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量線的攻防體系 一、量線的雙向異化“量線”一旦生成,其功能和性能是固有的,但不是永久的,它將隨著行情的發展變化而逐步轉化,甚至發生質的異變,“異化”就是朝相反的方向轉化。如壓力線變為支撐線,或支撐線轉化為壓力線,就是異化。 當左側的峰頂線在后面被轉化為谷底線,則異化為“峰谷線”,俗稱“風骨線”。常言說,看人要看其風骨,看股也要看其風骨。 二、量線的三級飛躍第一級,直接將“峰頂線”異化為“峰谷線”,未現“精準”,其谷底可以稍稍跌穿峰頂,“峰谷線”越多,上漲的幅度越大,反之越小。 第二級,通過“精準線”武裝的“峰谷線”,升級為“精準峰谷線”。其上升力度大于單純的“峰谷線”。精準體現了莊家或主力的操盤計劃和方向性非常明確。 第三級,通過“黃金柱”支撐的“精準峰谷線”,演變為“黃金精準峰谷線”,形成“黃金頂”。第一道”黃金頂”出現往往預示著新一輪上漲開始。因為黃金柱是控盤到位的表現,控盤到位了,主力就會拉升。 注意:量線的異化處就是介入點!跌破峰谷線就是出貨的時機。 三、量線的四步攻防——攻、守、沖、防攻防核心是:似攻實守、似守實攻、似沖實防、似防實沖。攻的是壓力,守的是支撐,沖是我們的時機。 攻到阻力位(峰頂線)就固守;守到支撐位(谷底線)就再攻;待時機成熟(倍量柱)就沖鋒;沖到阻力位(新頂線)就回防。 “攻”時可適量參與; “守”時宜出貨觀望; “沖”時可大膽介入; “防”時宜堅決出貨。 每一輪的攻守,都把底部抬高,逐步的接近峰頂線,才利于沖線。 每一輪的幅度,都要逐步縮小,整體呈現價升量縮,才越走越順。 第一輪的沖刺,若有倍量王牌柱充當急先鋒,則一沖即過關。 在上升趨勢中,關鍵價柱對于重要量線的攻擊(重點是加速拐點位置的關鍵價柱),根據力度和力道的強弱,可以分為五種狀況(按攻擊強度由低到高排序): 1、觸線:至收盤,價柱的最高價與量線當值形成精準的,稱為觸線。(可以理解為是咬線的一種特殊形態)。 2、咬線:至收盤,價柱的最高價在線上而價柱的三一位(以實體三一計算)在線下的,稱為咬線。實體三一位與量線當值形成精準的視為咬線。 3、過線:至收盤,價柱的三一位(以實體三一計算)在線上的,稱為過線。 4、坐線:至收盤,價柱的最低價與量線當值形成精準的,稱為坐線。 5、跳線:至收盤,價柱的最低價在線上的,稱為跳線。
![]() 圖2.4 三向規律及量線攻擊示意 圖2.5 四步攻防示意 從A跌至E,形成真底1,開始“攻”; “攻”至F處,受阻與大陰D的二一位,“守”; 在黃金柱1的黃金線3處得到支撐,再次“攻”。攻至G處,再次受阻于大陰D二一位,“守”; 在黃金柱2的黃金線4處得到支撐,一舉“沖”過大陰D二一位,受阻于大陰C的實底線,“防”; 至此,主力用“攻—守—攻—守—沖—防”的節奏完成了第一輪攻防計劃。 在黃金柱3的黃金線5處得到支撐,“攻”至I處,受阻于大陰C實底線,“守”; 在黃金柱4的黃金線6處得到支撐,一舉“沖”過大陰C的實底線,在J處受阻于左峰B的峰頂線,“防”; 至此,主力用“攻—守—沖—防”的節奏完成了第二輪攻防計劃。 在將軍柱形成的黃金線7處得到支撐,再次攻擊左峰B峰頂線,在K處受阻于左鋒B1峰頂線,“守”; 在黃金線8處得到支撐,一舉“沖”過峰頂線B、B1和A。 至此,主力用“攻—守—沖”的節奏開啟第三輪攻防計劃。 由圖看出,該股依托黃金柱進行四步攻防,逐級把真底抬高,形成黃金梯,量價建構非常完美。主力的攻擊節奏由慢到快,非常有計劃性,股價也隨之強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