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校發了湖南省小語會關于開展“小學語文優秀作業案例”征集活動的通知,于是主動報名參加,教研組長立即發了一個專家專家講座給我學習——“雙減”背景下,如何設計語文作業?由郴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正高級教師,黃小元老師主講。) 一、作業的重要性 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A.任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不斷的鞏固與復習。作業是學生把知識運用于實際的初步實踐,是教師了解學生和檢查教學效果的窗口。 B.設計信度、效度較高的作業,是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要求,也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二、作業設計要有“度” (一)作業設計要遵守“法度” 作業情況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改進教學的一個重要信息來源,必須符合《課程標準》和課本階段性及課時性要求,突出舉一反三的功能。 (二)作業設計要呈現坡度 綜合性練習的作業設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規律,坡度要循序漸進,從基礎到能力,從單一到綜合,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作業設計要保持新鮮度 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生動有趣,不陳舊,不呆板,不機械,不重復,不枯燥,不乏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思維能力。特別是課外作業,學生有自主完成的動機和動力很重要。 (四)作業設計要體現精準度 1.作業設計精準的前提是保證對知識點的理解到位。下列句子的標點符號使用完全正確的-項是: A.我們吃的糧食,水果、肉類、穿的棉、麻、毛、絲、燒的柴火,都和太陽有關。 B.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 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C.妙極了,它真沒有走掉,我們很快就在葡萄葉兒上、瓷花盆兒上、爺爺的锨刃兒上找到了。 頓號的用法: 頓號表示句中短暫 的停頓,一般用在并列的詞語之間。 2.作業設計精準的關鍵是準確把握教學的目標點及生長點。 二年級下冊第9課(第四單元)《楓樹 上的喜鵲》: 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窩邊,指著上升的太陽,問喜鵲弟弟:“鵲! 鵲鵲鵲? 我懂得,她問話的意思是:“看! 那是什么?” 喜鵲弟弟一齊快樂地回答:“鵲! 鵲鵲!鵲鵲鵲!” 我懂得,喜鵲弟弟很快給出了答案:“媽媽, 那是太陽!太陽升上來了!” 本單元的教學王點是“運用學到的詞語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在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及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讀句子,想象畫面”的基礎上,從“展開想象”到想象畫面”到“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由易到難,要求不斷提高 3.作業設計的精準度與作業評價的精準度要一致。 作業設計的目的要通過準確的評價去引導學生達成,不能似是而非,寬容過度,要對準要點評價。 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語文園地》:仿照例句,寫出對時間的體驗。 二十來個勇敢的水手已經跳進了大海:四十秒鐘大家已經 覺得時間太長了!等孩子一浮上來,水手們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成千上萬只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 理解的要點: 時間的長短、快慢是相對而言的,不同的情形下,相同的時間 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 其次是對體驗的理解,不僅僅是覺得快或者慢,還可以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興奮、緊張、焦慮、害怕等體驗。 三、作業的類型與功能 (一)預習作業 在學習任務前,要求學生自己預先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和內容,初步掌握新知的一種作業類型。 小學語文預習作業設置,應側重于初識課文內容,特別是要求學生出聲朗讀,寫的內容盡量少些。預習要求不宜過多過高,指望學生完成日常需要在課堂上才能完成的內容,不現實,也做不到。 有的課型不宜布置預習作業,如閱讀策略單元預測、 提問、提高閱讀速度、有目的地閱讀。預習了,就無法了解學生初始的閱讀體驗或閱讀能力。 (二)課堂作業 隨堂練習 隨教學進度,要求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即時性的作業類型。課堂作業往往是針對重要的知識點及能力點進行的舉一反三練習,幫助學生強化新學的知識,訓練和應用新的學習技能和方法。針對課文的“空白點”啟發學生想象表達,也是語文課堂作業的常用方式。 課堂作業的形式有多種:聽、說、讀、寫、思、演.... (三)課后練習 鞏固性作業:學習任務完成后,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重新認識,加深理解和鞏固記憶的一種作業類型。 拓展性作業:學習任務完成后,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儲備或其他學科知識,完成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的一種作業。 綜合型作業:某一階段學習任務完成后,為檢驗學生各知識點的掌握、能力點的提升而設計的一種作業類型。這種綜合性二方面體現在不同題型的綜合,另一方面體現在一道題目中知識與能力的綜合。為作業設計中難度最高的類型。 四、作業設計舉例與實踐 1.字詞作業設計(不是機械性書寫詞語,而是文段內容的知識傳播) 例1.作為新時代好少年,一定要勤奮學習,不lan duo,不說huang hua 不ai mu 虛榮,ju jue不良習慣,xie tiao好作息時間,努力鍛煉身體,不負少年時代美好時光。 例2.用橫線畫出正確的答案。 ①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強(qiang qiang) 達到了老師的要求,但離優秀還差(cha cha) 很遠。 ②(蔚藍 蔚然)成風 (塞翁 賽翁)失馬 ③辭別人世(語言告別) 喜出望外(意料看見) 2.語段練習設計 非畢業型考查,句型的設計要根據學段、學期要求來。教了什么,練什么,往前跨幅度復習鞏固可以,不適合往后拔高要求。 重點強調:縮句,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沒營養”的練習。多做擴句的練習。 2021年上期五年級下冊古詩文積累考查: 20.古詩中有畫。古代兒童的生活是這樣的:初夏時,“童孫未解供耕織,__________________。”冬天時,“稚子__________________,彩絲穿取當銀鉦。”日落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無腔信口吹。” 21.古詩中有情。詩中有濃濃的母子之情,《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報得三春暉。”訴說若詩人對母親深深的感激之情:詩中有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中“______________,唯見長江天際流。”道不盡對朋友的不舍;詩中有舉舉的愛國之情,陸游的“遺民淚盡胡塵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盼著國家能早日統一。 22.古文中有智。《楊氏之子》 中:孔指以示兒日:“___________________。” 兒應聲答日:“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題設計 例1.針對單元、課文訓練重點的設計一六年級 上冊《橋》: (原創者: 付艷芳)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 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 老漢吼道:“少廢話, 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的一聲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來奠, 她來祭莫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1)選文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情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安排這樣的情節,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老漢一“揪”一“推”讓人很震撼。請分別從這兩個動作中分析老漢的人物形象。 揪:___________________ 推:___________________ (3)畫橫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讀了這句話,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以上三題中可以看出,閱讀小說時要關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 2.針對累積的綜合能力考查的設計(五年級上冊期末閱讀題設計) 例2.《你所不知道的豬》 4.讀寫結合題設計 例3.六年級上冊《橋》課后練習題: 小練筆: 2004年《感動中國》給袁隆平的頒獎詞曾寫道:“他是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如果要給老支書頒獎,你想給老支書頒發什么獎,請為老支書寫一段頒獎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