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來自于國醫大師王琦的弟子 筆者按:我深受尋麻疹的困擾多年,偶然發現玉屏風散,吃了一個月不到 花了不到50塊錢,已經很少起疹子了。 玉屏風散研究進展 1源流及古代應用 玉屏散在古今中醫文獻及各版《方劑學》中記載扶正固表的代表方劑玉屏風散有三種,一為元代危亦林所著《世醫得效方》;二為元代朱元溪著述《丹溪心法》;三為南宋張松所著《究原方》。考現行本《世醫得效方》中并無記載玉屏風散,南宋《究原方》只存自序。《丹溪心法·卷三·自汗》載:“玉屏風散:治自汗。防風、黃芪各一兩,白術二兩。上每服三錢,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普濟方》載:“玉屏風散(出仁存方)治腠理不密,易感風寒,頭昏眩甚則痛,項強,肩背,拘急,噴嚏不已,鼻流清涕,續續不斷,經久不愈。氣虛人不易發散,常服效。黃芪四兩,防風二兩,白術三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各家對玉屏風散均有論述,《丹溪心法》指出玉屏風散治療自汗,藥量記載為防風、黃芪各一兩,白術二兩。《普濟方》指明“玉屏風散治腠理不密,易感風寒”,即現代所指虛性感冒,并詳細記載臨床癥狀,藥量記載為“黃芪四兩,防風二兩,白術三兩”;并強調“氣虛人不易發散,常服效”。《醫學讀書記·附靜香樓醫案三十一條》記載:“表虛易感風邪,里虛易作瀉,上虛則眩,下虛則夢泄,宜玉屏風散。”以此可見,玉屏風散在古代即被醫家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種虛證的治療。
2方義分析 玉屏風散最初用于自汗,據《醫考方·自汗門》記載:“衛氣一虧則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滲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玉屏風散功效以益氣固表為主,固中有疏,散中有補,補散并用,相反相成。 黃芪味甘氣微溫,走內可大補脾肺之氣,使脾肺之氣壯,充榮滋養營衛之氣,故黃芪益氣固表止汗為君;白術味苦氣溫,健脾益氣,生化氣血,與黃芪相用,正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旨在增強益氣固表之效,表之衛氣壯實,則汗自出癥愈,外邪則不易侵犯肌表營衛,故白術補氣健脾為臣。且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風得黃芪,祛邪而不傷正,二者相用,有補中寓疏,散中寓補之意。佐以防風味甘氣溫,走表而散風邪,合黃芪、白術功效走于肌表,固護營衛之氣,驅除在表之邪。醫家李杲曰:“防風乃風中潤劑,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
因此,玉屏風散專門針對體虛、肌膚不固、易感冒者而設,常用于表虛自汗等病癥,以補氣藥為主,以小量散邪藥為次,重在補中有散。
清代醫家柯韻伯解釋玉屏風散方名為:“風邪去而不復來,此欲散風邪者,當倚如屏,珍如玉也,故名玉屏風”。
3藥理研究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許多研究者深入對玉屏風散進行藥理研究,并取得了豐順的研究成果。經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玉屏風散在免疫調節、抗感染、抗氧化及抗過敏等方面具有明顯作用。
3.1免疫調節作用
3.1.1免疫增強作用 諸多藥理研究證實玉屏風散具有免疫增強作用,大量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玉屏風散提取液可顯著促進小鼠刀豆蛋白A誘導脾淋巴細胞轉化,淋巴細胞轉化率是測量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并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活化吞噬及增殖,從而增強小鼠免疫功能。張露榮等通過系列實驗研究玉屏風散對肝癌荷瘤小鼠肝癌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結果顯示玉屏風散治療組小鼠脾臟CD4+T、CD8+T、CD19+B及巨噬細胞數量均增加,玉屏風散生藥30g/kg、25g/kg及20g/kg對腫瘤細胞抑制率分別為37.44%,28.81%及18.86%;此研究結果表明,玉屏風散能夠量效和時效依賴性抑制肝癌細胞的生長及增殖,并且能夠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除此之外,有學者認為,玉屏風散通過JAK-STAT信號通路降低STAT1因子和LAK1激酶的活性,從而增強大鼠免疫功能。
3.1.2對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諸多學者從免疫球蛋白方面進行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均將玉屏風散或玉屏風散配合其他藥物作為試驗組,大量臨床研究結果證實玉屏風散對免疫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能抑制免疫球蛋白IgB的產生,增加IgG、IgA的含量。
田軍等以玉屏風顆粒為試驗組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現試驗組有效率為96%,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均有顯著升高。康云峰[20]通過觀察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臨床研究發現中藥玉屏風散組較西藥利巴韋林組明顯升高IgA、IgG及IgM,且玉屏風散組不良反應情況明顯低于西藥利巴韋林組。
除此之外,徐培平等進行動物實驗研究發現玉屏風散能夠增加病毒感染小鼠呼吸道及腸道分泌sIgA。
3.1.3對T淋巴細胞亞群的作用 T淋巴細胞亞群在人體細胞免疫調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諸多學者研究玉屏風散治療哮喘、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及預防慢性腎炎等方面均以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為起始點。江忠等臨床研究發現哮喘患兒經玉屏風散治療后CD8+升高明顯,CD4+明顯降低,CD4/CD8比值顯著降低。向濤等臨床研究發現玉屏風散通過增加中性粒細胞數量與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CD8+、CD4+及CD4/CD8比值,從而調節患者免疫以達預防慢性腎炎患者感冒的作用。黃芳等臨床研究發現玉屏風顆粒聯合西藥使用治療患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總有效率為94.29%,感冒次數顯著降低且患兒血CD4+及CD4/CD8增高。除此之外,玉屏風散單味藥味的藥理研究表明,黃芪中黃芪多糖、黃芪黃酮能增加T細胞活性及增殖,并調整T細胞亞群紊亂狀態,尤其黃芪黃酮能夠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CD4+T水平,抑制CD8+T表達,提高CD4/CD8比值;白術多糖能夠明顯提高正常小鼠IL-2及顯著提高淋巴細胞中cAMP、NO濃度。 大量臨床研究及實驗研究可以證實,玉屏風散的免疫調節作用主要體現于免疫增強,對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在于抑制免疫球蛋白IgB產生而提高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對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在于調節CD8+、CD4+及CD4/CD8比值等。由此可見,玉屏風散的免疫調節作用是臨床用其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的重要因素。 3.2抗氧化作用 孫國安等研究玉屏風散對慢性氟中毒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響,發現玉屏風散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少于單飲用氟化鈉水組,結果提示玉屏風散具有抗氧化作用。鮑英存等將玉屏風散含藥血清用于老齡小鼠脾淋巴細胞后發現衰老細胞減少,細胞活性氧(ROS)及反映脂質過氧化程度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保護細胞不受氧自由基損傷的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增高。結果表明玉屏風散通過降低細胞內ROS水平及MDA活性、提高老齡小鼠脾淋巴細胞T-SOD,從而發揮抗氧化作用以延緩細胞衰老。由此可見,玉屏風散對老齡鼠動物模型可通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而發揮抗氧化作用,但尚未有臨床研究及人用歷史相關文獻報道,因此對玉屏風散的抗氧化作用,具有開展臨床研究的意義及價值。
3.3抗感染作用 流感病毒易于變動及宿主廣泛給防治帶來重重困難,經實驗研究發現玉屏風散能夠抑制及滅活流感病毒。雞胚試驗表明玉屏風散對流感病毒H3N2毒株15EID50,30EID50感染量有顯著抑制作用,玉屏風散不單能抑制病毒增殖,又能滅活減毒。李玉梅等研究發現玉屏風散聯合維生素C可促進呼吸道抗體IgG與SIgA抵抗病毒,其預防流感的機制在于激活黏膜免疫防御從而增強免疫。據研究報道呼吸道感染與口腔部優勢菌甲型鏈球菌比例失調有關,經實驗研究證明玉屏風散水煎劑能夠促進優勢菌甲型鏈球菌生長并能同時抑制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生長。
3.4抗過敏作用 機體免疫功能亢進易造成機體高敏狀態,從而易發生超敏反應性疾病,主要以皮膚黏膜病變及呼吸系統病變為主。中醫體質學說認為過敏體質是過敏性疾病產生的“土壤”,過敏疾病在緩解期應以益氣固表之玉屏風散為主要預防方法。溫愛平等通過臨床研究發現,運用玉屏風散輔助治療患兒過敏性紫癜可有效防止其復發,可能與通過降低患兒血清IgE水平從而有效糾正免疫紊亂狀態有關。張瑜等[36]臨床研究發現,玉屏風散通過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及降低血清IgE水平,從而抑制氣道炎癥,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改善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緩解期的免疫功能。除此之外,玉屏風散單味藥味的藥理研究表明,防風水煎液可抑制多種過敏遞質的釋放,具有抗Ⅰ型變態反應作用。
4制劑研究 散劑作為傳統中藥的主流劑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中共記載散劑35方。雖然散劑具備節省藥材、縮短煎煮時間等優點,然而散劑對成藥加工、疾病的選擇及在體內的釋放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與特點,但也存在服用量大、制劑工藝粗糙、質量難以控制等缺點。 因此,引入現代藥物制劑技術有效解決散劑存在的短板問題,并提升了藥品品質及推動產品提升。玉屏風散經現代藥物制劑技術處理形成不同劑型,主要劑型有玉屏風顆粒、玉屏風口服液、玉屏風膠囊及玉屏風袋泡茶,均收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玉屏風顆粒調理氣虛體質(反復感冒)臨床研究不同制劑含有效成分黃芪甲苷從高往低依次為:玉屏風顆粒(10.5mg/日服用量)>玉屏風袋泡茶(5.76mg/日服用量)>玉屏風膠囊和玉屏風口服液(3.6mg/日服用量)。由此可見,玉屏風顆粒中黃芪甲苷的含量最高,現代研究也多使用玉屏風顆粒進行實驗研究及臨床觀察。
5現代臨床使用情況 臨床應用玉屏風散非常廣泛,涉及呼吸系統疾病(反復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氣管肺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免疫系統疾病(過敏性紫癜、濕疹、蕁麻疹、老年帶狀皰疹、過敏性結膜炎)、泌尿系統疾病(腎病綜合征、急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及婦科病(免疫性不孕、產后身痛氣虛)、五官科疾病等,尤其常應用于治療各種虛證、汗證、兒科呼吸系統及過敏性疾病。
5.1呼吸系統疾病 玉屏風散治療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包括反復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氣管肺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陳峰等臨床觀察玉屏風顆粒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情況,治療8周后總有效率為92%,發現患兒外周血CD4+、CD3+及CD4/CD8比值顯著升高,CD8+水平顯著下降,研究證實玉屏風顆粒安全性高、療效確切,可提高患兒細胞免疫功能。 孫啟華等臨床觀察發現玉屏風顆粒聯合穴位貼敷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指標及肺功能。 黃玉琴進行玉屏風散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臨床觀察研究,結果發現玉屏風散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06%,且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鄧彩艷等以玉屏風顆粒輔助干擾素針劑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結果顯示治療組患兒喘憋情況、哮鳴音消失時間以及患兒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5.2免疫系統疾病 玉屏風散治療免疫系統疾病主要集中于皮膚病變,包括過敏性紫癜、濕疹、蕁麻疹、老年帶狀皰疹、過敏性結膜炎等。 韓莉臨床研究發現玉屏風散聯合西藥治療慢性濕痊愈率為65%,總有效率為95%,不良反應及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閔兆晗通過玉屏風顆粒聯合西藥治療過敏性紫癜,研究表明患兒紫癜及腎臟癥狀消失時間顯著縮短且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李華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加味玉屏風散聯合外治洗眼法治療20玉屏風顆粒調理氣虛體質(反復感冒)臨床研究過敏性結膜炎,總有效率為82.5%,療效顯著。 白明華等通過文獻總結玉屏風散治療小兒急性、慢性及人工性蕁麻疹優勢在于促進癥狀緩解,降低復發率及藥物依賴性。 張志明通過玉屏風散聯合西藥口服治療老年帶狀皰疹,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2.2%)顯著高于對照組(72.9%)。
5.3泌尿系統疾病 玉屏風散治療泌尿系統疾病主要包括腎病綜合征、急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等。 韋蓉等通過臨床研究發現,玉屏風顆粒聯合潑尼松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12周后,患兒血清補體C3、IgA、IgG較單用潑尼松組顯著增高,且隨訪發現緩解率顯著增高,復發率及感染發生率降低。 楊勇采用玉屏風顆粒聯合燈盞細辛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4周后,患兒痊愈率85%,浮腫消退、血壓恢復正常及血尿消失等時間短于單用青霉素對癥治療。 張恒采用玉屏風散合補中益氣湯治療慢性腎炎,結果發現尿素氮、尿蛋白、血肌酐指標均較治療前及對照組降低,總有效率為95%。
5.4其他疾病 多汗癥是中醫臨床常見病,王琦教授臨證常以玉屏風散調理氣虛體質表虛不固,尤其重用黃芪30-60g。據報道玉屏風散治療婦科免疫性不孕、產后身痛氣虛臨床療效顯著。 除此之外,加味玉屏風散或玉屏風顆粒聯合其他藥物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面神經炎、胃下垂、慢性腹瀉等均有一定臨床療效。 6小結 玉屏風散作為中醫扶正固本經典名方,具有益氣固表止汗之功效,由黃芪、白術、防風3味組成,藥雖簡效卻宏,臨床療效顯著。近年來,隨著劑型不斷開發,臨床上使用玉屏風制劑主要有顆粒、口服液、袋泡茶及膠囊等,其中尤以玉屏風顆粒應用最為廣泛。 歷來認為玉屏風散主治表虛自汗,如今隨著現代實驗方法不斷發展與進步,對玉屏風散藥效及作用機制的研究越發深入,發現玉屏風散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因此,其主要臨床適應癥可拓寬為免疫力低下或變態反應相關疾病。現代醫家多以玉屏風散治療或預防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及泌尿系統等虛性疾病,如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氣虛感冒、多汗癥等。
綜上所述,雖然玉屏風散臨床治療病種廣泛且療效確切,然而大多將其作為輔助用藥以聯合不同西藥“從證論治”或“以病論治”,目前大量臨床研究只將玉屏風散與某一疾病或某一病證單一聯系,忽略了疾病產生的決定因素在于體質,忽略了疾病與體質息息相關,尤其氣虛體質是諸多疾病形成的內在基礎。當前僅有極少數學者進行玉屏風顆粒與體質及疾病相結合研究,因此玉屏風顆粒體病相關領域研究可作為今后臨床及實驗研究的選擇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