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特別適宜于治療腦萎縮之類病癥的藥品以及制取它的方法。它以中藥黃芪、黨參、龜板、鹿角膠、三七、水蛭、杜仲、山甲、熟地、山茱萸、枸杞子、何首烏、巴戟天、丹參、紅花、石菖蒲、遠志、蜈蚣及菟絲子制成蜜丸。本品具有滋腎填精、益髓健腦、豁痰開竅,破瘀散結、祛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療腦萎縮、中風后遺癥、腦栓塞及其引起的神情呆滯、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頭昏,站立行走不穩(wěn)、前傾,舌強、語言蹇澀,嗆咳、流涎,尿頻等癥均有很好療效。 權利要求書
1: 1、一種腦萎康,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黃芪、黨參、龜板、鹿 角膠、三七、水蛭、杜仲、山甲、熟地、山茱萸、枸杞子、何首烏、 巴戟天、丹參、紅花、石菖蒲、遠志、蜈蚣及菟絲子制成的蜜丸。 2、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腦萎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主 要工序包括: a/除鹿角膠外,將干燥的其它各味中藥粉碎、備用; b/三七粉用套研法與其它中藥粉混合均勻; c/鹿角膠置煉蜜中熔化后,加入上述中藥粉,攪拌均勻; d/合坨制成蜜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萎康,其特征在于:中藥中按重量(%) 黃芪10~11、黨參5~6、龜板2~3、鹿角膠2~3、三七2~3、水蛭 2~3、杜仲5~6、山甲2~3、熟地5~6、山茱萸5~6、枸杞子5~6、 何首烏5~6、巴戟天5~6、丹參7~9、紅花5~6、石菖蒲10~11、 遠志10~11、蜈蚣1~2、菟絲子5~6。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萎康,其特征在于:蜜丸中還有土元, 其用量為中藥重量的5~6%。 5、如權利要求1、3、4所述的腦萎康,其特征在于:中藥與蜂 蜜之比為1∶1~ 說明書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特別適宜于治療腦萎縮之類病癥的藥品以及制取它的方法。 腦萎縮是老年人群好發(fā)的一種疑難頑癥。然而目前中、西醫(yī)對這種病癥尚無較為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彌補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有效治療腦萎縮的藥品以及制取它的工藝方法。 可采取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目的。以中藥黃芪、黨參、龜板、鹿角膠、三七、水蛭、杜仲、山甲、熟地、山茱萸、枸杞子、何首烏、 巴戟天、丹參、紅花、石菖蒲、遠志、蜈蚣及菟絲子制成蜜丸。制備腦萎康的主要工序包括: a/除鹿角膠外,將干燥的其它各味中藥粉碎、備用; b/三七粉用套研法與其它各位中藥粉混合均勻; c/鹿角膠置煉蜜中熔化后,再加入b/序的中藥粉,攪拌均勻; d/合坨制成蜜丸。 結合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方案的內容作進一步詳述。 對所用的中藥既可采用它們的原藥材,也可采用經(jīng)加工過的飲片,藥材的型式對腦萎康的藥效沒有影響,只是工藝過程繁簡而已,以飲片配制則可使工藝大大簡化。各味藥材的用量及制備的方法均可遵循中醫(yī)藥常規(guī)酌情選定、運用,亦可增減配伍;以上述中藥制成的蜜丸對腦萎縮之類病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效用。 最佳配方實例:中藥中按重量(%)黃芪10~11、黨參5~6、龜板2~3、鹿角膠2~3、三七2~3、水蛭2~3、杜仲5~6、山甲2~3、熟地5~6、山茱萸5~6、枸杞子5~6、何首烏5~6、巴戟天5~6、丹參7~9、紅花5~6、石菖蒲10~11、遠志10~11、蜈蚣1~2、菟絲子5~6時所配制成地腦萎康蜜丸療效最佳。 上述配伍中若添加土元,且其用量為中藥重量的5~6%所制成的蜜丸,對治療腦栓塞有很好效果。 腦萎康中中藥與蜂蜜之比為1∶1~1.4為宜。 采用飲片制備腦萎康的方法是: 1/除鹿角膠外,將干燥的其它各味中藥粉碎、備用。若藥材不夠干燥,可將藥材置于遠紅外干燥箱烘烤、滅菌30分鐘左右,也可采用其它的設備進行相應處理。三七應單獨粉碎,其余的中藥則可混合后再集中粉碎;粉碎至80~100目為宜。 b/三七粉用套研法與鹿角膠外的其它中藥粉混合均勻; c/鹿角膠置煉蜜中熔化后,再加入b/序的中藥粉,攪拌均勻; d/合坨制成蜜丸。每丸重6克即可。 按本技術方案制成的產(chǎn)品相對現(xiàn)有技術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效果: 本品具有滋腎填精、益髓健腦、豁痰開竅,破瘀散結、祛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療腦萎縮、中風后遺癥、腦栓塞及其引起的神情呆滯、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頭昏,站立行走不穩(wěn)、前傾,舌強、語言蹇澀,嗆咳、流涎,尿頻等癥均有很好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