服,但是如果你奶奶還替你保存好一件你兒時穿的、帶有多處補丁的舊衣服,你大概會對它另眼相看了吧。因為它能夠使你聯想起那艱苦奮斗的年代及其奮發向上的精神,對你有所啟發、有所教育。 還有,一張使用過的、有年代的舊郵票比新郵票來得貴,對此大概你也能理解吧!它能夠使你想起那個年代,引發種種聯想…… 古祠是古董、是文物,是人類社會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一定歷史時期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是當時歷史的具體而真實的實物見證,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學史使人明智,而作為歷史文化的證據的文物,能夠使人感知到歷史及其文化的真實存在,幫助人們深入了解歷史,增加知識,提高認識,這就是所謂歷史價值。。 另外,作為文物和古董歷經年代久遠,往往數量稀少,根據物以稀為貴的商業規律,其珍貴程度往往也在與時俱增。 建國初,中央政府批準了拆除北京朝陽門和西直門等老城墻,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多次苦諫沒有成功,還為此嚎啕大哭一場。這里面也牽涉到一個使用價值和歷史價值權衡利弊、如何決策的問題。城市發展交通先行,不拆城墻、城市怎么能夠發展?城墻阻礙交通,沒有使用價值,僅此一點來說,老城墻應該拆。 但是現如今看來,中央如果當時能夠聽取梁思成教授的意見的話,那么如今完美保存的北京古城展現在世,這將是一個怎樣偉大而輝煌的世界歷史文化奇觀啊!!!別說抽象的歷史文化價值,光光就經濟價值的旅游業收入,每年可以為國家多賺取多少多少外匯和內幣啊?!!! 如今看來,若要保護北京古城就早早應該考慮遷都去雄安或別的地方了。可是那時候誰有那種超越時空的遠大目光呢?可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即便偉人、認識也有閃失之時。由此可見對于古祠至今仍然堅持 拆老建新的宗親們,我們應該予以最大的理解和包容,相信認識得慢慢來……能行的! 為什么要成立惠公祠祠管會 我的一位兄弟斥責我,為什么非要亮出產權證和成立祠管會?這樣不冷了大家的熱情,涼了眾宗親的心。我說,當初(2010年)修復惠公祠時,華莊惠甲里村上就有人為此曾經有過爭執,并且很激烈,甚至有宗親沖著我擲茶水杯、砸熱水瓶、破桌子示威,一度鬧得不好開交。多虧老會長逸民同志及時作出英明決策:惠公祠產權不變,由惠氏分會修修用用;否則讓它爛爛坍坍也不是事體(有《關于整修龍渚社區惠甲里祠堂的報告》佐證)。這樣方才平息了那場風波。如今的爭論,只不過是大家忘卻了那段曾經的歷史。 為了確保惠公祠原保,我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亮出了產權這張底牌。恐有宗親誤解,為此我曾再三聲明初衷不變、一切照舊,即惠氏分會照樣修修用用。否則,我若隨波逐流、順勢隨便同意把古祠拆去、再翻建,這么一拆一建,惠公祠價值的損失該多大啊!就此,百年古祠將永永遠遠在地球上消失,那些所謂不可估量的古建筑價值和文化歷史價值將隨著拆遷隊的挖機聲響,頃刻之間統統化為烏有!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要知道,最新的、最美的祠堂都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也就是說可以用金錢來估價衡量的,但是那缺乏歷史文化底蘊。而歷史文化底蘊是無法用金錢來估價衡量的。我們惠公祠是具有豐富、悠久、偉大而光榮歷史底蘊的古祠!是卓立于無錫市所有祠堂建筑中的一塊無與倫比的、響當當的硬牌!是我們惠氏宗親引以為傲的無價之寶!!! 如今,華莊惠甲里98%以上的宗親都主張原保惠公祠。并且華莊惠甲里宗親專門成立了惠公祠祠管會,讓惠甲里宗親多一份保護祠堂古建筑的責任心,以確保古祠安全長存。 祠管會一再聲明,祠管會的職責僅僅是保護古祠、尤其是不讓拆毀,并且愿意成為惠氏分會的一個下屬機構。這保護惠公祠的祠管會組織將代代相傳,哪怕億萬斯年,哪怕天翻地覆,以確保惠公祠太平無事、完好無恙。因為它是我們惠氏先祖難能可貴的饋贈家寶,它承載著無窮的精神財富和智慧力量!(注: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木結構建筑是山西應縣木塔,966年。相信隨著科技發展,一定能夠解決這木結構建筑長期保存的難題) 近來,在惠公祠數處破漏和坍塌的情況下,祠管會進行了一定的維修和修復,工程現在基本完成(準備另文專述),用以迎接無錫市市委宣傳部太湖游擊隊教育基地的掛牌儀式,迎接各級領導和各方貴賓光臨。 惠公祠的發展趨勢 最后說說惠公祠的發展趨勢: 一,如上所述,惠公祠原保的趨向為100%,這是無可左右,確定無疑的: 1,惠公祠具有較高的古建筑價值和眾多的歷史價值(見上); 2,惠公祠是無錫市集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一體的、絕無僅有的教育基地; 3,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惠公祠原保有其強大的群眾基礎,又有祠管會這一群眾組織專門負責保護(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群眾的力量不容小覷,惠山區新建了好些祠堂,都是直接由群眾力量驅動造就的); 4,我們應當相信黨,相信各級領導都是具有覺悟的,都是具有較高認識水平的; 5,惠公祠地處市規劃的綠化帶,無礙市政府既定規劃大局; 6,惠公祠拆老建新遠遠比原保的建筑成本來得高,得不償失。 綜上可見,惠公祠原保100%,無可左右,確定無疑!!! 二,建設新四軍太湖游擊隊教育基地 我佩服無錫市市委宣傳部的領導同志們有見識、有眼力。他們在著名書畫家兼收藏家永東宗親的提議下、馬上看中了華莊惠公祠這一古祠寶地。他們了解到惠公祠是現在唯一幸存的太湖游擊隊革命據點,亟待搶救歷史、把它建設成一個太湖游擊隊教育基地。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在抗日戰爭時期在無錫地區建立了無數的豐功偉績!可是至今還沒有一塊像樣的供人民群眾緬懷、學習的教育基地。為了不讓人們忘卻那些可歌可泣的英烈及其英雄事跡,為了不讓太支隊抗日英雄的革命精神在時間長河的塵埃中塵封、湮沒,亟待建一個教育基地,讓英烈們永留人間!讓他們的革命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現如今看來,這一教育基地也只有建在惠公祠。 惠公祠要建設一個像樣的太湖游擊隊教育基地,那硬件和軟件大有文章可做,那大有我們廣大惠氏宗親和有識之士舒展才華的天地! 今年8月份,我和學生小陸專程去參觀了溧陽前馬鄉水西村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水西村李氏宗祠是抗戰時期新四軍一支隊茅山根據地的司令部駐地。江蘇省省委宣傳部在把它建設成教育基地時,首先修復了李氏宗祠,在祠中恢復了當時陳毅元帥司令部的擺設,這是一期工程;然后在祠堂旁邊特地新造二期工程——一棟外形為“N4A”(新四軍縮寫)的別致的現代化大樓,專作新四軍史績展覽(注:太湖游擊隊教育基地也可以學習這二步走)。大樓分三層,一、二層是展室,第三層是工作人員的辦公室、會議室和活動場所。 對此,我向我們惠公祠所在地華莊龍渚社區領導邵國豐書記作了介紹,并且邀請他擇日一起再前往參觀學習。當即,領導欣然同意。可見,我們黨的領導同志是相當具有覺悟的!惠公祠的新四軍太湖游擊隊教育基地究竟應該建成怎樣的一個模樣呢?如今還是一張白紙。 毛主席說,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 是的,愿廣大惠氏宗親和有識之士團結一致、同心同德,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研究討論如何舒寫這篇美文、描繪這幅美麗的畫圖! 惠南辰 2022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