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客棧原創視頻:周總理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其實是毛主席提出來的 ————下面是文字版———— 周恩來是一位偉大的外交家,先后出訪過上百個國家和地區,他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接受。 這五項原則,最早出現在1953年12月31日,周總理在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這五項原則,向來被認為是周總理在外交領域的偉大創舉,但是,周總理后來澄清說,其實這五項原則并不是自己首創的,而是毛主席提出來的。 周總理曾經對工作人員解釋說:“早在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就公開講了我們開展外交工作的指導思想: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其實,早在建國前,毛主席就開始考慮與世界各國的外交關系了,而且明確提出,兩國必須在平等、互利的條件下交往,西方國家如果繼續保持殖民者的心態,中國人是不歡迎的! 這就是毛主席一貫的立場和態度,即使是面對老大哥蘇聯和斯大林,也是一樣。 所以,周總理后來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首先提出這個外交思想的是毛主席,我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做具體工作的。” 周總理的這句話,既體現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同時也體現了周總理謙遜低調、從不爭功的優秀品質。 而且,周總理始終都把毛主席放在前面,多次對大家說:“你們不要以為這是我的功勞,我只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做了一些具體的工作,勝利主要是靠毛主席的正確決策。”“你們不要以為我只是說說而已,中國革命的每一個勝利,確實都是靠毛主席的正確指揮。” 有一次,一位領導干部不同意毛主席提出的意見,周總理就對他說:“毛主席下決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對,但不要輕易表示反對。在歷史上,有幾次我曾認為主席的決策不對,表示反對,但過一段時間都證明他的決策是對的。以后我就謹慎了,不輕易表示反對了。但后來又有一次,我確信主席錯了,我堅決表示反對,但實踐卻又證明是主席對了。因此,對主席的意見和決策,你可以反對,但不要輕易反對。” |
|